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曾國藩
(一)爾累月奔馳酬應,猶能不失常課,當可日進無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種樹畜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
(二)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吾忝為將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爾等常守此儉樸之風,亦惜福之道也。其照例應用之錢,不宜過嗇。
(節選自《曾國藩家書注釋》,(清)李鴻章匯編,西苑出版社2016年4月版,本刊有刪改)
【譯文】
(一)你連月奔走應酬人情,還能夠不缺漏日常的功課,應該可以每天進步而不停歇了。人生只有有恒心是第一的美德。我早年間在寫字這方面,也曾經苦心琢磨,用力探索,但沒有成就。近來每天早上臨摹寫字,長期不間斷,就覺得一個月和一個月不一樣,一年和一年不一樣。由此可見,年紀不論大小,事情不論難易,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就好像種樹和喂養動物一樣,它們每天都會長大一點,只是自己不覺得罷了。
(二)大凡世家子弟,(如果)他們的衣服飲食、日常起居和貧寒的讀書人相同,(那么)他們大概都可以成就大器。如果沾染上了富貴的習氣,那么(學業)就很難成功。我有幸在將相之列,但所有的衣服價值不足三百金。希望你們常守這樣簡樸的風氣,這也是珍惜福氣的方法啊。那些日常慣例使用的錢財,(則)不應過于吝嗇。
鑒賞空間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也是著名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曾國藩一生修身律己,行禮治之仁政,反對暴政、擾民。曾國藩一生著述頗多,但以《家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曾國藩自幼熟讀經史,學問扎實。在治家教子方面,他繼承祖訓的治家宗旨,主張勤儉持家,努力治學,睦鄰友好,讀書明理,竭力為兄弟、子侄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和上進的環境,良好的家風造就了曾氏家門人才輩出,其經驗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注公眾號,回復“拓展閱讀2018年3月”查答案
讀有所思
1.選文中,曾國藩告誡子女要遵守哪些家風家訓?
2.讀一讀下面的曾國藩名言,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示。
(1)寧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2)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3)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