岳先榮
[摘要]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管理是農村土地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人民政府從全局的和長遠的利益出發,以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為目標,對區域內農村土地在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等方面、在時間和空間上所作的統籌安排和長遠規劃與短期計劃安排。本文通過對當今我國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與計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土地利用 規劃計劃 管理控制 建設
一、我國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體系不完善
第一,重總體規劃,輕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在規劃的編制和執行上不具備強制性,是總體規劃的補充,有利于總體規劃的具體落實和實施,編制該類規劃的驅動力來自于行政命令和用地調整的需要。第二,各級規劃的核心職責分工不夠明確。現行總體規劃分為國家、省、市、縣、鄉(鎮)五級,應該說我國土地規劃體系在層次上是完整的,但每一級的控制指標和口徑基本上是一樣,上下級規劃之間,大都是由戰略到戰略的簡單重復。
2.規劃計劃管理信息化水平區域差異巨大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管理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于城市的信息化建設,主要表現在組織機構建設、專業人員的配備、硬件設施、資金投入、數據標準、信息系統建設等多方面。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僅停留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上。各地農村土地利用規劃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不同地貌條件地區的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信息化建設呈現不同水平。
3.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的城鄉統籌不足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對區域各類土地資源利用的時空安排,也是土地資源配置的具體調控手段。目前,我國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是統籌城鄉不足。由于城鄉土地利用經濟效益的巨大差異,土地規劃計劃管理也存在顯著的城鄉差別,而且越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低的地區,城鄉差別越突出。
4.規劃計劃管理信息化水平區域差異巨大
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管理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于城市的信息化建設,主要表現在組織機構建設、專業人員的配備、硬件設施、資金投入、數據標準、信息系統建設等多方面。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僅停留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上。
5.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不健全我國的農村的土地資源的管理和規劃還處于初級階段,各種法律法規都不夠完善,一套符合多方利益,符合土地資源利用規律的制度和法規尚未正式形成,各種法規規定尚不夠成熟,尚需要在具體的實際情況中得到不斷的完善,要堅持各種措施都有法可依,如此,可以加快農村土地資源的整理朝著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二、完善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的對策建議
1.以科學發展的理念指導農村土地利用規劃管理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管理是農村土地管理的核心內容。農村土地利用規劃是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整治、保護進行統籌協調所作的戰略性、宏觀性規劃。新時期.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加強農村土地利用的用途管制,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充分發揮農村土地對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農民利益的多重保障作用。
2.建立農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共同責任機制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的共同責任包括規劃計劃編制和實施管理的共同責任,其核心是理順土地管理部門與政府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在農村土地規劃計劃編制上的關系,明確各部門在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編制上的共同責任,防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各級地方政府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各唱各調。
3.加強相關規劃的協調與銜接,發揮規劃的整合效益由于我國各級規劃的編制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區域規劃、行業規劃以及其它的專項規劃隸屬不同的主管部門,沒有一個權威機構進行有效的統籌規劃,導致規劃間不協調和不銜接,嚴重削弱了規劃的整體功能。因此在編制農村土地利用規劃時,要完善和加強“三個銜接”和“三大評價機制”,防止規劃間脫節,充分實現各規劃間的協調與銜接。
4.健全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實施監管制度,落實監管責任俗話說,“三分規劃,七分實施”。編得再好的規劃.如果沒有嚴格的監管制度,強有力的實施措施,很難保證規劃計劃的有效實施。建立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實施監管制度,不但能對違法用地起到震攝作用,更能體現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的嚴肅性。加大行政監管和社會監督力度,改進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的實施效果,改變行政監管為主的方式,實現從行政監管為主向社會管理為主的轉變。
5.加強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的法律支撐提高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的法律地位,加大規劃的執法力度.進一步體現規劃的嚴肅性。建議將土地規劃立法列入全國人大立法內容,使農村土地利用規劃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嚴肅查處、糾正違反規劃批地用地和違法修改農村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的行為,切實維護規劃和計劃的權威性。總之,通過建立以保障規劃實施基本法律為核心、專項法規和地方法規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確保規劃的法律地位,保障規劃計劃編制的科學性和規劃計劃實施的效率。
結論
如何在農村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做好土地規劃與管理,以實現農村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是目前應當探討的重要課題,通過采取如下措施,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村土地規劃和管理存在的問題,保證我國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①健全并規范農村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制度體系,科學管理,做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②加大農村土地監管力度,穩妥地實行土地流轉以及用途管制制度;③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族的土地節約意識和合理利用土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