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招治
[摘要] 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月,該科孕期產檢確診的妊娠糖尿病對象90例入組,每入選1例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對象便編號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5例,分別采用常規的妊娠糖尿病管理、護理干預。對比血糖控制情況。結果 觀察組初次復查、第2次復查、孕晚期檢測、產前檢測、全程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診時、孕晚期、產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對象均未見低血糖昏迷、母嬰并發癥等并發癥,觀察組降糖藥物使用率2.2%(1/45),低于對照組22.2%(10/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可以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質量。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護理干預;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155-03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不少見,我國整體發病率約為6%~10%,近年來因診斷標準更為寬松,妊娠年齡的推遲,二孩開放、孕婦營養狀況的改善,確診率呈快速上升趨勢[1]。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不良妊娠結局的高危因素,可增加與之有關的圍生期疾病和患病率和病死率。妊娠糖尿病的影響取決于血糖量、血糖控制情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及有無并發癥,同時產婦產后還可能進展為2型糖尿病,成為女性2型糖尿病的潛在病因之一[2]。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孕婦的預后,降低不良妊娠結局風險,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的基本目標。該科對于妊娠糖尿病會通過定期的血糖檢測、孕檢進行管理,但是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超重孕婦。為進一步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質量,該科嘗試建立妊娠糖尿病護理干預對策。選擇2017年6月—2018年1月,該科孕檢確診的妊娠糖尿病對象90例入組,評價護理干預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科孕檢確診的妊娠糖尿病對象。納入標準:①妊娠合并糖尿病,均為并發,糖尿病非原發;②未合并其它重大疾病,無終止妊娠需求;③建立了母兒檔案,計劃在該科完成妊娠保健、孕檢、分娩;④孕婦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其它重大的妊娠合并組、并發癥,如惡性腫瘤、心力衰竭;②抑郁癥,認知障礙,無法配合妊娠,或感染。退出標準:①引產、流產;②失訪,到其他機構進行分娩。入選對象90例,每入選1例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對象便編號分組。其中對照組45例,年齡22~40歲,平均(29.2±4.6)歲。孕前身高體重指數(BMI)(25.1±1.3)kg/m2。有家族病史2例。觀察組45例,年齡22~40歲,平均(29.0±3.5)歲。孕前BMI(25.4±2.0)kg/m2。有家族病史3例。兩組對象年齡、孕前BMI水平、家族病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醫療機構對所有未被診斷為GDN的孕婦,在妊娠24~28周就診時行75 g的OGTT,75 g OGTT的診斷標準:空腹及服糖后1 h、2 h血糖值分別低于5.1 mmol/L、10 mmol/L、8.5 mmmol/L。任何一點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立即進行胰島素功能等相關指標的檢測。對孕婦及其家屬進行宣教,主要是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及其發生機制、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結局之間的關系、飲食控制必要性、運動的方式與量、血糖達標情況、指尖血血糖檢測方法。每次孕檢時都進行血糖檢測,評價血糖控制效果,若有需要需要采用藥物控制血糖,主要為胰島素。重視體重的記錄,控制熱量的攝入,避免增重過速,重視維生素D、鈣質、鐵的補充,合理的通過藥物補充葉酸、鐵劑等藥物。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干預模式:①1名糖尿病專科小組護士、1名婦產科醫師、邀請1名內分泌科的醫師,共同對妊娠糖尿病孕婦進行宣教;②宣教場所選擇在安靜、明亮、溫馨的場所;③印制妊娠糖尿病管理手冊,各種食物的模具、天平、血糖監測儀等。
(2)干預的內容:①進行一次系統性的宣教,利用食物模具、天平、血糖監測儀,幫助孕婦及其家屬掌握食物熱量換算方式,直接從網絡途徑下載換算APP,可以方便的按照食物類型、重量計算熱量。講座共3期,每2周1次,直至孕婦及其家屬完全掌握妊娠糖尿病管理的知識,包括妊娠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常見的癥狀表現、孕期營養管理、胰島素使用。②做好心理護理,減輕孕婦對妊娠糖尿病、不良妊娠結局的擔憂,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妊娠糖尿病可以獲得優質的分娩,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妊娠結局。③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動態監測其血糖值,了解飲食、運動、心理調適、遵醫行為、藥物應用情況,建立患者通訊錄和定期回訪登記表,以了解病情、妊娠保健情況,進行糖尿病管理指導。④現場指導妊娠糖尿病孕婦如何自我檢測指端末梢血糖,掌握胰島素的正確注射方法,要求全員熟練掌握。⑤對于附近社區的孕婦,可以來院,在護士的帶領下進行孕婦運動訓練。
1.3 觀察指標
