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連杰

【摘 要】高職實訓課程是培養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的重要手段,課程考核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考核是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掌握情況的一種客觀反饋。一套完善課程考核方案既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用人單位的負責。
【關鍵詞】數控實訓;考核評價;形成性考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1-024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118
1 數控實訓課特點
在機械制造專業實訓課程中,數控實訓不同于其它實訓課程,如:金工實訓、車工實訓、銑工實訓等。數控實訓的特殊性在于數控機床由數控程序控制,不像普通機床那樣全程需要操作者控制。因此數控實訓課程最要的兩大模塊是: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和數控機床基本操作。
現階段的高職學生動手能力較強、理論知識薄弱,在實訓課程中需要動手操作的任務樂于去執行,而對于需要動腦思考的任務往往會呈現很大的惰性,不想做,不愿思考。在數控實訓課程中,使用數控代碼編寫數控加工程序就需要動腦思考,有些同學不愿去做。他們知道只要把其他人編寫的正確程序輸入到機床中,就能完成零件加工,課程任務自然就完成了。這中情況,單一的零件加工質量評分已不能代表該類學生的課程成績。
2 常見的實訓課程考核評價方案
2.1 終結性考核
常見的終結性考核評價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以證代考”。一般數控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都會規定學生畢業條件,要求學生考取數控操作工中級或高級證書。那么,有些院校在制定課程考核評價方案時就會簡單粗暴的采用“以證代考”的方式,即考取了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則課程通過,否則課程不通過。這種考核方式只能反饋學生是否取得了技能等級證書,而無法綜合的體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如數控機床操作的熟練程度、編寫數控程序的能力、制定加工工藝的能力以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等方面。
第二種終結性考核則是將課程總成績分為兩個部分: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學生出勤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期末成績則是課程結束時以操作機床加工零件的方式考核,以所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作為考核標準。這種考核方式依然存在弊端。數控機床是使用數控程序控制機床加工零件的,數控程序中存在一點點小錯誤就會導致零件出現很大的偏差,更嚴重的可能會毀壞零件和機床。學生在編寫加工程序的時候或者在將程序輸入到機床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疏漏,使機床運行了錯誤的程序,進而導致所加工的零件損壞,無法測量。在實訓課程中,這并不是一種罕見的情況。即使在是工廠中工作了十幾年的老師傅也難免會因為疏忽導致出現錯誤。如果按照前文所說的考核方式,那么這名學生的分數一定是比較低的。但是,這個成績并不能體現這名學生真實的技能水平。
2.2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一種基于工作過程的考核方式。將“過程”與“結果”結合,考核穿插在實訓過程中,與技能實訓同步進行。目前有很多院校的實訓實踐課程都采用了形成性考核方式,這種考核方式雖然可以較為準確的評價學生的技能水平,但因考核內容過于單一,導致不能夠綜合評價學生各方面情況的。
3 考核評價方案改進
綜合前文提到的三種考核方法特點,選擇以形成性考核方式為框架,改進考核內容以達到全面評價學生課程學習情況的目的。
首先,形成性考核以項目為導向,整門課程分為若干個項目,項目內容由易到難、由簡入繁,將每個項目成績按照比例綜合在一起形成最終的成績。其次將考核內容模塊化,將一個項目的考核內容分為若干個模塊,針對學生的技能水平、綜合能力、職業素養的方面細化考核條目,并制定能夠量化的評分標準。
下圖是在數控實訓課程中選取的一個項目及評分標準。(因排版需要,部分尺寸評分未列出)
該項目考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學生完成零件加工之后,自己按照《零件加工質量考核評分表》要求完成相應的尺寸測量,并記錄尺寸;之后根據公差要求判斷尺寸是否合格。學生自檢之后,教師再次對該零件進行測量,記錄尺寸并判斷是否合格。按照沒合格一個尺寸得10分的標準,將學生零件加工成績填寫在A2格中。當學生自測結果、合格性判斷與教師測量結果、合格性判斷一致時,每個得10分。未加工特征不得分。教師將學生的測量成績填寫在A1格中。
步驟二:教師按照《綜合能力考核評分表》對學生的程序編寫、工藝制定、機床操作等能力進行評分,將成績填寫在A3格中。
步驟三:將A1、A2、A3的成績按下列公式計算得出學生該項目的成績CJ。
其中,K1、K2、K3分別是三個模塊的評分項個數?!?.15”、“0.5”、“0.35”分別是三個模塊配分權重。
步驟四:教師按照《日常行為評價細則》對學生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職業素養進行評分。
當整門課程結束時,教師將學生每個項目獲得的項目成績CJ按照規定的權重比例匯總,計算出學生的該課程的職業技能成績。將學生在每個項目的職業素養成績計算平均數,再將其轉換為七級制,得出學生該課程的職業素養評價,對應關系如下:
最終,學生綜合成績以“職業技能成績”加“職業素養評價”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某學生職業技能成績為85分,職業素養評價為A級,那么其綜合成績為85A。
4 結語
一套能夠精準的、全面的評價學生在課程中的表現、職業技能水平、職業素養的考核方案,無論是對于用人單位詳細的了解學生情況,還是對于學生自我認知及自我定位都有積極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相信課程考核評價方案也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王蕾.實訓教學考核辦法改革與實施[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05.
[2]蒙堅.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零件數控銑削加工》課程的考核方案探討.輕功科技.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