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桂卿,王 強,孟祥婷,任 璐,劉 健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
NOX是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之一[1-2],也是一系列會引起嚴重健康危害的氣體家族之一。GBZ 2.1—20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明確了NO2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和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同時明確了其健康效應。GB 50493—2009《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則將NO2列為有毒氣體,并規范了測量范圍、監測點及報警系統設計等相關要求。當前,多數海上平臺未對NO2進行有效監測,隨著相關法規要求的逐步嚴格,開展海上平臺發電機組煙氣排放監測,對降低NOX職業健康危害意義重大。
在東海海域某井口平臺的設計中,中海油委托挪威船級社(DNV GL)開展煙氣擴散模擬分析。該分析采用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協會(ACGIH)推薦的一系列關于工作場所內有害物質濃度的相關規則。推薦的接觸限值以時間加權平均限值(TWA)和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STEL)的形式給出,對燃氣發電機排放出的煙氣擴散進行評估,并對有人區域內(比如直升機甲板、工藝區、中控室、電氣房間及生活樓等)的NO2不可接受濃度展開分析模擬。分析結果顯示,煙氣排放造成的有害氣體濃度不符合采用的相關標準,同時也超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所定義的職業接觸限值(OELs)。基于此,在火氣控制系統中增加NO2監測設備,并設置NO2超標報警裝置,以確保平臺工作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健康危害。
探測設備的布置基于煙氣擴散分析報告的結果,在煙氣擴散報告中,共選取了24個模擬場景,結合氣象數據、燃氣發電機煙氣組分及排放速度,對氣體濃度超標概率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表中標注表示該區域/目標氣體濃度超標;標注表示該區域/目標不受煙氣影響。從表1中可以看出,每個甲板都被分成東、西2個部分進行分析,以防火墻為界。煙氣排放之初,煙氣中含有NO和NO2(混合物稱為NOX)。隨后,NO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NO2,最終煙氣排放物中所有的NOX都會是NO2。由于NO2比NO危害性更強,根據保守的原則,基于NO2展開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下層甲板和中層甲板的東側區域在所有模擬場景中均存在NO2氣體濃度超標的風險。中層甲板的東側區域包括中控室、電氣房間以及實驗室等;而主發電機間和備用柴油發電機間則位于下層甲板。這些房間均是操維人員長期工作或頻繁出現的區域。在探頭布置的過程中,將對這些區域重點監測。對于其他區域,由操維人員使用便攜式NO2探測設備來探測。NO2探頭及報警設備的布置見圖1和圖2.在下層甲板,對主燃氣發電機間和備用柴油發電機間的新風口設置NO2探頭,房間內設置NO2超標報警裝置。在中層甲板,分別在機修間、開關間、應急間、中控室及實驗室的新風口設置NO2探頭,并在房間內設置NO2超標報警裝置。
在GBZ 2.1—2014和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協會所(ACGIH)頒布的《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中均給出了NO2的職業接觸限值,如表2所示。根據GBZ 2.1—2014對職業接觸限值的定義,需要將NO2探頭檢測到的數據在上位機上緩存,經過加權平均后分別計算出PC-TWA和PC-STEL。其中,PC-TWA不觸發關停動作,僅觸發NO2聲光報警裝置。PC-STEL報警值設定為4×10-6(4 ppm),觸發所檢測區域聲光報警燈的同時關閉所監測房間的通風系統。NO2探測系統數據流程及控制邏輯如圖3所示。
表1 分析場景的氣體濃度超標結果
圖1 下層甲板NO2探測及報警裝置布置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TWA)算法如下:
式(2)中:C1,C2,…,Cn為測得的NO2濃度,10-6;T1,T2,…,Tn為對應每個濃度的持續時間,h。
該方案以當前時間戳前15 min或8 h內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作為報警閾值,有效地減少了頻繁報警及誤關停動作。
其中,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STEL)算法如下:
式(1)中:C1,C2,…,Cn為測得的NO2濃度,10-6;T1,T2,…,Tn為對應每個濃度的持續時間,min。
圖2 中層甲板NO2探測及報警設備布置
表2 NO2職業接觸限值
圖3 NO2探測系統數據流程及控制邏輯圖
此次將NO2探測及報警設備應用于海上平臺在國內海域尚屬首次,其可靠性直接影響到平臺操維人員的職業健康。本方案所采用的報警值的設定,通過嚴格對標標準規范,以15 min和8 h內的時間加權平均值作為報警閾值,在保證及時預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關停動作,在保證操維人員職業健康的同時,有效兼顧了平臺的經濟效益。
[1]楊楠,王雪.氮氧化物污染及防治[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0,8(11):63-67.
[2]王忠杰,李穎杰,朱辰澤,等.火電廠NOX排放在線監測研究[J].潔凈煤技術,2015,21(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