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成都 610000)
火車作為現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具有快速穩定價廉等優點。客運站是伴隨著列車的出現而出現的具有獨特功能的建筑形式,人們通過客運站會進行一系列的活動,如購票-候車-上車、下車-出站等等??瓦\站內主要有兩類人群,一類是旅客,一類是客運站的工作人員,前者是被服務者,后者是服務者。這兩類人會在客運站內進行各種活動,他們是客運站的直接使用者,對客運站會有最直接的體會和感受。讓建筑的使用者滿意是建筑師的責任,所以進行對客運站內部環境的調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針對其內部環境的調查,可以了解客運站這類建筑是如何通過各種設計方法和技術手段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建筑的各種節能手段的運用最終都要落實到人的主觀感受上,我們所做的就是要通過各種策略手段來滿足人們的舒適度要求。在對一座建成的建筑進行評價和反饋時最好的途徑就是對其使用者進行調查,知道他們對建筑的評價,從而反過來促進我們對建筑的認識與思考,進而對其進行改進和推廣。
成都地區在我國氣候分區屬于夏熱冬冷地區,氣候的基本特點:成都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溫度在8℃左右,春秋兩季的氣候則比較宜人,夏天炎熱,平均溫度在32~36℃左右,夏季的熱舒適性應重點考慮。在成都北站、東站、犀浦高鐵站進行實地考察,了解人們在客運站中的行為活動,對旅客和工作人員的活動內容和活動范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問卷調查和實地測量準備材料。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同時通過儀器對客運站的各個主要活動區域的室內環境因素進行實地測量,測量內容包括: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整理問卷調查表,綜合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評價。針對調查結果,分析各個功能空間的設計對室內環境的影響。

表1 成都鐵路客站候車廳問卷總結
從調查問卷及實地調研結果分析,成都地區鐵路客站因為氣候原因,溫度、適度均較為合適。犀浦站、成都火車東站、火車南站屬于開放式候車,所有候車室錯落統一的組織在大屋頂下,站房內視野開闊路線明晰?;疖嚤闭窘M團式候車模式,幾個候車室相對獨立,過廳或大廳的功能顯得相對更加突出。開放式候車,在整個大空間內各候車室溫度波動相對較小,組團式候車,各候車室內溫度隨室外氣候變化波動相對較大。在晚上點以后,由于停止采暖,使室內溫度大幅降低,組團候車模式的各候車降幅最為明顯。
犀浦客運站仍然采用等候式的設計思路,旅客在候車廳的停留時間較長,會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靜態體會,對環境的感受程度會較深,因此他們對候車廳環境的舒適度要求會相對較高。在客運站的所有的建筑空間中,候車廳擁有一個舒適的環境,會對旅客候車時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他們很好的適應候車環境,避免產生焦躁、心煩等不良情緒。成都北站室內釆光不均,對比度過高,甚至出現眩光,與設計時對采光口的形式、布置和面積的控制有關??梢越Y合人工照明減少對比度,從而降低不舒適感。設計要點是要有足夠大的采光口、避免眩光、保證照度均勻度和消除過高的亮度比。充分利用自然光,不僅能有效地節約能源,而且還可以極大改善候車環境。
從調研中我們發現成都地區鐵路客站的通風為設計的要點,增加客站的自然通風可以大幅度提高鐵路客站內部的熱舒適性。交通建筑在功能使用上的特定要求給候車廳的熱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特殊性,候車廳人員密集,來往頻繁,人員發熱量較大,用于人員的能耗很大。全年24h運行。候車廳的不間斷運行導致室內的用電設備也是全年不間斷運行,其能耗遠大于一般建筑。在設計時,合理進行鐵路客站內部的空間布局,加大空氣的流通。在夏季時,為候車廳內部輸送新風風源,可以增大候車廳空氣的流動,增加旅客的熱舒適性,減少夏季空調的能耗,同時減少候車大空間的整體能耗。冬季時,有效的自然通風可以促進人員密集地區的空氣流動。另一方面可以注重室內的綠化設計,候車廳旅客停留較多,植物具有改善空氣質量和調節人心理狀態的雙重作用,其價值非其他人工手段可比。它不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改善室內溫濕度、滯塵降噪,還能緩解精神緊張,放松情緒。作為生物性技術,植物在影響環境的同時也對環境提出要求,室內環境不利的日照、溫濕度、風力、土壤等條件都會對植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候車廳內部適當的綠化設施對提高內部的熱舒適性具有重要意義。
[1]周燕來.夏熱冬冷地區大中型鐵路客運站站房建筑節能設計方法研究
[D].西南交通大學,2008.
[2]高旋,陳劍飛,梅洪元.當代高速鐵路客站發展趨勢淺析[J].城市建筑,2010(0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