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莎 馮少鵬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天津 301830)
微視頻的出現,為時政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徑。時政微視頻是對時政新聞的有機補充,一系列優秀的時政微視頻對時政新聞的報道以及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傳達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幫助。如今,時政微視頻在我國的重大方針政策調整、重要會議、重要節慶活動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當前各主流媒體傳播時政信息的主要方式。但在時政微視頻取得優異成果的同時,其現階段傳播中存在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去關注。
如今,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微視頻作為一種新生力量逐漸被觀眾所接受和喜愛。時政微視頻以國內外熱點話題和時事新聞為主題,題材新穎、內容豐富,極短的視頻中濃縮了大量的時政信息,配上生動的解說、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受眾感受視頻的藝術感,獲取時政信息。時政微視頻同時也是對時政新聞的有機補充,一個好的、優質的時政微視頻會對時政新聞的報道以及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傳達做出十分有益的幫助。
如今,時政微視頻在我國的重大方針政策調整、重要會議、重要節慶活動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當前各主流媒體傳播時政信息的主要方式。時政微視頻創作的高峰期是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前后,在此期間不斷涌現出優秀的作品。
央視在2017年五月制作的時政微視頻《“一帶一路”高峰時刻》還原了會議現場,對會議的精華進行了濃縮呈現,向人們展示了領導人會晤同期聲、動畫展現字幕,同時結合視頻碎片化特點,使得視頻緊湊高效,視頻一經發布,就被各主流媒體爭相轉載報道。
央視與新華社在2018年“兩會”前聯合制作的時政微視頻《答卷》,緊扣“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這一主題,雖然只有五分多鐘的時長,卻使受眾們感受“答卷”的長度、深度、廣度,感受答卷的生命力,感受時代帶給當代中國、黨和人民的奮斗之路。
人民日報制作的時政微視頻《擺脫貧困》,使受眾隨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同期聲,共同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的深深牽掛。此外,新華社制作的僅三分零九秒的時政微視頻《習近平代表的兩會故事》,在“兩會”期間,全網就已經有了數億次的瀏覽量。時政微視頻在近幾年的“兩會”報道中大放異彩,離不開央視網、央廣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五家主流媒體的集體發力。目前以時政熱點作為制作題材的時政微視頻,緊隨時代的步伐,緊跟黨的腳步,及時反映時政動態,深深地刻上了時代的烙印。
由于時政新聞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時效性,必須要有精通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作團隊,從策劃人員、編輯人員、技術人員,再到視頻的拍攝、剪輯以及聲音、動畫的制作都必須嚴格要求,并且要求制作團隊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制作效果。
因此,要求策劃人員在大量的信息中提煉核心內容,編輯人員從大量的視頻、音頻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視頻、音頻,迅速制作完成。
與傳統的電視新聞專題不同的是,時政微視頻的時長最短僅有30秒,最長也不超過8分鐘。但與傳統的電視新聞專題相同的是,時政微視頻同樣運用了豐富的表現手段,向受眾傳播豐富的信息。借助微信、微博、客戶端組成的“三微一端”等移動互聯網平臺,時政微視頻得到了迅速傳播,有的甚至是爆炸性傳播,影響力巨大。
時政信息的傳播要想使信息到達受眾,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受眾的需求,成為受眾喜聞樂見的信息。對于時政微視頻來說,就是要提升受眾的參與感、講究敘事策略。現階段,時政微視頻傳播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互聯網會對人們產生巨大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在互聯網中獲取信息時能夠轉載信息,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評論、交流,使得人們產生了很強的參與感。時政微視頻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也很好地借助了這一特性。相比傳統的紙質媒體,時政微視頻在傳播時政信息時具有畫面、聲音方面的優勢。
此外,雖然從電視中也能獲取時政信息,但從電視中獲取時政信息時,人們處于被動的狀態,只是單純地獲取信息,無法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對信息的理解十分有限,傳播效果并不理想。但通過互聯網傳播的時政微視頻,在其傳播過程中會得到人們廣泛的交流與轉發,時政信息能夠更好地被人們理解,同時在交流中也會增加人們對時政信息的認同感。
語態不僅體現出媒體在處理與受眾之間關系時的思維方式,也對受眾對信息的接受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早在1998年,當時的新華社總編輯南振中先生就提出了“兩個輿論場”的議題。現階段,主流媒體在融通“兩個輿論場”方面也有許多不錯的地方。比如,央視的時政微視頻始終堅持把握新媒體時代以及新媒體時代用戶的特質,用平和樸素的語態講述中國的改革和發展。
央視制作的時政微視頻《習近平最牽掛的人是誰》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自2012年以來的六次赴貧困地區考察的事跡,習近平總書記去田間詢問村民們的收成,同村民們一起趕豬,與老人在炕頭聊家常,這些樸素的畫面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使人們真切地感受黨和政府對脫貧攻堅問題的重視及其重要性。
