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帥
(北京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北京 100083)
2017年2月17日,教育部部長在全國學校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教育系統要站在講政治、講黨性的高度,以最大的努力,更有效的措施,更完善的制度,進一步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要抓好“防、查、教、督”四項常規,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要抓隱患排查,妥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要抓督查檢查,切實了解真實情況,發現薄弱環節,解決實際情況[1]。近年來國內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高校實驗室安全面臨嚴峻形勢,切實加強實驗室安全工作、杜絕實驗室安全隱患成為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許多高校已逐步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其中安全督查作為高校實驗室安全檢查的重要管理手段已逐漸被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所關注,不少高校已設立實驗室安全督查,實行安全督查制度,但是對實驗室安全督查制度的研究仍需不斷深入與完善。本文通過北京科技大學實驗室安全督查實踐工作,對實驗室安全督查制度以及對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建設的作用發揮進行相關探討。
現代大學管理模式包括三大系統,即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監督系統等[2],其中監督系統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保證決策按照即定規范執行的有力監管手段。實驗室安全督查制度是督查系統在實驗室安全工作中的重要體現,對于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建設、落實實驗室安全責任到人到崗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1) 概念定位。高校實驗室安全督查作為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掌握高校實驗室安全狀況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為保證實驗室安全所進行的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實驗室安全隱患查找、整改落實所采取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檢查、指導、評估等管理措施[3]。實驗室安全督查是高校實驗室安全檢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4],是高校在實行校級季查、院級月查、實驗室日查等三級檢查制度基礎上的監督措施,體現了管理部門的主體作用,是監督系統的重要環節。
(2) 理論基礎。根據管理學理論,實驗室安全督查是基于反饋控制理論而產生,即高校實驗室安全督查人員分析、查找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執行結果,將它與規范標準相比較,發現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擬定糾正措施以防止偏差發展或繼續存在[5]。這個偏差主要指安全組織體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設施不到位、安全教育不重視、安全環境不達標等。
(3) 功能作用。由于安全督查根據督查內容、督查頻次不同,可區分為綜合督查和專項督查、常規督查和隨機督查等類型,因此不同類型的安全督查也體現了不同的功能作用[6]。但總的說來,實驗室安全督查具有檢查、監督、指導、評估、咨詢等功能,并在不同的活動中體現不同的功能特征;一個有效的督查主要具有信息溝通與反饋、決策咨詢等功能,是安全管理部門獲取真實狀況信息的有效途徑。
(1) 有利于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實際效果,最終需要在實驗室安全日常工作中予以體現。這就需要管理部門通過各類安全督查,發現潛在或者已經存在安全隱患,分析安全風險,制定整改方案,監督整改落實。
(2) 有利于彌補管理工作的疏漏。規范的行為需要由科學的管理制度保障。通過安全督查可以落實安全責任體系,發現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共性問題以及管理盲區,通過管理隊伍建設、完善管理機制、理順管理流程,進而改進安全工作[7]。
(3) 有利于實驗室安全文化傳播。充分發揮實驗室安全督查的咨詢、指導作用,調動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與廣大師生的創造性與能動性,提升廣大師生實驗室安全意識,有利于增進實驗室安全文化認同,推動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高效開展,促使服務管理更規范、規章制度更健全、責任落實更明確、安全意識更高、防范措施更完善[8]。
學校于2015年正式實施了實驗室安全督查制度,建立了校級督查及院級督查管理。在校級督查的基礎上,部分學院還返聘實驗室退休人員,專職督查實驗室安全工作;在研究生梯隊中設立研究生安全員,具體負責本梯隊實驗室安全督查及安全工作落實,在全院實驗室開展實驗室安全督查,做到了隱患檢查無死角。安全督查制度的實施,在廣大實驗室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通過安全督查,實驗室安全狀況得到較大改善,實驗室安全隱患點大幅減少、廣大師生實驗室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同時結合督查結果公示,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大大推動了安全管理規范制度的落實,促進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建設與完善。
根據實驗室安全督查主體與客體的不同,可將督查分為兩類,① 行政主管部門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督查;② 實驗室安全主管部門對院系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督查。由于層級不同,督查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要點也有所區別。學校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強化院級實驗安全督查工作。對于院級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督查重點在于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安全教育培訓開展、安全文化活動組織等;對于實驗室安全工作督查重點在于安全隱患的查找、安全防范設施及物品是否到位、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建設與實施等[9]。
