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梅 新疆阿克蘇廣播電視臺
與新媒體的特點相比,地方傳統媒體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優勢,信息權威準確,而且信譽良好,這為其未來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在新媒體時代,地方傳統媒體要想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必須抓住本土化內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以促進技術創新、媒體一體化。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傳統地方電視的存在空間日益縮小,在這種情況下,地方電視媒體必須在本土化內容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以更接近目標受眾的需要,在新媒體時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就地方電視臺而言,自身水平無法與中央和省級電視臺相抗衡,但由于地方電視臺的用戶更多地關注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周圍的事件,而省級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對這些內容則無法展現。三農問題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聞工作者必須關注公共生活問題,提供政府決策服務,并促進地方電視臺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地方電視臺必須繼續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聞材料,增加拓展的機會,并促進當地媒體的良好發展。地方電視臺的發展進程中更加強調重大問題的宣傳,而對于新聞的具體內涵則有所忽視,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節目,公眾可能就無法接受。在新媒體時代,這種形式的信息失去了發展空間。作為地方傳統媒體的工作者,收集有關的信息不僅需要敏感,而且還需要地方政府的指示轉化為高質量信息,以創造性的方式更新,并從普通民眾的角度報告當地的事態發展。在可能的情況下,主題要更為靈活,形式要多樣化。總之,通過貼近民眾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吸引民眾,以應對新媒體的挑戰。
內容至上是地方傳統媒體的制勝法寶,電視節目的內容深度和獨特性,是媒體競爭中的關鍵環節。地方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轉型,必須建立在本土化特點的基礎上,利用該區域的優勢,確定目標受眾的偏好、觀看時間等。通過針對特定受眾的調查,結合當地的特別資源,發掘公眾和地方特征之間的共生關系。加強地方傳統媒體的人文關懷,以滿足人民的需要,制作大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以提高公眾的參與,提高對地方傳統媒體的忠誠和信賴。
生活服務問題是傳統媒體中當地受眾關注的核心問題。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中,信息開始充斥在我們眼前,但事實是,一般民眾面臨信息的真實性,往往無法有效辨別,人們常常會不知所措。在向公眾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地方傳統媒體不僅處理民眾的衣食住行等問題,而且還開展一系列媒體或宣傳活動,以消除人們的疑慮。例如,在網上傳播的一些養生文章,使那些對養生有興趣的人無所適從,這就需要當地傳統媒體發揮自己的作用,選擇一些適合當地條件的養生信息,通過采訪有關專家,為受眾提供既符合當地實際又科學的養生方法和理念,吸引當地受眾的注意。讓當地傳統媒體為公眾提供更準確可靠的信息,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
近些年來,電視媒體的壟斷模式逐漸被打破,新媒體迅速崛起,有市場競爭意識的傳統媒體也在不斷發展。對于電視媒體而言,如果只分析廣告收入,市場份額將決定其競爭力,地方電視臺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必須調整戰略,同時提高自身對市場服務的認識。戰略調整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將節目方案更貼近觀眾的生活方式,從而滿足公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但長期以來,電視臺獲得的信息資源不平等,地方電視臺在節目制作方面似乎更顯單薄,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在這方面,加強地方電視臺之間的合作、資源共享水平,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給新聞工作者們更多學習機會的同時,也利于其彰顯服務形象。
地方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顯示,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溝通是單向渠道,他們的發言權僅限于所有傳統媒體,而公眾的觀點卻沒有得到有效溝通。然而,在新的媒體環境中,公眾的聲音和互動得到了高度關注,此外,可以參與信息的生成、傳播和接收,傳統的媒體可以改善其傳播方式,并提高傳播的效率。它也可能影響輿論的發展。例如,在發生重大事件之后(如滑坡、地震等)傳統的媒體可以將受影響地區的情況傳達給公眾;此外,利用微博等平臺也可以發布相關專題信息。傳統的媒體可以合理利用這一作用,促進救災、發布信息和引導公眾輿論,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
創建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地方媒體在媒體中的轉變必須建立在多元化渠道的基礎上,這些渠道考慮到電視和電臺、門戶、有線電視、移動電話和印刷媒體的一體化,同步發送到終端設備,實時互動整合,以及克服傳統地方電視臺的傳播限制,擴大覆蓋范圍,增強交互性。區域資源一體化要求傳統媒必須具備資源整合的能力,包括同省級、市級電視臺的資源互通,利用技術,借鑒發展經驗來整合資源,地方電視臺要克服地理上的限制,與地方電視臺交流經驗,交流技術人才,相互學習,推廣積極的經驗,擴大節目的影響力。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信息的傳播開辟了新的連通渠道,地方傳統媒體的發展必須以新的媒體技術為基礎進行數字化創新。地方電視臺要改善其在媒體市場的地位,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就要建立特色新聞體系,貼近公眾生活,彰顯服務意識,運用共享傳播的方式,創建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從而實現地方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本土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