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煒
近日,全球權威咨詢機構IDC正式發布《中國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市場份額2017》報告。該報告顯示,憑借在政務云領域的綜合實力與前瞻布局,浪潮云以市場份額占比18.7%的成績,穩居2017年中國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市場占有率第一位。
8月29日,在成都召開的“Inspur World 2018”大會上,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提出:浪潮要致力于成為“云+數”新型互聯網企業,打造云服務運營商、大數據運營商、智慧城市運營商。浪潮正在從早期的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全面向“新三大運營商”轉型。
浪潮云計算負責人顏亮介紹,政務云一直是各大云廠商競爭最為激烈的大市場。無論是以浪潮、華為為代表的IT企業,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還是以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都在搶食這個大蛋糕。這次權威調查顯示,作為最早踐行政務云服務商模式的企業,浪潮集團穩坐中國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市場占有率頭把交椅,并非偶然。
2011年,浪潮集團首家提出政務云概念。2013年,由浪潮集團運營的濟南政務云啟用,開創了我國城市政府整體購買云服務的先河。此后在2015年,山東省政府與浪潮集團雙方采取“服務商建設運營、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由浪潮集團為山東省搭建適應“省市平臺、多級應用”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云平臺。山東成為我國省級政府較早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先行者。
在這次“Inspur World 2018”大會上,浪潮云提出政務云進入3.0時代。顏亮解釋道:“如果說,在政務云1.0階段,主要解決了資源物理集中的問題,實現了政府信息化集約化建設和購買服務的常態化;在政務云2.0階段,主要實現了平臺的融合,打通了數據共享的通道;在政務云3.0時代,則要推動平臺、數據、應用和生態的融合——這成為浪潮政務云發展的新方向。”
據介紹,政務云市場的廠商從商業模式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純運營模式,單純作為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向客戶提供政務云服務,核心云平臺、基礎架構軟硬件通過合作伙伴采購,以電信運營商和當地系統集成商為主;第二類是純技術解決方案模式,單純作為政務云服務運營商的技術提供方,提供以云平臺為核心的解決方案,以華為、新華三、阿里、騰訊為主;第三類則是以浪潮云為代表的端到端模式,基于公司自身云計算平臺和解決方案的能力,同時也作為政務云服務運營商為政府客戶提供服務。
在行業人士看來,政務云服務運營商的本質是將IT基礎設施的軟硬件作為自己的資產進行運營,以租代建和按需購買是兩種典型模式。據IDC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已有超過260個省市完成政務云從0到1的建設,其中超過150個省市政府通過采購服務方式(以租代建+按需購買)進行政務云建設。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目前尤其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政務云項目中,采購云服務模式成為創新主流。
這與浪潮云最新提出的政務云3.0不謀而合,也體現了浪潮集團對云服務運營模式的前瞻定位。
據顏亮介紹,作為政務云市場最早的布局者以及“政務云”概念的提出者,浪潮云經歷并見證了政務云從1.0發展到3.0的全過程,從浪潮云對政務云3.0的理解看,政務云服務運營商成為政務云3.0時代的最佳選擇。
浪潮云認為政務云3.0應包含云平臺、云數據、云應用、云生態4部分內容,其中云平臺是基礎,數據是核心,應用是目標,生態是保障。此次政務云3.0將數據作為核心,目的是喚醒沉睡的數據,打通數據共享、開放的通道,進一步釋放數據流通與應用的價值。
據介紹,浪潮集團在幫助22個省級政府、123個地市政府建立政務云,并通過搭建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平臺(天元DSP平臺)。政府數據被認為是數據中的“鉆石礦”,是進行政府業務流程優化、應用創新的基礎。
浪潮云還首次將行業應用和服務納入政務云3.0范疇,基于云平臺提供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基礎,進行政務流程的優化和業務的創新,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并通過豐富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服務。
比如,由浪潮集團運營的愛城市網,就是順應政務云3.0時代的需求,整合政府、社會分散的服務資源和數據資源,與生態伙伴共同建設、開發、推廣、運營城市服務,建立一個市民與政府之間有效聯絡的平臺。
在云平臺的基礎上構建強生態,則是推進政務云3.0的保障。浪潮云正在與平臺合作伙伴、產品合作伙伴、銷售合作伙伴和服務合作伙伴結成緊密合作關系。根據浪潮集團發布的云梯計劃,在未來3年,將投入30億元生態培育基金,使合作伙伴數量達到15000+。
政務云3.0概念的提出,體現了浪潮云在政務云領域的領先優勢與能力。從政府行業業務理解與應用定制能力上,浪潮集團擁有系統集成特一級資質及國家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從十二金工程開始就參與到各地政府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政務應用開發經驗及政務系統實施經驗。從技術支撐視角看,浪潮云依托浪潮集團,能夠提供硬件、軟件服務以及安全等方面端到端的IT產品和方案體系。從服務內容上,基于服務中國信息化30多年的實踐經驗,浪潮云逐步形成了覆蓋資源規劃、業務遷移、數據整合、應用創新等全過程在內的6種專業化服務能力。
截至目前,浪潮云依托在全國布局的5個核心云數據中心以及47個地市云數據中心,正為22個省級政府、123個地市政府提供政務云服務,共有超過8000個政府部門的3萬多個應用遷移到政務云平臺運行。
4月27日,國家衛健委與山東省政府、濟南市政府共同簽訂《關于共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合作框架協議》,授權浪潮集團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試點。
與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依靠一個強應用獲取用戶數據不同,浪潮集團依托政務云幫助政府實現數據的匯聚、共享、開放,進而實現數據授權運營。作為大數據運營商,浪潮集團已為山東、遼寧、內蒙古等70多個省市政府提供政府數據匯聚整合、數據治理等服務,梳理超過200萬政務數據目錄數,日均數據服務調用次數超100萬。
當前政務數字化的一個明顯的需求趨勢是,隨著國家新型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的規劃出臺和部署加速,各地政府部門正在探索基于“政務云”平臺,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取所需的軟件、硬件、數據和應用服務。為此,基于政務云之上的數據整合利用和對智慧城市的深耕與開拓,是“政府上云”后更深層次的需求、更廣闊的大市場——這正是浪潮集團政務云3.0瞄準的大市場,也是華為、阿里等企業同樣看重的大市場。
實際上,在智慧城市市場,浪潮、華為、阿里、騰訊等實力玩家的爭奪戰已經開始,而浪潮的定位還是“運營商”,同時也是首家提出智慧城市運營商并踐行智慧城市運營的企業。
浪潮政務云3.0的提出,將鞏固浪潮集團在政務云市場的優勢地位,進一步為拓展智慧城市“開路”,從而推進浪潮集團全面向“新三大運營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