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偉 白曉 如黑艷·木合買爾 葉劍鋒
【摘 要】在自治區實施人才強區背景下,為適應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橋頭堡的新形勢下,依托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地方交通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在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本文通過分析新疆交職院國家基地建設成效、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了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交通運輸;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基地發展
中圖分類號: F5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1-012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058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Xinjiangs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head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base for national-leve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Xin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XJVTCC),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local traffic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gent of The basic supporting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ional base construction results,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base of XJVTCC.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Base development
為推動自治區專業技術人員深層次繼續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打造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依托國家第五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之一的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區位優勢及交通運輸特色,圍繞西部地區交通運輸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和產業發展,以及地方職業院校在交通行業繼續教育與培訓工作的特點,探索創新發揮行業優勢,完善高職院校在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體系,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一些經驗,也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1 繼續教育基地建設取得的成效
1.1 創新運行機制
新疆交職院作為職業院校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建設單位,與本科高校、科研機構等基地不同,在缺乏優質師資的現狀下,立足交通行業優勢、結合學院特點,采用聘請區內外科研院所和行業企事業單位專家作為主講形式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新疆交通運輸廳作為主管部門,在自治區人社廳的業務指導下監督繼續教育基地的建設與運行。截止2018年6月,基地建設已初見成效,已成立基地領導小組,開發建設了集“管理-學習-交互-認定”于一體的在線學習平臺,自建和購買方式建設課程庫,選聘外聘形式建立師資庫等。
1.2 健全管理機制
制度是否健全是基地長期運行管理的基礎,作為高職院校行業類繼續教育基地,在沒有可直接借鑒的管理和建設經驗前提下,通過調研結合實際制定了《學院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根據新疆交職院和交通行業的特點,不斷探索適合職業院校有效的管理機制,把學院國家繼續教育基地作為行業內人才培養培訓的重要平臺,帶動新疆交通運輸系統繼續教育的整體水平。建立專人“跟班制”管理,掌握培訓工作動態;實行政府主導下的“國家-區-廳-學院-學員”多方投入的經費管理模式,保證基地正常運轉。在與疆內外其他設有國家基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相互學習建設經驗,完善培訓項目、網絡課程庫、師資庫建設等方面共建共享。
1.3 領導重視,完成多渠道培訓任務
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及自治區人社廳與交通運輸廳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基地積極主動申請舉辦知識更新工程高研班,為新疆地方培養急需緊缺的行業內骨干專業技術人才。基地成立以來先后承擔了《綠色交通運輸發展與公路建養環保技術高級研修班》、《公路交通防災減災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高級研修班》等行業內培訓任務,共計培訓3817余人次。完成培訓任務的同時,及時與講課專家達成課程建設意向,補充基地師資庫,將專家講授課程全程錄制剪輯后上傳完善課程平臺,為后續社會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習提供資源。
2 基地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不足
2.1 培訓方向方式單一,師資薄弱
基地目前的培訓方式方法較少,培訓采用脫產面授,可調研項目有限,而且由于地域限制,前往內地調研單交通費一項費用支出巨大。雖然基地在線學習平臺已建設,但是在線學習需要過程來推廣。基地建設至今,精品課程開發方面經驗不足,稍顯乏力,課程創新程度低、高精尖技術探索等問題。基地目前開展的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培訓專業面窄,主要面對交通運輸專業,地域性較重,局限于新疆本地。按照基地建設方案準備開展煤炭、石油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相關培訓工作并擴大培訓規模,但這方面師資薄弱,需要加大經費投資力度,確保將前言專業技術理論知識更為廣泛的傳播、交流、共享。
2.2 基地人員配備不足而發展受制
繼續教育基地工作在培訓計劃的制定、課程的設置、師資隊伍的管理、課題研究等方面均需要工作團隊合力完成,因此,繼續教育基地長遠發展來講,除了政策扶持、健全的體制機制、優質資源方面的保障外,還需要一個系統的、專業的、分工明確的工作團隊。根據《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建設單位要負責建立健全基地管理機構,配備專門人員,承擔基地運行管理的具體工作。新疆交職院國家繼續教育基地工作人員主要由繼續教育學院教工兼職,數量少且不穩定,這種人員配備不利于基地長遠發展。
2.3 可借鑒經驗有限,邊摸索邊建設
由于新疆本地其他幾個基地雖然批準時間稍早,但其基地建設也處于摸索狀態,建設還不是完善,可借鑒經驗程度有限,國內其他地區行業型高職類院校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建設比較成熟的也寥寥無幾。因此,受地域限制和行業限制等存在的客觀問題,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建設合適地方經濟發展和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需求的基地進度緩慢。
2.4 基地定位有待進一步明確
當前國家把繼續教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提出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國家實施的人才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知識技術技能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再加上“一帶一路”橋頭堡建設和自治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技術支持使學院基地帶來發展機遇。調研發現地方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對知識更新的愿望也非常迫切,但是目前學院基地建設經驗缺乏,基地定位不明確,如何更進一步深入開展建設工作、培訓項目如何選擇等問題突出,因此需要進一步明確繼續教育基地的定位和作用,為地方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扎實的科技支撐。
3 國家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的建議
3.1 要站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戰略定位的高度開展工作
“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和十九大關于知識更新方面的支持,指出“要辦好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為基地建設注入一股振奮的源泉,因此,要全力攻堅克難,抓住機遇,全面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的同時,拓展石油、煤炭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工作,更好的為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培訓服務,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及中國夢助力。
3.2 要站在系統推進基地體制機制變革的高度開展工作
作為職業院校繼續教育基地,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也要有不斷創新的勇氣和堅持不懈努力,不斷積累經驗和總結出現的問題,并不斷改進工作,為其他基地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借鑒,也為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推進此項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建議將基地辦公室小組成員送到已建成并形成成功的培訓模式、體系、機制的地方調研觀摩,以此開拓培訓模式,創新培訓理念,更好的服務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
3.3 要站在行業全領域創新培訓的高度開展工作
以往繼續教育培訓都較為傳統,而國家人才知識更新工程要求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創新能力,通過繼續教育持續提升創新型人才的創新能力更是迫切的。如何保持專業技術人員持續的創新能力,使他們在原有創新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挖掘創新潛能和保持強勁的創新動力是國家級繼續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難題。因此,在今后的培訓中,要立足基地資源,網絡培訓與面授相結合,豐富優質師資庫資源,繼續完善規章制度,按照基地建設方案,腳踏實地的服務交通運輸、煤炭、石油等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培訓。
【參考文獻】
[1]王景勝.西部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繼續教育,2017.8:7-9.
[2]郭秀麗.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問題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