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萍
【摘要】目的 探析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給予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70例。依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均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35例,觀察組按照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方案進行治療。對照組按照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方案給予治療,將不同治療方案患者的(BUN)、(Scr)、(Alb)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標水平進行對比評估,并比較兩種治療方式的臨床療效及副反應發生。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顯著下降,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兩組患者的Scr、BUN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顯降低,研究組降低更為顯著,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臨床中應用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顯著,患者腎功能恢復更為明顯,且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來氟米特;環磷酰胺;潑尼松;難治性腎病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5..02
腎病綜合征是一種臨床中常見的腎臟疾病?,F代醫學認為:通過其對激素治療的反應,可將腎病綜合征分為激素敏感型、依賴型、耐藥型,后兩者的總稱即為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對激素前期敏感,復發后無效,復發頻率較高。常見病理類型有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硬化、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臨床常用環磷酰胺配合潑尼松進行治療,由于長期使用潑尼松和環磷酰胺會導致產生感染、骨髓和性抑制、內分泌平衡紊亂、骨質軟化、致畸癌變等諸多副作用[1]。所以臨床治療中不能廣泛推廣。來氟米特作為一種免疫抑制劑,在腎小球疾病以及移植后排異反應的治療中具有顯著的免疫抑制及抗增殖作用,效果明顯。我院自應用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以來,取得較大成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符合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伴有浮腫和高脂血癥,除外繼發性腎病、嚴重感染、肝腎等臟器損害,反復治療無效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等的分為兩組,分別記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5例,男女比例:21:14,最小年齡16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47.3±2.6)歲,平均病程(5.4±0.4)個月,觀察組35例,男女比例19:16,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64歲,平均年齡(46.9±2.8)歲,平均病程(5.2±0.5)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組成,性別構成、病程、生理指標和肝腎功能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對來氟米特過敏患者及其他繼發性腎病綜合征。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進行治療。用法用量:環磷酰胺:沖擊體表面積,(0.75~1.00 g/m2)/次/月,連續治療6月后改為3月/次,劑量不得高于150 mg/kg。潑尼松:始劑量 (0.8~1.0)mg/kg/d,8周后減量,13~17周后用量不得高于0.5 mg/kg/d。
觀察組:患者給予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進行治療。用法用量:口服來氟米特片,初始劑量50 mg/d,3天后降低用量至30 mg/d,6個月后降到20 mg/d,12個月后降到10 mg/d,
潑尼松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1.3.1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和治療后相關臨床指標變化,主要包括尿常規、血常規、24h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同時記錄發生的不良反應。
1.3.2 評價標準
完全緩解:腎功能恢復正常水平,尿蛋白轉陰,尿蛋白定量<0.3 g/24 h,血漿白蛋白>35 g/L,血肌酐正常。顯著緩解:癥狀消失,Alb顯著上升,24 h尿蛋白定量<1.5 g,腎功能恢復正常水平;部分緩解:癥狀基本改善,血Alb較之前有上升,但<30 g/L,24 h尿蛋白定量較治療前下降50%以上,無效:尿蛋白定量下降低于50%,或腎功能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Alb指標均有明顯下降,且觀察組降低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9例,部分有效4例,無效2例。對照組顯效15例,有效9例,部分有效7例,無效4例。觀察組患者顯效率,部分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 95%,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 治療過程中出現1例丙氨酸轉氨酶升高,經治療后恢復正常;2例出現腹瀉伴有惡心癥狀;對照組1例出現丙氨酸轉氨酶升高,3例惡心及嘔吐伴有少量脫發;1例細菌性肺炎,1例帶狀皰疹,1例女性患者出現月經紊亂癥狀。
3 討 論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腎內科臨床常見的多發疾病之一,由于傳統治療單純使用激素,容易引起腎臟產生激素依賴性或抵抗性,更需要增加免疫抑制劑進行輔助治療,不斷的臨床研究表明,傳統治療方法中應用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雖然可以有效緩解病癥,改善預后質量。但伴隨的副作用大,價格昂貴問題始終難以廣泛推廣應用于患者[2]。因此尋求合適的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迫在眉睫。
來氟米特作為一種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作用較強,可以有效阻礙Thl淋巴細胞向Th2淋巴細胞的分化增值作用,阻礙 T淋巴細胞增生,抑制炎癥的發生并保持免疫活性,最為主要的是副作用較小,口服后能在體內迅速轉化為活性產物,發揮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廣泛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器官移植類疾病的治療中,臨床效果顯著[3]。本研究中探討來氟米特加潑尼松與傳統的環磷酰胺加潑尼松治療方法進行比較,探析來氟米特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顯示: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治療治療方案患者的 Ser、BUN以及24h尿蛋白定量降低更為顯著,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副反應發生率8.6%亦低于對照組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來氟米特價格優勢更加明顯,更多經濟家庭普遍能夠接受。
綜上所述: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實施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治療療效顯著,改善腎功能方面療效極佳,無論是技術還是經濟方面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均具有重大優勢。臨床治療中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靜,常保超,楊 萍,等.來氟米特聯合潑尼松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1,09(8):11192-1193.
[2] 狄偉南.環磷酰胺沖擊聯合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1):3844-3845.
[3] 吳艷波.來氟米特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0):111-11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