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燕 左美玉 藍燕紅 陳英
摘 要:目的 探討活結系單側鼻導管固定留置胃管在普通外科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 8 月~2017年3月在我科住院留置胃管 6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采用活結系單側鼻導管固定留置胃管,對照組采用布膠布分別交叉固定于兩側鼻翼及面部再加棉繩系于耳廓上緣,比較兩種固定方法的胃管移位、脫管、局部皮膚癥狀、患者的舒適度。結果 活結系單側鼻導管固定胃管脫管率、移位率低,局部皮膚受損輕,患者滿意度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活結系單側鼻導管固定留置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固定留置鼻胃管,減少了胃管移位、脫管,對局部皮膚損傷少,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患者更易接受。
關鍵詞:胃管固定;活結系單側鼻導管;普通外科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3.069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3-018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xed gastric tube with single nasal catheter in general surgery.Methods From August 2016 to March 2017,60 cases of gastric tube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Each group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each.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e side nasal catheter was used to fix the gastric tube,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cloth cloth was used to cross fix the bilateral nasal wing and the face with cotton cord on the upper edge of the auricle,respectively.Compare the gastric tube displacement,extubation,local skin symptoms and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with two fixation methods.Results Unilateral nasal catheterization of gastric tube unilaterally fixed rate,low translocation rate,local skin damage,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unilateral nasal cannula fixation and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can effectively fix the nasogastric tube,reduce gastric tube displacement and detachment,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local skin and increase patient comfort,which is more acceptable to patients.
Key words:Gastric canal fixation;Living knot unilateral nasal catheter;General surgery
留置胃管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護理技術,常用于腹部手術,特別是胃腸手術[1],目的是進行胃腸減壓,排出胃腸內積氣、積液,減輕腹脹,減輕吻合口的的張力,同時減少消化道切口的腐蝕,為吻合口的愈合及胃腸功能恢復創造有利條件,減輕吻合口瘺的發生[2]。胃管一旦發生移位或脫出,不僅達不到引流的目的,還會因為重新插管增加患者的痛苦,且易引起吻合口瘺[3]。臨床工作中,妥善固定胃管,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極為重要。我科2016年8月~2017年3月采用了活結系單側鼻導管固定留置胃管的方法,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6年8月~2017年3月留置鼻胃管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實驗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55±0.8)歲,胃管留置時間2~14 d,平均(4±0.5)d;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19~83歲,平均年齡(53±0.7)歲,胃管留置時間1~10 d,平均(4±0.2)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胃管留置時間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用物準備 一次性使用單側吸氧管、棉繩、膠布、剪刀。
1.2.2固定方法 實驗組:①取一根一次性單側吸氧管,將氧管三通接頭處后端的單管氧管剪掉,保留鼻塞及與鼻塞相連的兩管輸氧管和活動環扣部分做主軸。②取用剪下的單管氧管10~15 cm長度,并沿著長度剪成細長條,使用該長條在活動環扣后主軸上制作一個活動小結(即打2個死結),剪去小結多余部分,用布膠布包裹該小結,避免小結的斷端劃傷皮膚,同時也起到穩固小結的作用。③保留一次性單側吸氧管出氣孔(鼻塞)0.5 cm長度,將鼻塞多余部分剪去。④胃管插入成功后標識胃管長度,用10~15 cm的棉繩固定系于胃管出鼻孔處,再將棉繩系于已制作好的留置胃管固定用的鼻氧管,固定部位是鼻導管與鼻塞之間的部分,剪掉多余的棉繩,并用布膠布包裹棉繩及鼻塞與胃管處,輸氧管分別繞過兩側耳廓上緣固定于下頜或枕后(煩躁者固定于后項)。對照組:胃管插入成功后將胃管用膠布交叉固定于鼻翼兩側及面部,再使用棉線1根,在鼻孔處環繞胃管打一結,然后分別將棉線系于耳廓上緣。
1.3評價指標 ①無移位:胃管出鼻孔處刻度未發生改變;②胃管移位:胃管出鼻孔處刻度發生改變,大于預先插入的刻度;③脫管:胃管出鼻孔處刻度大于10 cm;④皮膚刺激程度:紅、疼痛、皮膚破損、過敏,壓瘡(按壓瘡分期評判標準);⑤患者的舒適度:患者感覺舒適為滿意,否則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0.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無胃管脫管及移位,2例(6.67%)患者出現局部皮膚癥狀,患者不滿意度6.67%,對照組患者胃管脫管1例(3.33%),移位9例(30.00%),9例(30.00%)患者出現皮膚癥狀,患者不滿意度36.67%,組間比較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U=2.752,P<0.05)。
3 討論
3.1改良胃管固定法可有效降低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和移位 改進前患者胃管固定是使用布膠布加棉繩,膠布交叉后與皮膚粘合處有縫隙,膠布易翹起松脫、出現脫管[4]。同時人體鼻翼及面部腺體豐富、油脂分泌多,且膠布的粘性受氣溫、時間、患者活動度等因素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局部皮脂分泌,其粘性明顯降低[5]。而棉繩受胃腸引流液重力牽拉,引起患者局部皮膚不舒適而容易自行拔管。改進后的胃管固定方法,使用棉繩將胃管系于鼻導管與鼻塞之間的連接部分,該部分長度約1.5 cm,且兩頭稍凸起,棉繩不易上下移動,外加膠布包裹固定更增加其牢固性,胃管不容易滑脫。輸氧管分別繞過兩側耳廓上緣固定于下頜或枕后后,拉緊輸氧管上的活動環扣和活動小結,活動環扣和活動小結有雙重固定的作用,將輸氧管牢固固定于下頜或枕后,增加了胃管的牢固系數,不易滑脫。
3.2改良胃管固定法可提高患者舒適度及滿意度 改進前使用膠布固定胃管,多數患者因擔心活動胃管滑出而不愿早期下床活動,從而影響了術后胃腸蠕動的恢復。其次膠布透氣性差,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甚至產生水泡等皮膚組織損傷。另外加用棉繩固定,棉繩較細,面頰部及耳廓處皮膚因長時間受棉線摩擦容易發生損傷,形成壓瘡,以上這些均影響了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改進后胃管固定方式提高了胃管的穩定性,避免了患者因擔心胃管脫出而減少功能鍛煉,患者能積極下床活動,促進了胃腸功能恢復,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同時改進后胃管固定方法將輸氧管繞過兩側耳廓上緣固定于下頜,其牽拉力由耳廓至下頜共同承載,鼻部皮膚不受壓。輸氧管的材質為聚乙烯,透明美觀,柔軟且有彈性,管道為圓形光滑,不易產生皮膚壓痕和損傷,輸氧管上的活動環扣和活動小結均可上下活動,松緊度調節方便,患者的舒適度得到提高,亦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本研究方法既克服了布膠布與面部皮膚直接粘貼出現皮膚紅暈、瘙癢或破損等皮膚過敏現象,又可有效地避免其他固定方法所引起的疼痛、不適,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胃管脫管率、移位率、皮膚癥狀發生率、患者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活結系單側鼻導管固定留置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固定留置鼻胃管,減少了胃管移位、脫管,對局部皮膚損傷少,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輸氧管取材方便,成本低,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楊翠麗.醫用頭環式胃管固定夾的研制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2):293.
[2]任巧芬.食管癌術后管道的安全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1):221-222.
[3]葛媛璟.常用胃管固定方法及進展[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9):1346-1347.
[4]張華芳.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現狀[J].全科護理,2010,8(29):2686-2687.
[5]晏莉.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在神經外科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3,5(3):211-212.
收稿日期:2017-8-23;修回日期:2017-9-15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