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安靜 攀枝花日報社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媒體在新聞行業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媒體對于新聞業的顛覆作用前所未有,同時也給新聞媒體帶來了發展機遇。對于城市黨報而言,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與時代結合,深層次推動自身發展,已成為城市黨報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當前,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信、微博等眾多移動客戶端占據著通訊市場絕對優勢,把傳統媒體推到了一個必須革新圖存的重要關口。
從當前市場生態上看,互聯網技術對于傳統報紙沖擊非常大,新興媒體技術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這給傳統報紙的城市黨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發行量不斷下滑、廣告收入下跌,地方城市黨報面臨生死存亡。以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日報社原子報《攀枝花晚報》為例,2015年以前,《攀枝花晚報》的廣告收入占整個攀枝花日報社收入的60%以上,但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攀枝花晚報》的廣告收入呈斷崖式的下滑,在創刊16年后不得不停刊。這并非報社對新的技術和市場不敏感,而是傳統媒體盈利模式高度依賴廣告。一旦有競爭者打破這種媒體供血管道,傳統媒體必然遭到沖擊。
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城市黨報發展進入“拐點”。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中央政府推出了許多有關新媒體發展的良好政策。2015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概念,明確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進行結合的戰略思路,為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幾年過去,一些城市黨報或主動或被動地在媒體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探索著媒體融合發展,涌現出了《無錫日報》《三晉都市報》等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紙媒新型主流媒體。由此可見,新興媒體的不斷壯大,影響和推動著傳統紙媒體發展,尤其是地方城市黨報的發展。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工作上指出:“傳統媒體需要加強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這樣才能更好的占領新時代的輿論主流市場。”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時指出,要“深化改革創新”,“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在新形勢下,地方城市黨報必須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努力實現媒體深度融合。
第一,立足自身定位。“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地方城市黨報要立足自身定位,科學把握政治屬性和傳播屬性,在理論與輿論同向發力中傳播正能量,講好城市發展的道路與趨勢,以新聞輿論助推城市發展,重塑公信力影響力。
第二,借助新媒體技術推動融合發展。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之下,我國媒體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整個媒體行業已經走上了改革步伐。通過將報紙與新媒體技術進行結合,地方城市黨報可以給廣大讀者呈現出一個更加豐富的世界。通過新媒體,地方城市黨報可以將圖像、文字、動畫等一系列內容進行有效融合,不斷豐富人們閱讀視角,為百姓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
第三,新媒體內容需要傳統媒體進行支撐。要想進一步推動新媒體發展,傳統媒體所培養出來的一大批新聞從業者非常重要,這些新聞從業者接受過專門新聞傳播訓練,了解新聞規律背后的故事,同時又具有良好的新聞職業道德,在這方面是新媒體新從業人員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由于傳統媒體具有強大公信力,經過多年的運作,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其品牌效應是新媒體在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最后傳統媒體的一個最重要優勢在于很多作品都是原創性作品,而新媒體的內容大部分都需要依靠傳統媒體進行支撐,這就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進行融合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落腳點。因此,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需要傳統媒體地方城市黨報支撐。在新形勢下,新媒體和地方城市黨報的發展,尤其需要互聯互補,攜手并進。
第四,通過新媒體可以更好地推進媒體融合。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兩者之間都有自身優勢。在當前全行業中,最為普遍的著力點就在于通過互聯網優勢來打造屬于自身的新媒體平臺,這樣可以彌補自己的短板,更好地推動融合發展。對于城市黨報而言,可以保留黨報原有編輯實力,同時又引進新媒體運營人才。若是這樣,城市黨報可以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更多的“流量”,從而保證城市黨報主流媒體的領先地位。
綜上所述,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城市黨報不能夠固守原有路徑,應當與新時代進行結合,加強與互聯網的融合,尤其是與新媒體的融合,只有這樣城市黨報在發展過程中才能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并在互聯網時代披荊斬棘,把黨的聲音傳得更響更廣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