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黃泛區農場,河南 周口 466632)
隨著現代社會中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和三網融合的大趨勢大浪潮,電視臺的未來發展遇到了很多挑戰。這也就需要我們對未來電視臺的發展重新審視,并加上結合現代社會背景的不同考量。雖然電視臺的科學技術已經得到越來越大的提升,節目的策劃和拍攝在效果和水平上已經有了挺大的提升,但是在文化層面和深層意蘊上,仍然難有突破。例如,在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專題策劃和拍攝過程中,我們該從什么角度切入,該用何種方式把握專題的特點,怎樣才能讓節目的拍攝對當今社會有一定的啟示和經驗意義呢?這些都是我們電視臺需要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下討論。首先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電視臺文化類專題策劃和拍攝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對于主旨的把握往往決定著一個節目是不是能夠被大眾所接受,所喜聞樂見,甚至還影響到節目受眾的廣度。電視臺在文化類專題策劃和拍攝過程中容易受政治環境和國家政策等等的影響,最終導致文化類專題節目的政治意味較為濃厚,甚至是因為對群眾需求的不清楚使得節目與群眾真正希望看到的真正需要的文化內容不符,這些也將導致電視臺的收視率下降。
古語云: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每一個專業都有專精的人才,尤其是在文化類專題節目的策劃與拍攝過程當中我們更應該要求專業化的人才做專業的事情,這樣才更能幫助電視臺抓住專題節目的特點,找準“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把握群眾的真正需求,加以資源和合理整合,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為大眾提供更專業更有用的信息。
不同的專題節目會有不同的策劃角度和拍攝方式,對于文化類的專題節目更需要找到適合的節目拍攝和策劃方式,而不能“一視同仁”,將傳統的拍攝角度和拍攝方式照搬照抄到文化類專題節目。這樣,屬于文化類專題節目的特色難以體現,缺乏創新意識,使得節目同質化問題嚴重。再者,我們需要清楚,這絕不是一時的拍攝技術提高就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電視臺認真分析當前傳媒行業文化類節目拍攝和策劃的方式如何能做到與時俱進,如何提高文化類節目的收視率。
電視臺在節目的敲定和選擇上要注意文化類專題節目的特點和出彩的地方,注重表現文化類專題的深層價值,用以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為電視臺收視率的提高提供條件。再者,針對文化類專題的節目,需要我們電視臺對這些文化的深層價值進行更為詳細更為深入的探討,再加上多元化的拍攝方式和多樣化的解讀,相信這能提高觀眾們對文化類節目的認知,觀眾們也會越來越喜歡看文化類節目,甚至將其變成一種日常習慣。
在節目的拍攝上,為了避免節目的同質化,我們應當著力尋找文化類節目中應當具備的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該如何把握文化本質的東西,這應當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最重要條件。在正確理解了其深層含義之后,我們需要通過合理的選題和恰當的表現方式使得觀眾對我們所要表達的東西產生興趣,進而吸引觀眾與電視臺產生互動,對節目的具體表現形式與改進策略進行探索。比如在策劃風俗類的文化節目時,我們應當從日常生活出發,截取風俗文化的各個方面,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常識等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緊緊抓住人民群眾的眼球。與此同時,以此為切入點也更能幫助我們修正策劃節目的方向,著力表現節目的深度,從而更好地把控專題的深度和廣度,最終達到提高收視率的目的。
任何事物想要不被時代淘汰,就不能墨守成規,必須在新時代的浪潮下努力向前,不斷創新,與時代接軌,與人民共呼吸,這樣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化傳媒手段應用越來越廣泛,呈現出一種“全民直播”的態勢。再者,我們的文化類節目的策劃要有意識地與傳統文化專題節目區分開來,要有新的拍攝方式,例如設置故事化的情節或者是環節性的比賽賽制,讓節目更加刺激,能夠吸引人們的興趣,讓觀眾有種代入感。還有要與觀眾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從而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促進節目的發展和進步。
電視臺在策劃和發展文化類專題節目的過程中,注意題材要貼近生活,發展具有生活氣息的文化,和觀眾產生心與心的溝通,滿足大眾的需求,從而有效調動觀眾在節目策劃和拍攝的積極性,最終達到電視臺收視率穩步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