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桂云 仇榮花 李慧
【摘要】目的 探討評判性思維在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對心內科護理人員進行評判性思維強化培訓,并將評判性思維應用在冠心病PCI患者術后護理中,對比分析評判性思維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思維能力的變化、護理質量及冠心病PCI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 培訓后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培訓前(P<0.05)。與培訓前相比,培訓后護理人員各護理質量及總護理質量評分顯著提高(P<0.05)。評判性思維實施后冠心病PCI患者再發心絞痛、穿刺點感染、穿刺點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實施前。結論 強化評判性思維培訓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批判思維能力,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冠心病PCI患者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患者預后。
【關鍵詞】評判性思維;冠心病;介入治療;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5..02
評判性思維是運用已有的經驗知識,通過對問題進行假設識別、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在反思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分析,并作出正確的取舍及合理判斷的高級思維形式及方法[1-2]。評判性思維對提高護理人員護理質量及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護理人員工作中必備的素質[3]。既往研究將評判性思維應用在臨床及護理教學工作中,并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則報道較少[4]。本研究將對冠心病PCI患者術后應用評判性思維實施護理,并探討其對護理質量及患者預后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室護士13人,均為女性,工作年限1~3年有5人,其中大專4名,本科1名,工作年限4~25年有8人,其中大專3人,本科2人,平均工作年限(8.5±2.4)年。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未培訓前)共收治冠心病PCI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齡47~82歲,平均年齡(58.67±2.14)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83±2.38)年,心功能: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Ⅱ級18例,Ⅲ級20例,Ⅳ級2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培訓后)共收治冠心病PCI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56.78±3.02)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92±2.41)年,心功能: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Ⅱ級22例,Ⅲ級18例,Ⅳ級22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對入組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應用心內科常規護理流程。(2)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由接受過評判性思維培訓的本研究組成員對心內科護士11人進行綜合強化性評判性思維培訓,培訓方法包括理論講解、反思教育、鼓勵質疑、以問題為導向的討論、病理討論、晨間護理查房、營造開放民主的科室氛圍。同時選出工作能力較強、思維能力較強及臨床實踐經驗豐富的護士擔任護士組長,由其指導其他護士解決床旁問題,并強化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研究小組以衛生部發放的冠心病PCI臨床路徑為主線,結合國內外臨床護理指南,應評判性思維,對冠心病PCI患者常規性護理工作流程提出質疑,并對其進行評判、反思、分析,區別主次矛盾,確定存在問題及原因,并對可能會影響冠心病PCI患者術后康復較大的護理流程如活動、飲食、鍛煉、術后用藥、生活習慣等護理流程加強管理。同時通過查閱文獻,采用決策性形式,廣泛征求心臟內科護理人員及專家意見,從而制定出一套細化的健康教育流程。(3)對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入組的冠心病PCI患者應用評判性思維進行干預,干預方式可采用一對一的反思式教育,充分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后,采用提問式向患者講解相關內容,鼓勵患者提問,同時引導患者自我反省及反思,讓患者了解不良行為習慣產生的危害,樹立患者良好的行為信念,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提問,耐心回答患者問題,并與其一起探討相關問題。護理人員在此過程動態對患者定期進行動態評估,及時調整教育方案,定期強化教育。
1.3 評價方法
(1)培訓前后采用由高美華等[5]改編的加利福尼亞評判思維傾向問卷(CTDI-CV)進行評價,改量表總分為70~420分,每個維度得分為10~60分,分值越高護理人員評判思維能力越強。(2)護理質量:采用自行設計的護理質量調查問卷,內容共包括基礎護理(5個條目)、專科護理(5個條目)、危重病患者護理(5個條目)、護理記錄(3個條目)、病房環境及安全(4個條目)、急救藥品及器械(4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1分(差)~4分(優),總分為各條目總得分之和,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越好。本問卷經信效度評價可知Cronbachs α系數為0.863,說明問卷有良好信效度。(3)記錄冠心病PCI患者不良心臟事件及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來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評判思維評分對比
培訓后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質量對比
與培訓前相比,培訓后護理人員各護理質量及總護理質量評分顯著提高(P<0.05),見表2。
2.3 冠心病PCI患者不良心臟事件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評判性思維實施后冠心病PCI患者再發心絞痛、穿刺點感染、穿刺點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實施前(P<0.05)。見表3。
3 討 論
對護理人員強化批判性思維培訓的目的是為了讓提高護理人員臨床護理工作中批判性思維的應用能力,使得護理人員在錯綜復雜的臨床環境中能迅速判斷、識別及正確解決問題,提高護士護理工作質量,進而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6]。本研究通過對護理人員強化批判性思維培訓,加強護士床旁指導,使得護士在工作中養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習慣,提高了護理人員在工作應用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7]。本研究中培訓后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提示對護理人員加強評判性思維培訓是有效的,可提高護理人員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培訓前相比,培訓后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明顯提升,這說明批判性思維應用在護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護理質量。
本研究通過加強護理人員批判性思維的培訓,并將其應用在冠心病PCI患者術后護理工作中,與未實施前相比,實施后冠心病PCI患者再發心絞痛、穿刺點感染、穿刺點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較低(P<0.05)。分析其可能原因:(1)應用評判性思維方法制定的護理流程明確了疾病術后相關禁忌事項,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識[8]。(2)應用反思性教育反思,讓患者反思其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行為習慣對其病情的影響,從而使得患者避免了不良因素對預后的影響[9]。如術后對患者加強飲食指導,可避免患者攝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從而影響血壓水平。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有助于降低PCI術后并發癥的發生。(3)應用評判性思維細化護理流程,并對患者進行有序教育,使得患者能及時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并對其行為起到正性及負性強化的作用。(4)對患者應用評判性思維及優化的護理流程可有效改善護理人員與患者間的溝通,使得護理人員將以往被動的服務方式轉變為主動服務,提高了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及工作積極性,從而能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從而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0]。
綜上所述,強化評判性思維培訓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批判思維能力,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冠心病PCI患者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李 智,甘秀妮.規范化培訓護士評判性思維與護理臨床決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激光雜志,2011,32(3):90-91.
[2] 高 靜,吳晨曦,楊翔宇,等.臨床護士評判性思維態度傾向性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52-255.
[3] 高 靜,吳晨曦,楊翔宇,等.臨床護士評判性思維態度傾向性與護理倫理決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4):1-5.
[4] 汪依毅.評判性思維在婦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其對婦科手術患者心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68-69.
[5] 高美華.臨床護士評判性思維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2):35-37.
[6] 繆愛鳳,諶紹林,錢紅繼,等.評判性思維的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為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6):4460-446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