時政微視頻《“一帶一路”高峰時刻》在講述各類重大活動的同時,不僅傳播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政治信息,也有對人們如家人般溫暖細心的問候。平和樸素的語態使得時政微視頻富有時代感、貼近生活,向人們展現了有溫度的作品。
視頻制作的畫面、聲音不能脫離具體事物,是事物的具體體現。但文字符號能夠脫離具體事物,文字比畫面更能描述抽象的內容。政治信息時常帶著抽象的觀念性信息,因此,怎樣向受眾傳達抽象的觀念性信息是時政微視頻的難題。近幾年,各主流媒體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嘗試。其中一些作品嘗試使用多種藝術形式,以此引起新媒體時代的受眾,特別是80、90后受眾的喜愛。
時政微視頻《厲害了,我們的2016!》采用“動漫+rap”的新穎形式,視頻中兩位電臺主播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帶領人們一同回顧了2016年間國家取得的各項成就,在rap的間隙還插入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原聲,使得人們在獲取時政信息的同時又能感受到歡樂。時政微視頻《習近平和青年在一起》通過微信的聊天功能以及公眾號向青年們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和期盼,即跟隨時代潮流,又不乏親和力,極大地增強了傳播效果。
此外,還有許多時政微視頻將數據制作成動圖,用可視化的數據形象地表述國家各項建設指標的變化,使受眾易于理解,也極大地增強了傳播效果。
現階段,時政微視頻已經成為國家政策戰略、重大會議活動宣傳的重要手段,但受制于其自身的一些不足,時政微視頻有時在宣傳國家政策戰略、重大會議活動時也面臨著一些困境。
現階段,時政微視頻的創作難度較高,制作時間較長。與其他類型的微視頻不同,時政微視頻對內容的質量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要充分準備相關時政資料,在整合時政信息的同時保證視頻的內容使受眾易于理解。受眾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視頻在制作的時候需要考慮不同文化程度的受眾對時政信息的理解問題。
其次,必須要考慮視頻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是否能夠很好融合,如何更好地展示內容的新聞價值和藝術價值,以及如何更加恰當地表達創作者感情的問題。這些要求了視頻的制作不能只是簡單地給受眾視覺呈現,而必須要十分專業的團隊去完成。央視制作的時政廣告《一帶一路共同繁榮》從三十多個提案中精挑細選,經過了多次討論,最終才敲定了創意方案并投入制作。如果沒有十分專業的團隊,可能最后制作出的視頻往往是“次品”。
微視頻擁有的諸如直觀形象的視頻觀感、簡潔的敘事模式的特點,滿足了新媒體時代受眾的口味,但同時也導致了微視頻在創作和制作時刻意去迎合受眾。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微視頻的內容主題中,人們最為喜愛的是生活類、搞笑類和娛樂類。
這意味著,娛樂化和大眾化正在逐漸成為人們對微視頻的審美標準,人們追求視覺上的良好體驗感。然而,時政微視頻作為宣傳國家政策戰略、重大會議活動的重要手段,與其他供人們消遣的微視頻不同,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不能同其他類微視頻一樣過度迎合受眾。
此外,如今人們喜歡空閑時在移動端觀看微視頻,這就造成了“淺閱讀” “快餐化”的問題,使得時政微視頻很難傳達厚重的政治理念。因此,在創作和制作時政微視頻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問題。
首先,在時政微視頻的策劃階段,各大媒體應該充分準備相關時政資料。比如,在策劃時政微視頻《習近平的金磚足跡》時,國際臺新聞中心國際部對以往人民日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對金磚會晤的相關報道進行了大量查閱,以及大量金磚會晤的材料,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的歷屆金磚會晤的舉辦地還沒有媒體去采訪過,于是國際部決定制作一個回顧的微視頻,安排記者赴南非德班、巴西福塔萊薩、俄羅斯烏法、印度果阿這些金磚會晤舉辦城市進行實地拍攝采訪,對視頻的制作進行了充分準備。
其次,在視頻的制作階段,要重視不同文化程度的受眾對視頻中時政信息的理解問題,通過合理利用多種表現形式,使時政信息能夠充分傳達。再次,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時政微視頻是近幾年興起的新視頻形式,相關的專業制作團隊較為缺乏,加之其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相關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
時政微視頻的內容往往是重大政治活動,許多時候的內容還涉及國家領導人,因此視頻的用詞一定要恰當嚴謹。時政微視頻的字幕及解說詞有三大特點,一是對文字信息進行高度濃縮,二是對畫面進行高度濃縮,三是對事物進行高度濃縮。
以時政微視頻《習近平的金磚足跡》為例,為了言簡意賅地表現出金磚會晤帶給城市和世界的影響,制作者從記者拍攝的大量素材中挑選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南非德班國際會議中心在2013年舉辦金磚會晤后留下的會議標志;印度果阿在2016年舉辦會晤后街頭廣告牌上留有的領導人合影。
制作者給這兩個畫面配了一句高度濃縮的解說詞:隨著時間的流逝,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的印跡在有的地方只剩下會場玻璃上的標志,或者街邊的廣告牌,而金磚合作機制正在產生著深遠的影響。為了簡要概括各個舉辦城市的特色,制作者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給出了以下高度概括:印度洋畔的南非度假勝地——德班;大西洋畔的巴西火爐——福塔萊薩;歐亞分界線旁的俄羅斯小城——烏法;阿拉伯海畔的印度小歐洲——果阿。
在制作視頻時,增加細節的表現能夠強化視頻內容對觀眾的感染力、增強影響力。時政微視頻中的細節可以是對某句話、某個畫面的特寫,尤其是對畫面的特寫可以拉近人們與時政的距離,加強政治理念的表達,提高傳播效果。此外,在視頻內容與表現形式的結合過程中,不能以其他類微視頻為模板。過度迎合受眾會對時政信息的傳播效果造成影響,受眾可能會減少對時政信息的關注,而只是將觀看時政微視頻當作娛樂消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