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桑拿浴”起源于芬蘭,也被稱為“芬蘭浴”,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洗桑拿也已成為我國流行的休閑生活方式。傳統桑拿浴是指在特制的木房內,通過在熱爐上燒烤特有的巖石,使房內溫度達到70℃以上,然后再往巖石上少量潑水,以產生蒸汽。蒸桑拿是指在封閉房間內用蒸汽對人體進行理療的過程。

通常,桑拿室內的溫度可以達到60℃以上。人在高溫環境下,皮膚深層產生內熱效應,全身毛細血管得到擴張,這種酣暢淋漓地出汗有利于排掉體內垃圾,達到增強血管彈性、舒展肌肉、消除疲勞的效果,對身體有諸多益處。
研究人員發現,每周洗4~7次桑拿,有以下益處:
預防高血壓 與每周只洗1次桑拿的同齡人相比,每周至少洗4次桑拿的男性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幾乎減半。
預防癡呆 與每周只洗1次桑拿的人相比,洗桑拿最頻繁的那組人患上老年癡呆癥的風險降低了66%。目前,盡管洗桑拿與老年癡呆癥之間的具體聯系尚無明確證實,但也有一定的預防意義。
減輕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患者堅持14天洗桑拿,他們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顯緩解。這些患者中77%的人最終重返工作崗位。歷史上,桑拿房甚至還是芬蘭婦女分娩的地方,因為人們認為這里最衛生、最潔凈,認為蒸汽可以減輕分娩的痛苦。
提高耐力 運動員若每周洗2次桑拿,每次30分鐘。堅持3周后,他們跑步的里程增加32%。研究成果說明,洗桑拿提高了他們對高溫的耐受性,增強他們在運動中的競爭力。
降低膽固醇 通過實驗發現,健康年輕男性在3周內洗過10次桑拿后,他們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顯降低,而且膽固醇含量還逐漸恢復到正常范圍之內,而這種效果類似于進行中等強度運動。
預防肺炎 與很少或從不洗桑拿的人相比,經常洗桑拿的人患上肺炎的風險降低27%。此外,經常洗桑拿還降低了哮喘和其他胸科疾病的風險。
特殊人群不宜洗桑拿
洗桑拿時,高溫高濕環境會使心跳加快,血壓發生一定程度升高,會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生理改變。因此,洗桑拿必須嚴格控制室內溫度、濕度和入浴時間,包括冷熱交換次數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群及人處于有些特殊情況下不宜洗桑拿。
過度勞累或饑餓者 由于這時人體肌張力較差,對冷熱刺激的耐受力均降低,易引起虛脫。
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由于洗桑拿容易引發血壓較大波動,增加心臟負荷,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甚至危及生命。服用降壓藥后洗桑拿,有導致暈厥的危險。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或有既往病史的人,尤其是老年人群,不宜洗桑拿。
育齡及生長發育期男性睪丸對溫度十分敏感,要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應該比正常體溫低1℃~2℃。桑拿環境中,充滿了高溫水蒸氣,使睪丸生精能力下降,精子數目減少甚至造成死精,處于育齡以及身體發育期的男性需要特別注意。
經期婦女和孕婦生理期洗桑拿時冷熱交替,女性的身體抵抗力降低,要防止感冒或細菌感染。對準媽媽來說,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又無法散熱,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洗桑拿時一定要記得多補充水分。不要戴首飾,像玉佩、項鏈、手表等都極易吸熱,可能灼傷皮膚。老年人洗浴完畢起身動作不能過快過猛,一定要適當休息后再緩慢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