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勝全
學生不重視思品學科,與中考升學考試不考該學科有關,還與我們課堂教學的品味不高有關。前者是客觀因素,我們左右不了;后者是主觀因素,作為思品教師,我們大有作為。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肖川說:“真誠和深刻應是完美教育的兩個基本要素。”真誠屬于意識層面的,只要教師愿意,都可以做到真誠;深刻是意識層面的,更多的是能力問題,需要教師下狠功夫鉆研和研究。
如果我們的思品課堂能夠具備真誠和深刻兩個要素,那么學生又怎會輕視思品課,恐怕喜歡還來不及呢。本文以“百善孝為先”的教學設計為例,展示思品課如何做到真誠與深刻。
【教材分析】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是為人子女天經地義的事情。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是培養學生其他美德的基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本框題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7課的內容,主要闡述了兩個核心問題: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怎樣孝敬父母。前者是后者的情感和認識基礎,后者是前者的落腳點和最終目的。
【學生分析】
第一,獨生子女較多,在家中往往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懂感恩,不知回報。
第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孩子們學業壓力山大,往往疲于奔命于作業和各種輔導班之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唯分數是從,親情的溝通和交流少之又少。
第三,非獨生子女因為兄弟姐妹較多,容易在比較中心理失衡,從而影響對父母的正確評判,大大降低了孝敬父母的意愿。
第四,受年齡和生活閱歷不足的限制,學生要么感受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要么會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認識和思維上的偏差,都不利于他們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
第五,社會中存在的不孝敬父母的現象對孩子有著很大的沖擊和影響。
【教學重點】
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教學難點】
怎樣孝敬父母?
【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談話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理念】
基于尊重的“深度學習”;隱藏教育意圖的“無痕教育”;優化教學設計,力求教學過程“簡約而不簡單”,為學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刻體驗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聯系熱點,巧引主題
導入:(多媒體投影關于“二胎”政策的圖片)現在“二胎”政策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之一,可是出于各種復雜的原因,“生”還是“不生”還真是個問題。假如,你的父母也有生二胎的打算,那么你們的態度是什么呢?
設問:你對父母要生二胎的態度是什么呢?簡要說明理由。
活動小結: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支持的學生能夠理解和體諒父母,持反對態度的學生也是出于減輕父母負擔的考慮,畢竟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學生的父母也坐在教室里聽課,他們一定會倍感欣慰和滿足,因為學生有著想父母所想的一片孝心。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百善孝為先”。(多媒體投影課題)
設計意圖:以“二胎”政策為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感興趣,有話可說,而且還可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真實想法。通過學生的充分交流,既放松了心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巧妙自然地導入新課,可謂“一箭雙雕”。
第二環節:創設情景,深度剖析
過渡: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假如讓你來編寫“百善孝為先”這一框題,你會從哪些方面編寫,講清哪幾個問題呢?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的編寫思路。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開啟我們的學習之旅吧!
(播放一個不孝敬父母的短視頻,視頻中有兩個細節:一個細節是叫衛國的小伙子帶著女朋友回家看望父母時,發現奶奶不在,原來老太太被母親鎖在房間里,看樣子是好久沒給飯吃了。另一個細節是當老奶奶被大兒子送到二兒子家時,卻被二兒子以時間還差一天為理由拒絕了。原來兩家是輪流贍養老人的。)
設問:(1)看完這個視頻,請自問自答一個問題,并在小組內交流。(2)全班展示思考成果。(3)列舉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現象,分析原因并進行評價。(4)多角度分析: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活動小結:人非草木,焉能無情。通過剛剛的一個小視頻,同學們從情感上、道德上和法律上明白了孝敬父母的原因,并表達了對不孝敬父母的行為的不滿和譴責。通過小組交流,我們豐富了認識,拓展了視野,激發了孝敬父母的熱情。
設計意圖:思品教學中情景的創設和問題串的設置同樣重要,對于教學過程中選取的教學資源要進行充分利用和合理挖掘,引導學生在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提升,將其教育教學價值最大化,將思品課的課堂思維引向深刻。通過自問自答,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解讀。對不孝敬父母現象的列舉和評價,既尊重了客觀現實,也有利于從反面激發學生孝敬父母的情感,體現思品教學的針對性和導向性。通過多角度剖析“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系統理解而不是碎片化解讀。總之,本環節力求體現優化教學設計、“一石二鳥”的價值取向。
第三環節:品味歌詞,升華情感
過渡:大家一定都很喜歡聽音樂吧,以前老師不敢相信一首歌可以讓聽眾熱淚盈眶。你們信嗎?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來自《我是歌手》中古巨基演唱的《父親》,請大家在聽旋律的同時,仔細品味歌詞,這些歌詞是否勾起了你的某些回憶呢?
設問:(1)歌曲中哪句歌詞最能打動你?分享一下你的感受。(2)這首歌曲啟示我們應該怎樣將孝敬父母落到實處呢?(3)各抒己見:孝敬父母是困難還是容易?
活動小結:歌曲聽完了,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已經熱淚盈眶了。老師特別想替你們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因為你們有著很強的感悟愛的能力,老師覺得你們可親可愛又可敬。讓我們為自己鼓掌喝彩,好嗎?
設計意圖:播放《我是歌手》中的歌曲可以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不動聲色中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和乏味的煽情,體現了教育的品味和影響力。通過各抒己見,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防止認識上的誤區,從而更深刻全面地思考怎樣孝敬父母這個問題。
第四環節:深情寄語,畫龍點睛
教師總結:親愛的同學,課堂已經接近尾聲,我要由衷地恭喜你們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懂得了為什么要孝敬父母,也知道了在今后的生活中怎樣去孝敬父母。然而知道不等于做到,要更好地為人子女,將“孝”落到實處,我們還要有反思的意識和勇氣,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處,努力讓父母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最后,老師有四句話想送給同學們,希望大家能銘記。第一句:最愛我們的人里面一定有我們的父母;第二句:孝敬父母,天經地義,不需要理由;第三句:孝敬父母最難的是不給父母臉色看;第四句:孝敬父母要趁早,越早越好。
設計意圖: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肖川說:“完美的教育有兩個基本特征,那便是真誠和深刻。”(完美的教育,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沒有真誠,就難以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教師就難以獲得感動自己且感動學生的幸福感;沒有深刻,課堂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上和不上區別不大。教師的深情寄語對學生而言兼具真誠和深刻兩個基本特征。
以真誠的意識預設課堂生成,以真誠的態度支持學生的合理表達,把話語權還給學生;以問題串的追問創造課堂精彩生成,以深刻的思維引導學生系統理解,把理性精神賦予學生。以真誠和深刻立意進行教學設計,就能夠讓思品課的課堂教學指向思品學科核心素養,就能夠讓思品課的課堂教學兼具真誠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