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廣播電視臺
在如今頻道林立、競爭激烈的新媒體時代,一個電視臺要很好地生存下去,必須擁有自己比較穩定的觀眾群,具有較高的收視率;必須不斷創新思路、提高節目質量,要力求打造精品、名牌節目。而要辦出有看點的、收視率高的精品電視節目,除了節目內容,另一個關鍵是要選好、用好節目主播。可以說,一個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播是一個節目的靈魂,賦予節目豐富的內涵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對觀眾強大的吸引力。電視節目與主播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對于基層縣區電視臺的節目主播來說,面對的是農村廣大農民,這就要求主播充分發揮地處基層的優勢,在主持時,采取更貼近實際、貼近農村生活、貼近群眾的風格,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成為基層電視臺屏幕上的一個亮點。
潮安地處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金三角”地帶。全區管轄16個鎮和1個國營林場,大部分地區以農村和山區為主。作為區一級電視臺,潮安廣播電視臺的主要受眾就是廣大的農民群眾。農民作為基層社會活動的主體,蘊藏豐富的生活素材和活躍的創作源泉,這就要求電視臺在新聞節目和其他綜合性節目的制作和采編上,要切實做到扎根農村。《潮安新聞》作為潮安電視臺唯一一個自辦的新聞類節目,也是對外反映整個電視臺水平的窗口。《潮安新聞》的主播可以看做是用來衡量電視臺的標準,他們播報新聞的水平,自然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而作為節目主播,則要實實在在地走到百姓中間,聆聽他們的心聲,講述他們的故事,反映他們的生活,用心去觀察、去體驗、去思考,用感情去交流、去溝通,才能制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那么,作為電視新聞主播,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我個人認為,一名出色的電視新聞主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在節目制作中,新聞節目主播應參與采、編、播等各個環節,參與到第一線的采訪工作中去。新聞節目主播要自覺對節目中問題的設置、導語的播報、稿件的內容等認真進行邏輯分析、綜合貫通,達到胸有成竹、有目的、有深度、有節奏、有準備地傳播出去。而我們現在的一些主持人,等著把稿子送上來,按照稿件順序,運用學校里學到的播音腔,字正腔圓地傳播出去。電視新聞節目主播應具備記者的素質,具備編輯、記者邏輯思維,準確表達和把關。這是對新聞節目主播工作的盡責和忠誠,絕不把一篇自己沒有弄懂弄清的稿件播出去。
而更高一層的要求,我覺得新聞主播只有親臨新聞采訪的現場,作為一名參與者,才能更好地了解新聞發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從而更好傳達稿件的深層含義。現在,很多地方臺為了培養更適合時代發展的新聞節目主播,都在不斷地嘗試把主持人當“記者”來用。做新聞采訪時,派主播去做現場報道,讓主播當文字記者。由主播播報自己寫出來的新聞稿子,在口頭表達等方面自然會更加得心應手。這種趨現場直播方式,對于主播提出更高要求。
作為新聞節目主持人,要有正確的形象定位。這種形象定位是綜合了主持人的外貌、氣質、品格、知識、閱歷等多方面因素而確立的總體印象。有了正確的形象定位,新聞節目主持人才能在節目中充分地釋放自我,張揚個性。
此外,新聞節目主持人還要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因為節目內容和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是一檔節目成功的兩個關鍵要素,他們相輔相成,互相烘托,缺一不可。
這是對電視新聞節目主播表達能力的要求。電視節目主播不僅要有一定的寫作水平,更要有流利的口才。比如央視某位體育播音員曾說過:“我的語言不是三思而說,而是得之于心,應之于口,像放連發槍一樣,連續不斷,這種本事當然不完全是天賦的,而是刻苦準備材料和練習口語表達的結果”。新聞節目主播要有嫻熟的口語表達能力,要很注意自己的語言風格。如果說主持的生活化傾向是目前大眾傳播活動中一個令人注目的亮點,那么,主播語言的生活化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嫻熟的口語表達是新聞主持人貼近生活、貼近受眾與觀眾進行溝通和交流的一條重要途徑。
口才流利,善于辭令,辨證思維,出色的洞察力,這些素質都是跟主播的知識面密切相關的。新聞主播天天要接觸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雖不可能成為專家,但知識面要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要懂得。比如播報一條農業新聞,如果對稿件中所提到的術語,以及農業知識不了解甚至一竅不通,是不可能把這條新聞播報好的。那就不能使觀眾理解好新聞所要傳達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群眾。所以擁有廣闊知識面是對主播最基本的要求。
時代在發展,對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播也要求得越來越高。要更好地緊跟時代,做好《潮安新聞》,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聞節目辦好,除了不斷吸收優質新聞節目的精髓,還要結合自身特點,慢慢地改進和提高。如果把新聞節目的制作比作是一項勞動的話,農村便是一方廣袤的沃土,而主播便是那個辛勤的耕耘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在這片沃土上播種、澆灌、耕耘,最終收獲一個碩果累累的金秋。因為,勇于探索才會有創新,貼近群眾才能感染群眾,深入人心才能凝聚人心,實實在在走進百姓才會創作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