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程楠 曹佳安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隨著“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狀態被人們越來越重視。濕地保護意識是人們對濕地及濕地保護的基本認知和認識程度,是人們為了保護濕地,而不斷進行的調整自身行為的能動性。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整體素質層級較高的一類人,肩負著國家未來和發展的重任,其對濕地保護常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應用,必將產生長遠的影響。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看來,大學生濕地保護意識仍有差距,高校的濕地保護教育仍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學的引導。本次調查研究,擬呼吁培養高校大學生的責任感,提高其對濕地保護的整體素質,為高校做好濕地保護教育體系提供真實資料。
本次調查通過對河北省幾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樣本由本科生隨機抽取。樣本的范圍比較有代表性,能夠代表河北省大學生濕地保護意識的總體情況。
(一)對濕地保護的基本常識的了解。通過調查:有68%的同學對濕地的基本知識不理解,有43%的同學說不出兩個以上的濕地名字,有11%的同學說不出一個以上的濕地名字,有78%的同學不關心濕地現狀。調查結果讓人堪憂,很多同學不關心,一部分同學無所謂,沒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
(二)濕地保護常識的獲取途徑。據調查,有69%的同學在學校接受過相關課程教育,有93%的同學通過網絡了解濕地保護知識和政策,有7%的同學通過報紙和書籍了解濕地相關知識。由此可見,互聯網在學生中影響深遠,各高校在濕地保護教育方面參差不齊,高校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形式,提高教育學生的效率。
(三)在日常生活的環境保護行為。調查表明,有74%的同學經常點外賣,有96%的同學偶爾點外賣,有9%的同學從來沒有點過外賣。外賣包裝的過度使用,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障礙。幾乎沒有學生會將用過的紙張搜集起來,或者學校沒有統一的回收機制,這對于減少碳排放和樹木的浪費,不言而喻。
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濕地保護教育。高校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理應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濕地保護意識的培養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保護意識的教育應該包括濕地保護道德意識、濕地保護法律意識和濕地保護的基礎知識意識等。學校在針對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也應該進行相關的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國家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是保護濕地的重要保障,要讓大學生們知法懂法,了解自己在濕地保護中的權利和義務,積極投身濕地保護事業。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和濕地保護意識。對大學生的濕地保護意識培養,不能僅僅寄希望于高校,應該與中小學教育緊密聯系。在大學生進入高校之前,他們已經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學校教育,這些基礎性的教育,就是為學生以后的進步打基礎的。我們總說,小樹要定期修剪才能茁壯成長,而大學是給予小樹們更多的養料的地方。前期的修理都無法完成,那么后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建立學生自主、學校監督的環保社團。充分發揮大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推廣環境保護意識。號召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積極地投入到濕地保護的宣傳中去,以身作則,成為同學們中的榜樣,發揮學習和效仿作用。環保社團是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是大學生濕地保護中的重要力量,積極宣傳和發動同學們,激發同學們的關注度和熱情。在學校、社會等多方的共同支持和監督下,濕地環保社團,必將發揮其重要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