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飛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護理。方法 收集該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產婦,隨機分組,對照組予基本護理,干預組予整體化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自然分娩率、產程平均耗時、產程過程總出血量、產后總出血量、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分數;護理前后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結果 干預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產程平均耗時、產程過程總出血量、產后總出血量、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分數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干預組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者實施整體化護理模式效果好,可改善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改善血糖,減少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
[關鍵詞]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基本護理;整體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107-02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將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產婦和胎兒的健康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1]。對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產婦,通過科學合理的護理手段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疾病發病率,通過孕前護理,孕期護理,分娩過程和產后護理,可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進行干預而有效降低產婦和胎兒并發癥,改善妊娠結局[2]。該研究分析了整體化護理模式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2017年3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9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產婦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產婦,隨機分組,干預組首次分娩、再次分娩產婦例數32例和13例。年齡21~38歲,平均(28.21±2.78)歲。對照組首次分娩、再次分娩產婦例數31例和14例。年齡21~38歲,平均(28.12±2.2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基本護理,干預組予整體化護理模式。①預防感染:向患者解釋糖尿病和感染原因及感染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懷孕期間加強衛生教育,注意保持皮膚、口腔、會陰部清潔。注意乳房的護理。②皮膚護理:患者適當按摩皮膚促進血液循環,衣物應松散、質地柔軟。③泌尿護理: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勤更換內褲。④產前護理:加強產前檢查,了解血糖、胎兒體重和胎心情況等。⑤解釋需要降低血糖的必要性,使患者自覺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療法和藥物治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分娩時間和分娩方式。⑥飲食護理。妊娠期糖尿病的理想飲食是提供營養豐富、低糖和豐富能量食物,飲食應少量多餐,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注意維生素的補充。⑦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患者的思想顧慮,如缺乏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認為糖尿病無法治愈,所以消極和悲觀的思維負擔非常沉重,對此作出回應情況,患者應解釋相關的糖尿病知識,幫助其消除煩惱,減輕負擔,增加他們克服疾病的信心。⑧給患者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鼓勵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盡量避免心理和精神刺激。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自然分娩率;產程平均耗時、產程過程總出血量、產后總出血量、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分數(10分最好,0分最差);護理前后產婦焦慮(0分最好,50分最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0分最好,50分最差)、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自然分娩率對比
干預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前后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對比
護理前兩組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相似(P>0.05);護理后干預組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程平均耗時、產程過程總出血量、產后總出血量、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分數對比
干預組產程平均耗時、產程過程總出血量、產后總出血量、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分數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對比
干預組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復雜,一是胰島素分泌缺陷;另一個是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島素抵抗的存在,可對母嬰安全帶來不良影響,需要及早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3]。目前我國孕產婦中患此類疾病的人數逐年增加。①糖尿病患者應在懷孕前確定糖尿病的嚴重程度。 D,F,R級糖尿病,一旦懷孕,母嬰雙方風險都很大,應避孕,不適合懷孕。②如果有機病變輕微且血糖控制良好,可積極治療和密切監督繼續妊娠。③從懷孕開始,須嚴格控制血糖水平,確保懷孕期間和分娩期間血糖處于正常范圍。新的醫療模式已將護理工作從疾病護理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綜合護理,這是整體護理的核心。護理診斷和計劃護理是孕期的重要方面。整體化護理模式是新型的護理模式,可從孕前、孕期和產后給予患者有效護理,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妊娠結局,減輕產婦的悲觀負面情緒[4-5]。整體化護理模式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使用可通過預防感染、加強皮膚護理、加強泌尿護理,做好產前護理、向患者解釋需要降低血糖的必要性、做好飲食護理、關注患者的心理護理、給患者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等進行綜合護理,從而減輕產婦的不良身心應激,使其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經護理之后,產婦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血糖控制也更好,有助于改善預后和改善妊娠結局。
該研究中,對照組予基本護理,干預組予整體化護理模式。結果顯示,干預組自然分娩率、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產程平均耗時、產程過程總出血量、產后總出血量、新生兒出生5 min Apgar分數、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方面相較于對照組更好(P<0.05)。
綜上所述,整體化護理模式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確切,可改善產婦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狀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減少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率。
[參考文獻]
[1] 翟名星.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法[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87.
[2] 陳小格,趙冬艷.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3(22):352.
[3] 郭靜芳.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產前護理[J].中國校醫,2014,28(6):420,423.
[4] 孫彥芹.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患者的危險因素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2):89-91.
[5] 劉鵬.糖尿病孕婦妊娠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3, 8(25):224-225.
(收稿日期: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