確診后初次復查(2周)、第2次復查、孕晚期檢測、產前檢測、全程血糖控制率。確診時、孕晚期、產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低血糖、酮癥等并發癥發生率,降糖藥物使用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服從正態分布,采用(x±s)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控制情況
觀察組初次復查、第2次復查、孕晚期檢測、產前檢測、全程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觀察組確診時、孕晚期、產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x±s),%]
注:與觀察組相比,*P<0.05。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胰島素藥物應用情況
兩組對象均未見低血糖昏迷、母嬰并發癥等并發癥,觀察組胰島素藥物使用率2.2%(1/45),低于對照組22.2%(10/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還是風險,威脅母兒健康,甚至影響子代成年期的生命狀況,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過去醫院一般在孕檢時,了解疾病管理措施落實情況,對于采用飲食、運動管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對象,會采用藥物治療
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孕婦自身的飲食、運動管理落實不到位是導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對照組初次復查血糖控制率82.2%,絕大多數的對象采用飲食、運動可以控制血糖,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孕婦的血糖自我調節功能持續受損,胰島素抵抗增強,糖耐量下降,β細胞功能減退,血糖控制率呈下降趨勢,研究中對照組孕晚期、產前檢測達標率60%~70%也證實了這一點。其它文獻報道中,妊娠糖尿病的全程血糖控制率在50%~80%之間,不同對象的控制率存在較大的差異[3]。近年來,因機構放寬了妊娠糖尿病的確診標準,客觀而言,部分糖耐量受損的對象也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此類對待采用非藥物干預、生活管理的血糖控制率較高[4]。
在實踐中發現,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飲食、運動管理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總熱量遠遠超過了此前的預計,許多孕婦單純的計算主食熱量,實際因食欲減退,許多孕婦通過副食攝入的熱量較高,甚至超過了主食,副食的熱量也容易被忽視[5]。②孕婦自身控制食欲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在孕中晚期,孕吐明顯減少,食欲改善,許多孕婦表示容易出現饑餓,零食不斷,這可能會導致血糖持續在高位,損害β細胞功能。③孕婦對運動仍然存在較大的顧慮,更愿意采用慢走方式消耗熱量。但是受到居住地小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孕婦外出明顯減少,日常運動量明顯不足,晚期增重非常迅速[6]。④血糖自我監測開展率低、檢測質控不到位,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測血糖非常的方便,但是定期檢測率低,檢測前的準備不到位,距離上一餐的時間計算偏差大,零食攝入多,這會影響隨機血糖監測的準確性。
為此,該科嘗試制定落實護理干預對策,有以下優勢:①確診經過1名糖尿病專科培訓護士、1名婦產科醫師、并邀請1名內分泌科的醫師,共同對妊娠糖尿病孕婦進行系統性宣教,提高宣教的效率。②采用模具、軟件教學,幫助孕婦及其家屬掌握熱量計算方法,提升熱量控制質量[7]。③豐富干預的內容,采用檔案的管理模式,進行血糖的長期監測,從而制定血糖控制策略,提升血糖控制質量,提升干預針對性。④在護士的帶領下進行孕婦運動訓練,提升運動的依從性[8]。結果顯示,觀察組對象明顯獲益,血糖控制率明顯上升、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水平更低,減少了對降糖藥物的需求,減輕了孕婦的心理負擔。
4 小結
護理干預可以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質量。
[參考文獻]
[1] 馮瑞,邵紅梅,朱紅,等.妊娠期糖尿病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7):2824-2827.
[2] 舒紅文,柴建華,周川芬.飲食與運動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以及母嬰結局影響的Meta分析[J].全科護理,2018,16(18):2185-2189.
[3] 李雯霞.妊娠糖尿病遠程醫療干預: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5,9(11):531-532.
[4] 陳熹,張柳婧,董遠,等.二甲雙胍與胰島素對妊娠糖尿病母嬰結局的Meta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29(3):328-333.
[5] Rashid FB, Khatoon H, Hasnat MA,Amin R, Azad AK,Perinatal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egnancy: Comparison between 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 (GDM) and Diabetes Mellitus Prior to Pregnancy[J].Mymensingh Med J,2017,26(1):124-130.
[6] 忻榮榮,李冬梅.妊娠糖尿病餐后血糖監測方案的評估[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8):21-22.
[7] 陳麗麗.醫學營養治療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志,2018,40(7):634-636.
[8] 王蕾,田莉,王虹,楊帆,等.24 h動態血糖監測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6):3616-3618.
(收稿日期: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