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晗
(菏澤市第一中學,山東 菏澤 274000)
濟南小清河濕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下文簡稱“示范園”)位于濟南西部城區,緊臨飲用水源地玉清湖水庫及濟西主要泄洪河道玉符河,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示范園地勢低洼,處于玉符河和城區臘山排洪道的末端,大量承接了南部山區和西部城區的雨洪水,為濟南市雨洪滯蓄和飲用水源水質凈化提供了保障。示范園水土保持措施全面,動植物資源豐富,為水土保持科普宣教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示范園已建設了鳥類生存狀況觀測點、水質觀測點,有效開展了水質、水文、大氣、外來物種、野生動植物等方面的監測工作,掌握了濕地分布、植物群落和野生動植物種類及分布等基本情況。示范園還建有博物館一座,通過動植物標本、聲光電設施,展現示范園豐富的物種和水土保持相關知識,為水土保持科普示范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
面向周邊市民開展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措施及治理成效宣傳,印制發放有關濕地功能和水土保持的宣傳冊、宣傳畫、宣傳標語等,累計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萬份。同時,與媒體廣泛接觸,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形成了范圍較大,形式多樣的宣傳模式。示范園與地方小學、初中進行廣泛合作,專門針對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小朋友,除了向他們宣傳入園的行為規范外,還向他們發放環境保護小常識和動植物的圖片,介紹環境保護基礎知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科普知識,使之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推進自然課堂建設。
示范園自2011年建設以來,遵循 “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通過綜合治理,實現了水生態系統的修復和水土流失的防治。采取的主要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涵蓋工程、植物、農業等多方面,具體有退耕還濕、河道疏浚、保護性整地、生態護坡、水質凈化、雨水集蓄利用、植被恢復、水生態修復、精細農業與節水灌溉等,使科普宣教更加直觀,更加專業。
示范園科普宣教設施多樣,但動植物標本、宣傳展板等傳統的宣教設施設計缺乏趣味互動性,內容較為單調,難以引起游客興趣。博物館放映廳的視頻播放資源較少,不能直觀展示示范園水土保持措施和成效。所以依靠傳統宣教設施的科普宣教效果有待提升。
水土保持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其涵蓋面廣,專業性強,對人才要求高,所以水土保持講解員需要一定時間的專業培訓才可上崗。工作人員對示范園資源分布非常熟悉,但還需在水土保持科普知識、示范園植物、動物特征等方面加強知識儲備,才能更好的與游客互動。因此,科普宣教隊伍專業知識儲備的缺乏,阻礙了示范園科普宣教的可持續發展。
示范園科普宣教活動在活動課程設計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創新,需要與示范園特有資源,如濕地特色、歷史文化、水土流失特點等元素進行結合,同時,結合示范園的發展歷程,重點展示濕地水質、植被、物種多樣性保護與恢復成效等內容。
示范園應把宣教主題內容與游客實際需求相結合,來設計科普宣教設施和內容,再通過各種宣教標識來實現。其中,宣教主題內容應突出濕地水土保持的特點。例如,應重點展示濕地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動植物對水質的改善作用。同時,應考慮游客特點,結合人群差異,分別設計宣教內容。如針對中小學生,應突出體現動植物多樣性和趣味性;針對成人團體,應通過視頻、照片等突出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的明顯變化等。展示牌應結合示范園環境、道路布局、游客群體等特點進行位置、材質和樣式設計,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既起到科普宣教作用,又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
積極加強與其他省市的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的合作與交流,邀請國內外水土保持相關領域專家到示范園開展短期訪問,努力吸收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同時,加強與高校等科研機構合作,逐步引進水土保持相關專業人才,并注重示范園自身隊伍的培養,定期選派人員到國內外同類型示范園進行短期培訓,通過多種方式為示范園科普宣教工作儲備人才資源。
由于水土保持的綜合性和特殊性,如何設計科學合理、特點鮮明、吸引力強的宣教展示系統,是當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發展的難點。當前,國外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的科普宣教系統較為完善,多采用新奇的活動設計引導游人感知、了解園區的自然、人文資源。因此,應以示范園特有資源為載體,以游客為中心,以水土保持體驗為手段,策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主題活動,吸引游客參與。
針對不同的群體,應籌劃不同特色的活動,如根據老年群體休閑養生的需求,在宣教中應注重強調示范園良好生態環境對健康重要性的解說,并設置適合老年朋友的休閑體驗活動;根據學生群體求知欲強的特點,可以與學校合作,將示范園設立為水土保持教育基地,作為第二課堂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針對親子家庭,應依據不同年齡兒童的特點,設計趣味性較強的體驗活動,讓兒童樹立生態保護意識;針對企業等社會團體,可以組織義務植樹、植物“領養”、綠道徒步等活動,在減緩壓力、增強團隊凝聚力的同時,向游客傳播生態保護意識。
同時,由于濕地的獨特屬性,示范園可以針對不同季節籌劃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這不但是一種重要的宣教手段,也是緩解旅游旺季游客人數的方法。通過上述方式,滿足不同受眾需求,在起到良好科普宣教效果的同時,獲得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
本文通過對小清河濕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概況和科普宣教功能建設方面的概述,對示范園當前科普宣教工作中宣教設施、專業團隊和宣教活動創新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科普宣教內容設計、人才引進與培養、特色主題活動和提高宣教對象的針對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議,為示范園科普宣教功能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