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帥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民生休閑頻道,浙江 杭州 310000)
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情感危機、生活矛盾和心理困惑,需要通過調節的手段給予有效解決。情感調解類節目,是以調解情感問題作為節目出發點,以協調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為節目宗旨,以調解人員協調當事人雙方矛盾為主要形式的一種新型節目類別。
人們要實現精神生活的富裕,就要處理好群眾情感問題。因此,情感調解類節目應運而生,為人們調解、處理情感問題提供了新的渠道,其體現出一定的民本取向。首先,是對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的倡導;其次,在傳播過程中以傳播的受眾為主體。就電視節目而言,情感調解類節目能夠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并取得較高的收視率,這是民本取向的節目在實踐中得到的有力證明。所以,在情感調解類節目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入了解和關注百姓生活是情感調解類節目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精神召喚。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民生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其不僅包括物質需求,還包括精神需求。因此,情感調解類節目能夠為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提供重要途徑。人們將自己的情感困惑、與人交往的矛盾、與親人關系的矛盾訴諸于媒體,為自己的利益訴求向大眾發聲,以此影響輿論。所以,情感調解類節目應民生要求,能夠維護民眾利益,符合公眾的期待。
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電視節目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實現發展而不被時代淘汰。情感類節目正是電視節目創新的產物。公眾對解決情感問題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電視節目通過創新,發展出適應公眾需求的電視節目。例如,天津衛視《愛情保衛戰》電視節目主要針對解決公眾感情問題,通過當事人雙方傾訴彼此的想法、專家協調矛盾、提出解決雙方矛盾的方案,從而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這一節目通過對節目形式的創新,使節目內容和形式符合市場需求。
在現代社會,公眾思想多元化、多樣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各種思想相互沖突,其中關于感情類思想問題更是矛盾的中心。所以,電視媒體作為思想傳播的主要媒介,具有引導社會價值、影響社會輿論等功能。電視媒體需要通過發揮自己的功能,引導社會輿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南充市電視臺《陽光問政》主要是調解政府與人民群眾的矛盾,節目通過追蹤調查、深入走訪調查、錄制現場當面質詢,使政府官員和當地貧困戶的矛盾消除并達成共識。節目播出后,提高了當地老百姓對政府的認可度,為政府推進精準扶貧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由此可見,情感調解類節目日益成為解決社會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人們日益關注情感調解類節目的同時,情感調解類節目也出現了大量類似的節目,節目無論從形式、內容、名稱,甚至是當事人也是類似的。節目同質化的現象反映了電視節目制作之間的抄襲,也反映了制作人單純追求熱點,而忽略了節目的質量和對節目創新的要求。《人間》一炮而紅以后,各地方臺出現了相類似的節目如《在人間》《證明》《發現》。這類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大體一致,導致人們對相親類節目審美疲勞,甚至厭倦,反而使得同類節目收視率下降,讓情感調解類節目遭受冷遇。
情感調解類電視節目是以現實生活中當事人的真實事件為核心開展的,但是部分電視節目為了在大量同質化的節目中博得關注,在節目中夸大事實、采用故事化的情節、甚至雇傭演員出演。這使得情感調解類節目失去了其本來的目的,也失去了追求真實性的觀眾的關注。在大熱的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中,以某高學歷女當事人求婚博眼球,但是女當事人學歷造假;頻繁出現庸俗化、低俗化的言論挑戰了公眾的道德底線,透露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
紀實性是情感調解類節目重要的特性之一,但是部分電視節目制作人為了渲染情感,達到節目效果,對故事進行修改和再創造,以當事人淚灑現場等形式煽情,從而導致節目失去真實性,甚至為當事人和節目組帶來不必要的糾紛。
情感調解類節目是以普遍性、真實性、可感性、時效性等為特征,因此在題材的選擇方面具有廣泛性和自主性的特點,要想更好實現情感調解類節目形態的創新,需要強化社會責任、規范節目內容,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確保電視節目選用的事件具有真實性;其二,選擇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措施,如《調解面對面》,針對社會普遍存在的糾紛,讓當事人現場說法、聘請專業人員解答疑問、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為解決此類問題提出了可靠的、可執行的方法,體現了電視節目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
就節目同質化現象嚴重而言,電視節目制作方需要創新節目制作思路、調整節目結構、優化傳播策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電視節目需要把握觀眾的剛性需求、了解觀眾關注的熱點,創造出使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第二,電視節目制作方需要勇于打破傳統的節目結構,創設新的節目環節以適應觀眾的獵奇心;第三,電視節目制作方可以借鑒國外優秀節目來轉變節目形式。
情感調解類節目在尊重故事的真實性下,可以合理預設節目角色。在策劃節目時,對人物角色進行預設,當事人、主持人、嘉賓構成了整體節目的人物脈絡。人是個體也是群體,每一個角色都代表著現實生活中的一類人群,而角色的多樣性體現了對個體差異的理解、對社會中各種類型的人的尊重,凸顯了節目組的人文關懷。
要提高情感調解類節目的影響力,就需要對品牌文化給予充分重視。此類電視節目以情感調解為出發點,要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來創建自己的品牌,提升節目的整體形象和觀感。正如鳳凰衛視全面打造節目品牌體系,以新聞紀實為主打,提高了自身傳媒的美譽度和公信度,給中國電視行業帶來了一次強有力的沖擊。
情感調解類節目以調解民眾情感問題為主要目的,有利于解決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因此,此類節目需要擔負起社會責任,傳遞主流價值觀,重塑道德倫理風尚。正如中央電視臺《等著我》針對親人走失問題,幫助當事人尋找親人。這檔節目不僅感動人心,而且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在幫助當事人尋親的同時消除了當事人之間的感情隔閡,挽救了破碎的家庭,打擊了販賣人口集團。
綜上所述,情感調解類節目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肩負著非常大的社會責任。因此,我們需要對節目的形式、節目內容、節目傳遞的價值進行深入思考,創造出滿足民眾需要的電視節目,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情感調解類節目對社會和民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