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五年,云南旅游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發展旅游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提出的“一個跨越”“三個定位”“五個著力”作為行動方向,按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務實高效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重拳出擊狠抓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力爭到2020年將云南省旅游發展成為比較集約型旅游大省,為建成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旅游輻射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2016年以來,圍繞旅游強省意見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云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云南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三年(2016—2018年)行動計劃》《云南省加快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重點任務》,提出按照“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數字化”和“做大、做強、做精、做優”的“四化四做”要求,把旅游文化產業列為全省重點培育的八大產業之一加以推動。在保留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基礎上,又成立了省旅游產業推進組。
五年來,云南省旅游業在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有力的統籌推進下,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總收入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2013~2017年,全省旅游總收入從2111.24億元增加到6922.23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7.5%),年均增長34.6%。其中,2017年創下歷史新高,接待國內外游客同比增長33.3%,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46.5%。
云南按照“云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就叫云南”的理念打造大旅游產業,堅持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推進傳統景區改造提升,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圍繞全域旅游發展要求,云南旅游業立足優勢和特色,不斷完善全省旅游產業體系。全省旅游要素企業達2萬余戶,A級景區23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3個,旅游型城市綜合體7家。數以萬計的民居客棧、經濟型酒店和各種類型的旅游餐飲企業蓬勃發展。
隨著全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旅游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旅游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在五年間從6520億元增加到10058.4億元,全省共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3.9623億元,國家旅游發展基金1.427億元,安排省旅游發展專項資金27.5億元,吸引社會投資2000多億元投入全省旅游項目建設,全省形成了政府引導、社會投入、資本市場支持的多元化旅游投融資格局。
按照《云南省“十三五”旅游基礎設施專項建設規劃》要求,云南旅游業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產業發展支撐能力。一方面著力改善旅游交通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了航空、鐵路、公路立體化、網格化旅游交通服務網絡;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一大批主要旅游線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點建立了配套的游客服務中心、休息站、旅游廁所、自駕車營地、無障礙旅游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同時云南加快推進旅游信息化進程,打造“智慧旅游”云南版,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圍繞這一建設目標,推動179個A級景區旅游全攻略語音導覽上線運行;在攜程、途牛等網站開展旅游電子商務;先后與云南三大通訊運營商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逐步推廣旅游數字創意,運用VR、AR等新技術推出云南旅游“自駕旅游攻略App”;啟動“一部手機游云南”項目,全力推進“一中心兩平臺”功能布局。
多年來,云南大力推行旅游綜合管理,推動大理、騰沖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在全省推行“1+3+N+1”旅游綜合監管模式,建立健全集中統一的綜合監管指揮平臺;針對旅游市場失范問題,2017年云南省政府出臺“史上最嚴22條措施”,全面整治旅游市場秩序,監管平臺全面覆蓋旅行社和導游。
通過綜合施策、標本兼治,云南旅游市場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旅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僅2017年,全省各級各部門共查處涉旅案件1443起,罰款1907.06萬元,公開曝光46起典型案件及對景區的處理情況,對旅游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震懾?!安缓侠淼蛢r游”和旅游定點強制購物現象基本消失,旅游投訴大幅下降。

依托區位優勢,云南不斷深化國際國內旅游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旅游產業對外開放水平。充分利用各類國際國內專業性展會平臺,宣傳推介云南旅游品牌形象。積極推動國際區域交流合作,切實推進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孟中印緬地區的旅游合作,推動德宏瑞麗、紅河河口、臨滄耿馬、西雙版納州4個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工作;加強與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行協會等國際旅游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云南成功組織承辦中緬旅游合作論壇和跨境旅游合作論壇,達成“內比都倡議”、“昆明共識”和“昆明行動愿景”;新開辟14條國際航線,推動8國政府在昆明開設了聯合簽證中心,5國政府在昆明設立簽證中心,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對外交流合作布局。
云南旅游業穩步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為推動全省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內需和就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云南旅游業直接增加值達1237.64億元,增長(按現價)17.5%,占GDP的比重達到7.5%;綜合增加值總量達3576.3億元,占整個社會增加值21.7%。旅游業帶動的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75.9億元、818.7億元和2050.2億元,占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16.3%、12.8%、26.2%。對全省422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摸底調查,在適宜發展鄉村旅游貧困村中優選1619個納入全國旅游扶貧重點村名錄。鄉村旅游投資達789.67億元,接待游客5.631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169.96億元,累計直接從業人員46.73萬人、間接就業137.8萬人,產業綜合帶動超過20萬貧困人口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