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捷
[摘要] 目的 分析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因素。方法 以該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例,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以動態血糖監測方法觀察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通過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總結影響血糖波動的相關因素。結果 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因素是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重要因素。女性、年齡超過65歲、病程超過3年、糖化血紅蛋白值超過8%的患者MAGE指標顯著高于男性、年齡在65歲以下、病程在3年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值在8%以下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波動與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關,針對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要注意采取相關措施,注意血糖波動。
[關鍵詞] 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動;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00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in elderly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8. The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were observed by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By analyzing the patient's clinical data, observe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Results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 duration of disea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in elderly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omen, women over 65 years old, with a disease duration of more than 3 years,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values over 8%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AGE than men, those under 65 years of age, with a disease duration of less than 3 years,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values below 8%, with academic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luctuations in blood glucose are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 duration of disea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ay attention to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Key words] Senile; Type 2 diabetes;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患者。近年來,老年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在長期的血糖控制過程中,血糖波動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血糖波動通過活化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血糖波動越大這種損傷就越大,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則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1]。該次研究以該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例,分析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例,回顧患者的臨床資料。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在60~75歲,平均(67.34±5.86)歲,病程在1~10年,平均(5.08±24)年。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的診斷標準[2];②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溝通障礙者;②近期有手術、外傷及感染病史者;③近期接受激素治療或正在服用影響糖代謝藥物者。該次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資料獲取經患者或其家屬簽字同意。
1.2 方法
獲取患者性別、年齡、病程、體格檢查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動態血糖檢測結果。比較患者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單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65歲的35例、<65歲的25例;病程>3年的34例、≤3年的26例;HbA1c>8%的27例、≤8%的33例;BMI>23.9 kg/m2的21例,≤23.9 kg/m2的39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20例,初中及初中以上的40例。
2.2 影響患者血糖波動的因素分析
女性、年齡超過65歲、病程超過3年、糖化血紅蛋白值超過8%的患者MAGE指標顯著高于男性、年齡在65歲以下、病程在3年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值在8%以下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說明,性別、年齡、病程及糖化血紅蛋白值是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危險因素。見表1。
3 討論
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是控制疾病進展,預防并發癥的關鍵,而血糖波動是評價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指標。血糖波動是指血糖說明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間發生變化的不穩定狀態,對于血糖波動的檢測包括SDBG、MAGE、MODD及PPGE等指標,而血糖波動對于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危害比持續的高血糖更加嚴重[3]。其中平均血糖波動幅度作為反映血糖波動的重要指標,在動態血糖監測快速發展的今天收到人們的廣泛關注。MAGE的臨床意義在于體現出患者1 d內血糖的波動幅度,臨床經驗顯示,MAGE與氧化應激存在相關性,平均血糖水平升高和血糖波動幅度增大都會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胰島素對集體的氧化應激有抑制作用。同時,血糖波動與內皮功能還存在一定的聯系,血糖波動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這也足以證明,MAGE能夠很好的反應患者情況,可作為研究血糖波動影響因素的指標。
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因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病情復雜、病程較長,對低血糖的感知和耐受性較差,這也增加了血糖波動的風險。因此,加強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險因素的管理至關重要[4]。影響血糖波動的因素有很多,王平等[5]在其研究中指出,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體質量指數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患者血糖波動。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患者MAGE顯著高于男性患者;年齡超過65歲的患者顯著高于65歲以下的患者;病程超過3年的患者顯著高于3年以下者;HbA1c超過8%的顯著高于8%以下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研究結果可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與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關。
首先,女性患者血糖波動情況大于男性可能是因為女性患者因存在一定的雌激素影響,多采用胰島素治療,而男性老年患者僅存在一定的體質變差情況而可選擇雙胍類、磺酰脲類降糖藥物治療[6]。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血糖波動情況更為明顯,這是因為高齡患者的體質情況較差可能同時合并存在多種慢性疾病,再加上老年患者依從性較差,對糖尿病的認識及醫療配合差,最終導致血糖控制不良[7]。同時,病程越長的患者血糖波動的情況越明顯,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病程的增加,患者胰島細胞功能逐漸削弱,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水平明顯不足,在使用降糖藥后血糖會大幅度下降,而在餐后血糖又會陡然上升。另外,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和降低也會影響血糖波動[8]。母義明[9]指出,HbA1c控制相似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血糖波動的程度不同,發生并發癥的風險也不相同。推薦理想的HbA1c控制在7%以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不僅要HbA1c達標,還應盡可能減少血糖波動的幅度[10]。而該組研究中未發現BMI會影響患者血糖波動大概是因為選擇的患者并未在BMI上有明顯的區別,再加上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波動與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關,針對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要注意采取相關措施,注意血糖波動。
[參考文獻]
[1] 楊晶,李菁,周立新,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6):401-406.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4.
[3] 劉義欣,谷偉軍,竇京濤,等.黎明現象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動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11):993-997.
[4] 毛睿睿,杜映紅,許麗嫻,等.實時動態血糖監測早期2型糖尿病腎臟疾病患者血糖波動的效果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10):878-881.
[5] 王平,單忠艷,姜雅秋.21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波動的影響因素[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7,46(3):244-247.
[6] 邢繼娥,劉基風,王雪梅,等.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糖波動指標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山東醫藥,2017, 57(46):16-19.
[7] 覃群婷,路文盛.血糖波動對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發生機制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7,57(25):110-112.
[8] 黃漢偉,黎健南,蔡雪,等.DPP-4抑制劑對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7,46(17):2365-2368.
[9] 母義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J].藥品評價,2017,14(17):5-8.
[10] 方福生,李志冰,成曉玲,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影響因素[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40):3202-3206.
(收稿日期: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