(1) 機構設置。學校設置實驗室安全督查機構,由主管實驗室安全的校長直接領導,并掛靠主管實驗室安全的職能部門。由資產管理處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長期工作在技術安全、保衛工作一線的資深專家組成,同時選聘具有化學、安全學科教育背景的學生志愿者加入。采取了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相結合、專職與兼職人員相結合、管理與實驗技術人員相結合等多種形式[10]。
(2) 工作內容。實驗室安全督查工作內容主要包括:① 貫徹落實上級部門及學校工作方針、規劃及制定文件,督查院系、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制度體系、工作體系的落實情況;② 按照督查計劃及安全督查項目對教學科研單位(實驗室)安全工作現狀進行日常巡查或專項督查與隱患整改;③ 對拒不整改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實驗室提出責任追究建議并報學校實驗室技術安全工作組決策。④ 為教學科研單位(實驗室)做好實驗室安全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咨詢工作等[11]。
(3) 工作流程。① 定向巡查。根據實驗室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分組進行;學校安全督查人員開展安全督查時,必須佩戴督查證。② 記錄取證。巡查時應做好督查記錄,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拍照取證并要求實驗用房責任教師、二級單位安全工作秘書簽字確認。盡量不干擾實驗室正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多講事實,少提批評,避免發生沖突。③ 總結反饋。督查人員根據督查計劃按時完成督查任務,每次督查結束及時總結督查情況并將總結報告反饋至資產管理處。④ 整改復查。隱患查找出來后1~2周內對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復查,復查中發現拒不整改或未完成整改的,依據學校實驗室技術安全責任追究相關規定提出責任追究建議并報學校技術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或委員會決策。
(4) 工作方式。安全督查員開展督查時,根據學校實驗室狀況確定督查方式,具有多種方式:綜合督查、專項督查、常規督查、隨機督查、跟蹤督查等。具體的督查方式,由綜合督查與專項督查項結合、常規督查與隨機督查相結合、校級督查與院級督查項結合等[12],可根據督查內容、目的不同選擇適當方式方法。
結合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實際情況,繼續落實實驗室督查制度,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保證實驗室安全,服務立德樹人中心環節。
實施高校實驗室安全督查應以完善的安全督查制度為建設前提,制定實驗室安全督查工作制度、編制實驗室安全督查規范就尤為重要。制定實驗室安全督查工作制度,就是要將督查結果與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相掛鉤。目前多數高校都已明確了學院安全工作職責,即為院長、書記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學院層面可以此類推,各系所確定安全責任負責人,承擔安全工作的主要領導責任;實驗室確定安全責任教師為實驗用房的直接安全責任人,對實驗用房的安全負直接責任[13]。根據所承擔的安全職責,安全督查結果將作為安全問責的重要依據,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且拒不整改的相關責任人予以懲處。同時為了明確實驗室安全管理內容,還應該編制實驗室安全督查規范(表),作為實驗室日常管理、校院督查工作的重要依據[14]。
安全督查信息公開是增加督查工作透明程度、進一步落實安全隱患整改的有力手段,無論是專項督查還是日常督查,都應該積極探索開放式督查,實行督查全程式開放,有針對性地邀請院系領導、師生代表參加,并將安全督查結果通過學校校園網、校院公示欄等途徑予以公開,提高廣大師生的參與度。安全督查結果信息公開時可酌情公布實驗室房間、隱患問題、實驗用房責任教師及支撐材料等相關信息,為下一步的安全問責提供支撐依據。
目前實驗室安全主管部門管理權責分割,科研實驗室歸科技部門管理,教學實驗室歸口教育部門管理,給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帶來不便。上級主管部門應統籌協調,強化高校所有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性意見,避免因條塊分割帶來的管理疏漏。另外建立高效的實驗室監管體系,將政府部門督查與高校自查有機結合,加強公安、環保部門執法隊伍建設,針對區域內高校安全管理、環境保護提供必要的業務指導[15]。加強危險廢棄物消化處理能力,對相關企業提供必要的扶持并建立良好的支撐環境;將必要的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引入科技評價體系[16],將實驗室安全管理意識建立在科技項目審批立項的前端。
學校十分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近年來,在全校范圍內實行了實驗室安全督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結合學校實際,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細化實驗室安全督查內容、強化實驗室安全管理及督查隊伍建設,將實驗室安全督查制度在各學院進行落地實施。學校應通過科學的手段全面推進實驗室安全督查、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持續增強督查力度,合理確保實驗室安全。重點在于:① 學院推進院長、書記 第一責任人制度,設立專職實驗室安全督查員,加強意識及技能培訓;② 對學院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危險廢棄物、特種儀器設備、壓力氣瓶等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梳理,建立使用檔案,定期進行檢查;③ 開展實驗室安全主題月,對全體師生進行實驗室安全培訓,強化實驗室安全及自身安全意識。實驗室安全督查從建立到完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會出現各種各類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予以解決。安全督查是手段而非目的,通過對實驗室安全督查所排查出的安全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部門管理水平,改進實驗室師生在安全管理工作,為高校的教學科研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