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人民醫院康復科,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
腰椎退行性病變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過程。腰椎是人體軀干活動的樞紐,而所有的身體活動都會增加腰椎的負擔,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度的活動和超負荷的承載,使腰椎加快出現老化,腰椎椎間隙變窄,關節突結構紊亂,關節突關節面骨質密度增高;局部增生形成骨贅,關節突關節呈肥大性改變,椎間孔變小。臨床表現均有腰痛或單、雙側下肢放射疼痛、麻木癥狀、直腿抬高試驗受限、直腿抬高加強試驗(+)、膝、踝反射減弱或消失、屈頸試驗(+)、仰臥挺腹試驗(+),咳嗽證試驗(+),此病多見于中,重體力勞動者,嚴重的腰椎退行性病變可以引起腰腿痛甚至神經損害,影響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筆者選取46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變79例患者作為研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6例中男17例,女29例,年齡32~81歲,以55~65歲為多,病程3d~15年;對照組33例中男13例,女20例,年齡33~80歲,以56~67歲為多,病程5d至1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腰椎退行性病變診斷標準的患者,均有X光或CT報告示腰椎骨質增生及腰椎間盤膨出或突出征象;年齡32~81歲,性別不限;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可配合治療。排除標準:有明顯外傷并骨折的患者;有意識障礙、嚴重認知障礙的患者;連續治療不到1個療程的患者;合并腫瘤、心臟安裝金屬支架或起搏器者。
1.3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發生于中老年;腰痛常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部受壓(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脊柱側彎,腰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動受限;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可出現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減弱;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盤可能變窄,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針刺推拿聯合西藥治療。針刺:取穴以雙側腎俞、大腸俞、膀胱俞、秩邊、陽關、委中,配以患側環跳、承山及痛點阿是穴,用捻轉瀉法,留針30min,局部照射TDP,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推拿:常規袞法、揉法、拿法。治療腰部及患側下肢,點按命門、雙側腎俞、膀胱俞、患側環跳、委中、承山、昆侖,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在此基礎上配合口服西藥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緩釋膠囊、阿司匹林腸溶片、吲哚美辛片等治療。
1.4.2 治療組 給予針刺推拿聯合中藥經驗方治療。針灸推拿治療方法同對照組。中藥經驗方:當歸36 g,防風36 g,土鱉蟲36 g,血竭36 g,鹿銜草36 g,烏梢蛇60 g,威靈仙72 g。上述7味中藥干焙后共同研為細末混勻后,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3 g,溫開水服用,會飲酒者可用酒吞服。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 治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陰性,膝、跟腱反射正常,拇指背伸力正常,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原工作,半年以上未復發者;顯效:腰腿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陰性,膝、跟腱反射正常,拇指背伸力正常;有效:腰腿痛明顯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弱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拇指背伸力減弱,但勞累、天氣變化后偶感不適;無效: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減弱。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3%,高于對照組的6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腰椎退行性病變屬中醫學“腰痛”、“痹癥”等范疇。中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 ,腎氣不足是本癥發生的內在原因,加之腰部為人體長期負重所在,故負重及勞損是腰椎退行性病變發生的外在因素,長期勞仆損傷為其誘發因素,本虛標實是其基本病理特征,治療宜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方中當歸補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景岳全書·本草正》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防風祛風散寒,勝濕止痛,用于風濕痹痛。《本草匯言》云:“主諸風周身不遂,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痿痹癇痙等癥。”血竭入血分而散瘀止痛、活血生肌,為傷科要藥,土鱉蟲活血療傷、續筋接骨,強筋骨,為傷科所常用。鹿銜草補虛、益腎、活血、祛風除濕,威靈仙與烏梢蛇均用于風濕痹痛,威靈仙辛散溫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經脈,既能祛風濕,又能通經止痹痛,為風濕痹痛要藥[2]。諸藥共用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有效解除肌痙攣緩解疼痛。患者的疼痛區域和癥狀的表現,多于足少陽、少陰、太陽經行走路線相吻合,配合針刺推拿以活血祛瘀、通經益腎為主,同時,重視阿是穴的作用,取相應夾脊穴進行治療,共奏通經活絡止痛之功效。
綜上所述,采用針刺、推拿聯合重要治療腰椎退行性病變,臨床療效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1]陳渭良.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 北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3:203.
[2]雷載權.中藥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