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清電視臺,黑龍江 寶清 155600)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是當前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媒體節目,其在我國具有悠久的媒體發展歷史,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曾推出了東方時空以及焦點訪談等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并在社會上轟動一時,吸引了眾多的社會觀眾,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電視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無論是節目的內容還是創作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此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也要充分結合電視新聞媒體市場的變化以及社會新聞受眾的需求,及時做好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創新。筆者通過整合相關的資料和文獻,進一步分析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寫作與應用創新。
無論在傳統的信息環境下還是當前的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打造都離不開信息的支持,需要依托的一定的新聞素材,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主體大多都是圍繞社會熱點新聞話題進行寫作和應用。根據社會的某一熱點現象或是群眾熱議的話題所開展。其本質上不僅是向社會群眾傳統熱點新聞信息,而是通過對社會現象以及熱點話題的評論。進一步提升社會新聞素材的深度,做出一定的社會輿論導向。從而更好地發揮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行業和市場價值。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與其他電視節目相比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具有鮮明且具體的論點,新聞論點決定著整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方向,好的論點可以有效把握社會新聞受眾的眼球,能夠更直白地反映電視新聞內容的主題。不僅如此,生動富有形象的語言也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一大特色。在電視新聞評論的寫作和應用中更加傾向于用言簡意賅的方式來表達新聞內容,用良好的語言和思維形象做好節目指導,這才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富有特色的原因。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不是簡單地向社會受眾傳統社會新聞信息,而在是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評論,讓社會的新聞受眾對于新聞內容具有一定的辨識度,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寫作和應用過程中,其做到了情與理的充分交融,實現了事實與評論的有效結合。讓社會新聞受眾把握新聞事實和真相的同時,也能加深對新聞內容的理解。對新聞事件能夠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在內容上和表現手段上都有了一定的創新和發展,其在行業發展中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趨勢: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歸根結底是滿足新聞受眾的節目和信息訴求,其本質上脫離不開新聞的內涵,因此在新媒體的發展環境下,電視新聞節目在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保持著新聞的市場界限。即無論是新聞內容的寫作還是評論都需要具有新聞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同時為了與其他電視新聞節目實現更好的區分,在保持新聞市場界限的同時,在內容上也更具有針對性,即針對社會的熱點新聞以及新聞受眾關注比較高的熱點話題等。
在新媒體的市場環境下,由于互聯網等多元化信息媒體平臺的興起,傳統的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場和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在新聞內容上進行創新和改革,隨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對于信息的追求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之外,同時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新聞信息,這就要求電視新聞內容做到言簡意賅,更加精練。無論是電視新聞評論內容本身還是評論觀點都要做到精練和準確。以此更好地順應社會和行業的發展,也能更好地滿足新聞受眾的需求。
當前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大多都是由主持人進行口播的方式,由于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屬性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不僅要幫助社會新聞受眾全面、真實地了解新聞內容和新聞事件,同時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議論觀點也要更加明確。傳統的報紙等寫作方式遠遠不能滿足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寫作與應用依舊保持著口述的方式。
在新時期網絡技術和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電視新聞行業節目的多元化發展,要想進一步提升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市場影響力,發揮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社會效益,在其寫作和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把握一定的技巧。由于在新媒體的市場環境下,新聞內容的時效性更好,傳統的電視平臺在信息獲取的時效性方面遠遠落后于互聯網平臺,因此,就要借助新聞評論的優勢,實現深入報道與新聞評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深入分析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和事實,深入挖掘新聞背后的社會問題,通過電視主持人的有效評價以及分析,更好地展現社會新聞內容。以當前比較受歡迎的新聞1+1節目為例,其針對修路不能靠暴力開路的社會熱點話題,全面介紹了新聞事件的發生背景,在評論的過程中沒有簡單地指責某一方面的責任,而是通過對新聞內容的深入挖掘,將這個社會新聞熱點話題延伸到了我國社會遺留的征地問題。這種對新聞的挖掘以及教育和警示意義,極大地發揮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行業優勢。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傳統的電視媒體,但是由于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對于電視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人們通過手機以及電腦等互聯網終端來獲取新聞信息,這對于新形勢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要想實現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進一步促進電視媒體與現代化網絡媒體的共融,首先電視臺可以積極針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創建全新的信息輸送渠道,開通互聯網平臺以及微博和微信的服務公眾號,不僅可以汲取社會更多的新聞受眾,同時在互聯網平臺上,也能實現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與社會新聞受眾的互動和交流。更好地發揮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社會效用,提升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具有一定的社會輿論導向作用,無論是電視主持人還是編輯記者都應該在選題和立意中,把握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保證新聞內容真實性的同時,在評論的過程中也要做到客觀和公眾,以社會大部分群眾為利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圍繞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導向進行寫作和應用。在觀點的闡述上緊隨國家宏觀政策和政治的發展為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社會作用。
綜合上面的闡述和分析,新聞評論節目是我國新聞媒體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反映社會事實、傳達社會信息的重要信息平臺,對于社會輿論的導向以及社會發展環境的營造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寫作和應用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了解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特點以及發展趨勢,緊緊跟隨市場和受眾的需求做好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