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林祥 趙恒 劉源
“民以食為天”,保持糧食總量穩定、儲備充足,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8月18日,在哈爾濱召開的首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上,應邀出席開幕式的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到山東展館魯糧集團展區參觀指導,對魯糧集團改革發展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要求魯糧集團落實好省政府有關部門賦予的職責任務,持續發揮好省級糧食集團帶頭作用,在推進我省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我省唯一的省管糧食企業、省級糧食產業集團,魯糧集團的功能定位和職責使命決定了集團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企業個體,同時要推動省內優質糧食資源整合,發揮好改革帶頭、行業引領、產業帶動的調控載體和平臺作用。”魯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江寧對記者說。
在山東展廳魯糧集團展區,李江寧向王書堅介紹了集團大米、面粉、掛面、食用油、小雜糧等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情況。王書堅深入了解了集團發展狀況和參展產品情況,聽取了李江寧關于集團組建以來內部改革重組和轉型發展的匯報,對集團改革發展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并對集團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
王書堅對山東糧食工作一直非常關心,他多次指出山東糧食工作要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山東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糧食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立足我省糧食生產大省和產業大省的實際,大力實施“工業強糧、科技興糧”戰略,推動糧食產業加快發展、轉型升級,要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糧食產業振興的齊魯樣板,糧食產業要走在全省前列。要繼續發揮優勢,做好加工轉化,有效調節全國的糧食供需,為全國糧食做出貢獻。糧食系統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利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發展好我省糧食產業,建立推廣好我省糧食品牌,讓我們的好產品走出去,走向世界。
在魯糧集團展廳里,以五常稻花香水稻為主要原料加工的軍糧大米,用山東優質小麥為原料加工的稼禾面粉、掛面系列產品,由山東大花生壓榨而得的古榨、初榨花生油,以內蒙古赤峰得天獨厚條件下種植的雜糧生產的小米、綠豆、紅小豆、大黃米、黑豆等等,多種以優質原生態糧食原料加工制成的優質糧油產品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魯糧集團訂單農業的實施,保證了水稻原材料原產地的品質。其中,軍糧庫與東北大米原產地簽訂2000畝水稻訂單,與黑龍江省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雙義村就簽訂了500畝有機水稻合作種植協議。
據介紹,拓展訂單農業、延伸產后服務成為魯糧集團上下的共識。目前,多數承儲單位都在開展或計劃收購優質小麥,上半年共有9家單位已簽訂優質小麥、普通小麥、優質稻谷、大豆等訂單15萬畝,其中今年收獲數量10萬余畝,2019年收獲數量4萬余畝。集團與中化農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與中化農業開展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訂單種植、貿易、倉儲、物流、加工及糧油食品生產、銷售等全方位多方面合作。去年集團獲批建設3家產后服務中心,目前承儲公司已完成招標,基礎工程正在緊張施工,部分設施設備已采購完成,大型設備正在采購;購儲公司已完成項目選址、建設方案、工程造價、招標方案等各項準備工作;魯北庫相關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
加強糧油倉儲管理,保障倉儲安全,是魯糧集團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年以來,他們出臺了《糧油倉儲管理制度》等文件,組織各單位深入調研小麥市場行情并召開了輪換調度會,積極爭取儲備糧輪換指標及儲存庫點調整。鼓勵各承儲單位開展省級儲備糧進場交易。克服今年糧食受災減產、質量下降、農民惜售等因素,多地布點、搶抓糧源,糧食輪換任務圓滿完成。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成立一年來,魯糧集團積極建設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的現代糧食產業集團和國內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具有國內外競爭力、影響力、保障力的魯糧品牌,增強省級糧食宏觀調控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在保障省內糧食安全、確保軍需民食和搞活糧食流通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該集團以糧油儲備業務為主體向產業鏈兩端延伸。產業鏈前延,重點發展訂單農業、優質糧收儲、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布局收儲網點,掌握一手糧源,積極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鏈后伸,以大米、面粉、食用油生產加工等傳統業務為基礎,重點打造糧油倉儲物流加工綜合園區,規劃中的日照大宗糧油臨港物流園、魯南特種物資物流產業園、魯西糧食倉儲現代物流園、魯中軍民融合糧油產業園“一臨港三園區”,將帶動魯糧集團轉型發展,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實施軍民融合項目,打造‘大魯糧’品牌,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同時,以市縣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為契機,魯糧集團將通過整合省內優質國有糧食資產資源,引領全省糧食產業發展,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建設成為主營業務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利潤超5億元的糧食產業龍頭企業集團。”展望未來,李江寧對魯糧集團的發展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