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楠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東南網
作為福建省規模最大、訪問量最高、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新聞網站,也是福建的官方新聞門戶,東南網總部設在福州,創辦至今已有17年,在省內其他8個地市設有分站,在北京、香港、美國紐約、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地也設有分支機構。在中央網信辦公布的可供轉載新聞的新聞單位中,東南網是福建省唯一一家網絡媒體。東南網在省級新聞網站信息生態指數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一度位列第一,內容安全保障指數、信息生產傳播與創新指數等指標數度遙遙領先。東南網是如何做到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相繼出臺,為依法管網、辦網、用網提供基本依據。
基于網站的重要地位,東南網對網絡安全制度建設高度重視。根據相關要求,結合新聞網站的定位,東南網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
采編制度建設方面,制訂了《東南網新聞報道保密管理規定》《東南網公共信息網絡發布信息保密管理規定》《東南網內容管理和網絡安全保障制度》《東南網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東南網關于加強新聞采編三審管理的若干規定》《東南網關于加強采編管理與完善新聞把關工作的實施意見》《東南網視聽節目內容審查播出制度和流程》《東南網視頻敏感信息樣本庫管理規定》等采編制度,從建章立制上保證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貫徹。
嚴格按照要求,積極治理網絡違法有害信息,對有害信息加大封堵查刪力度,維護網絡空間良好生態。堅決打擊謠言和虛假信息,加強內部管理,制定編輯發稿制度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相關制度措施,細化采編發流程,嚴格執行稿件編發“三審制”。對各種信息源認真核實,各類發布的信息加強審核管理,從機制上杜絕虛假新聞信息的出現和傳播。
網絡安全制度建設方面,制訂了網站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及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成立了信息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信息安全應急預案,認真組織開展相應的宣貫培訓,制訂年度應急演練計劃,并委托第三方安全服務公司為東南網的應急技術支援隊伍,為緊急安全事件提供技術支持。
互動的便利和及時是新聞網站區別于傳統媒體的顯著特性。如何發揮網媒優勢,為黨和政府分憂,幫網民解決困難事、煩心事,這是東南網創辦以來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2011年,東南網的大型網絡問政欄目《直通屏山——省委領導留言板》正式上線,為福建省委主要領導收集網絡民意、匯聚民智,向省委辦公廳報送網絡輿情,并由此打造出《東南網輿情專報》這一品牌輿情產品。省委辦公廳將輿情傳遞到各涉事單位和地區,形成快速處置與反饋機制。《直通屏山》創辦以來一直深受網友喜愛,得到黨政部門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多次斬獲新聞獎。
網絡時代,網絡謠言作為毒瘤,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真假難辨,屢屢對網民造成疑惑和困擾。為提高網民對謠言的“免疫力”,提升網民理性冷靜探究與尋求真相的“耐受力”,東南網通過線下求證信息、線上專欄澄清、兩微擴散辟謠的融媒體運作方式,第一時間發出正向聲音,讓真相跑在謠言開跑之前。
2016年12月,東南網聯合省內相關部門開設《網絡辟謠舉報平臺》,由東南網負責承建和運營。平臺開設本網求真、權威辟謠、案例解析、百科常識等新聞欄目,并開設在線舉報、電話舉報、郵箱舉報等多種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途徑。
2017年,平臺全年共編發辟謠、科普稿件2530篇,刊發原創辟謠報道127篇;其中食品藥品的辟謠、科普稿件占比約45%。“2017·全國食品藥品科普排行榜”評選活動結果公布,東南網《網絡辟謠舉報平臺》被評為食藥科普最佳傳播媒體。
作為全國第二大僑鄉,福建的華僑華人近1600萬,分布在世界的188個國家和地區。他們雖身處異國他鄉,但祖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同胞的幸福,一直是他們心中割不斷的中華情結。為凝聚僑心、匯聚僑力,近年來,東南網不斷致力于海外傳播,向海外華人傳遞正向聲音。
2012年,東南網“跨”出國門,開創了全國省屬新聞媒體開辦涉外網站先河,東南網美國頻道正式上線。經過多年發展,東南網目前開設有閩僑網、美國頻道、澳大利亞頻道、香港頻道、菲律賓頻道等多個對外宣傳窗口,堅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有福建人的地方就有東南網”的辦網目標;推動中外文化、教育、旅游、商務的交流合作。
去年十九大召開期間,為廣泛傳達十九大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東南網各海(境)外分站落地宣傳優勢,廣泛聯系閩籍社團,傳播中國好聲音,努力做好海(境)外十九大宣傳報道工作。東南網聯合福建省僑辦、僑聯,發布“海內外閩籍鄉親寄語十九大”征集公告,廣泛邀請海內外閩籍鄉親關注熱議十九大,并收集整理相關熱議素材,在東南網各境外頻道、閩僑網推出“海內外閩籍鄉親寄語十九大”系列專題產品。活動反響熱烈,帶動了海內外閩籍鄉親廣泛關注十九大,不少閩籍社團紛紛開展學習十九大精神座談交流會。活動得到央視新聞聯播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