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燕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行急診救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觀察組采用常規急救措施聯合系統干預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急診救治的方式,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在蘇醒時間、空腹血糖等情況對比中,觀察組的數據優于對照組數據,兩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愈與死亡情況的對比中,觀察組的治愈率(100.00%)優于對照組的治愈率(85.00%),兩組患者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使用傳統急癥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干預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病情反復率,增加糖尿病低血糖的徹底治療的幾率。研究結果表明,可以廣泛的應用于臨床治療并值得廣泛進行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救治;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027-02
糖尿病中經常發生的病情就是糖尿病低血糖,由于經常使用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物將病人體內的血糖進行快速的分解降低,如果葡萄糖的含量降低到2.8 mmol/L,此時造成血糖的濃度太低,這時容易對人體大腦造成損傷,并且血糖降低過快以及濃度太低的時候,此時人體容易發生昏迷。針對此類現象,一般使用比較傳統的治療方式,但是經過治療之后反復出現昏迷現象的情況比較多,很難痊愈,并且經常性復發。大多醫生建議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進行系統干預。便于快速有效的將病因詢查出來,幫助患者快速清醒,降血糖恢復正常,使患者盡快痊愈并降低復發的頻率。該次研究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觀察組采用常規急救措施聯合系統干預進行治療,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56.03±1.04)歲,糖尿病史3~16年,平均病史為(6.11±3.04)年;對照組采用常規急診救治的方式,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56.71±2.11)歲,糖尿病史為4~15年,平均病史為(5.82±2.58)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傳統的治療方式。患者住院之后立刻檢測其心電圖及生命體征,并且吸氧(1~3 L/min),確保患者的呼吸正常。然后,將濃度為50%的葡萄糖注射約40~100 mL到患者體內,如果情況沒有改善。那么將濃度為10%的葡萄糖250~500 mL以靜脈點滴的方式注入患者體內,如果患者情況改善,即可停止使用藥物。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使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同時加入系統干預。住院后首先對患者進行各項指標檢驗,之后進行1~3 L/min吸氧,確保呼吸順暢。并且,查看其全身狀況,時刻查看患者的身體狀況和臨床情況,測量血糖,然后依據檢查的結果來判定原因。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治療。首先將濃度為50%的葡萄糖注射約40~100 mL到患者體內。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將添加氫化可的松的甘露醇(20%,100 mg)通過靜脈點滴的方式滴入患者體內。患者保持清醒后,服用50~100 mL的含葡萄糖的飲料。同時進行系統干預并且服用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防止后期反復發作。要求患者不能飲酒,鍛煉身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飲食計劃,并且定期檢測血糖。
1.3 觀察指標
使用以上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同時檢測兩組患者的生命狀況以及病情反應,并且同時對患者的血糖和清醒時間進行記錄,在半年內對患者再次昏迷和治愈情況以及死亡情況進行調查并且統計,將上述情況列為觀察的指標。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據的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蘇醒時間、空腹血糖及復發次數的對比情況
兩組患者在蘇醒時間、空腹血糖等情況對比中,觀察組的數據優于對照組數據,兩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治愈、死亡情況的對比
兩組患者在治愈與死亡情況的對比中,觀察組的治愈率(100.00%)優于對照組的治愈率(85.00%),兩組患者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低血糖是一個突發的并且需要及時治療的臨床的急性發作的病情,很多患者一般被送到醫院救治的時候已經思緒不清了。糖尿病低血糖不僅使患者的生病健康受到威脅,而且還嚴重的影響其生活的質量。患有病癥的患者如果經常性的復發和不及時得到治療,之后可能造成精神疾病和意識出現障礙以及偏癱。目前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干預,這樣最大可能的降低病情的反復率,便于患者及早思緒恢復正常,病情盡快恢復,血糖恢復正常的時間加快,促進患者身體盡快痊愈。在進行傳統治療的同時進行系統干預的治療,這樣很大程度的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幾率。該文論述的結果和易云蘭等研究的糖尿病患者關于低血糖昏迷的急診護理的結果基本相同,結果研究表明該文論述的結果的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和可行性。
選擇糖尿病低血糖導致的昏迷患者80例作為該文研究對象,在依從尊重患者的前提下,將以上80例糖尿病低血糖導致的昏迷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只進行傳統方法的診治,一組為觀察組,在進行傳統方法治療的同時進行系統干預。然后將兩組的治療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蘇醒時間為(80.66±14.93)min,而觀察組患者的蘇醒時間為(74.01±11.84)min,對照組高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治療之后,對照組的空腹血糖為(5.53±0.42)mol/L, 觀察組空腹血糖(6.95±0.42)mmol/L,對照組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治愈率為85.00%,觀察組的治愈率為100.0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使用傳統急癥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干預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病情反復率,增加糖尿病低血糖的徹底治療的幾率。研究結果表明,可以廣泛的應用于臨床治療并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銀波.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48例患者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26):90-91.
[2] 劉冬冬.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救治的臨床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37.
[3] 林萍清,閔軍,刁良彪,等.65例急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24):45-47.
[4] 王劍矛,李巍,梁國紅,等.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診救治方案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5):3126-3127.
[5] 劉鑫.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5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5):110-111.
[6] 易云蘭,宋麗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診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193-194.
[7] 龐博.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救治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8(2):31-32.
[8] 王超,任孝昌.急診救治方法救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88-90.
[9] 周憲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急救治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26):63.
[10] 李曉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急救護理[J].特別健康,2017(15):120-121.
[11] 姜翠鳳,范婷婷,張夢穎,等.急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0):32-34.
[12] 賈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診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6(36):8-9.
(收稿日期: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