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麗芳 謝燕 袁婷婷
【摘要】目的 分析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情況及其相關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腫瘤化療且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研究對象,每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予以精細化管理。觀察兩組患者PO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6.11%和5.56%,對照組明顯高于實驗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包括穿刺點滲血、穿刺點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導管脫落、血栓形成等,予以精細化管理的情況下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腫瘤;化療;PICC置管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PICC in chemotherapy for tumor patients and its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after tube.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tumor chemotherapy and receiving PICC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arefully managed.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pocc catheter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 rate were 36.11% and 5.56%,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P<0.05.Conclusion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bleeding at the puncture point, the puncture point infection,phlebitis,catheter blockage,catheter thrombosis,etc,to fine management cas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Tumor;Chemotherapy;PICC catheter
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ICC)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靜脈輸注手段,具有安全、高效、方便、留置時間長且是適應性較強等特點,在腫瘤化療中經常使用[1]。但是,PICC置管后腫瘤化療患者會出現一定并發癥,該點引起了臨床以及患者的關注。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情況,并制定了相關護理對策。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腫瘤化療且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通過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分組,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研究對象,每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在19歲~75歲,平均年齡(47.25±2.38)歲。實驗組患者中,男18例,女18例,年齡在20~74歲,平均年齡(46.39±2.6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示為P>0.05。
1.2 方法
腫瘤化療PICC置管患者常見并發癥包括穿刺點滲血、穿刺點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導管脫落、血栓形成等。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予以精細化管理。實驗組在組建精細化管理小組后主要制定了以下并發癥護理對策:
(1)滲血。PICC置管前對患者凝血檢驗結果、血常規加以了解,并在穿刺后采用無菌紗布覆蓋,利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穿刺第2d給予患者常規維護,若發生患者滲血較多則更換敷料并基于少量凝血酶,避免發生滲血加重等情況。
(2)感染。護理人員需具備較強無菌護理觀念,并對患者做好健康宣教,若患者已經發生感染則增加換藥次數,并在換藥時使用碘伏加壓消毒,必要時可按照醫囑對患者使用抗生素。
(3)靜脈炎。本組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前均進行客觀的血管評估,盡量選擇右側較短且彎曲度較少的路徑,目的在于減少穿刺操作中對血管內膜的損傷,穿刺送管時保證力度和速度的均勻,若遇到阻力則不應該強行送管,可以進行生理鹽水推注,同時繼續送管。患者PICC置管的3 d內避免出現穿刺一側肢體的過度活動。若患者發生靜脈炎,護理人員需將其患肢抬高,并對穿刺點進行濕熱敷,同時予以康慧爾透明貼外用。
(4)導管堵塞。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輸液時的速度,保證導管輸液通常,避免出現導管打折、扭曲等情況,若輸注液體粘稠度較高,輸注后需用生理鹽水將其沖凈并封管。若患者發生導管堵塞,護理人員需通過10 mL以上注射器進行回抽,將血凝塊抽出。若導管堵塞的原因為血栓形成,護理人員則需要采用尿激酶對患者進行溶栓治療。
(5)導管脫落。置管前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并要求患者穿著比較寬大的衣服,將肘部用護膝或者襪套套住,護理人員固定導管時避免在敷貼外留有過多導管,若患者已經發生導管脫落,護理人員必須做好重新消毒并做好導管的再次固定。
(6)血栓形成。護理人員必須對PICC置管的腫瘤化療患者血栓形成高危因素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并且在每次輸液結束后均對患者做好生理鹽水沖管,并正確封管保證導管的通暢性,若患者疑似血栓形成則必須對患者進行及時的血管彩超檢查,確定為血栓形成后則予以尿激酶進行溶栓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由表的相關數據可以發現,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6.11%和5.56%,對照組明顯高于實驗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PICC置管化療方法避免傳統化療方法反復穿刺對患者造成的痛苦,亦避免了化學藥物損傷和刺激患者外周血管及皮膚,可以說為腫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無痛的治療途徑[2]。但是,PICC置管化療當中仍舊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情況,對患者的化療效果、生活質量等均會產生直接影響,為此,臨床認為必須要做好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的并發癥護理[3]。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接受了針對性的PICC置管后并發癥護理后,其并發癥發生率便明顯要低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可見做好PICC置管后并發癥分析并制定科學的護理對策十分必要。
綜上所述,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包括穿刺點滲血、穿刺點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導管脫落、血栓形成等,予以精細化管理的情況下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吳桂香.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產生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05(06):72.
[2] 阮俊鋼,牛麗璇,楊 麗,等.乳腺癌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的原因探討及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3):1-2.
[3] 郭東輝.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探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06):1063.
[4] 梁憲玲,郝秀杰.腫瘤合并高血壓化療患者PICC置管常見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5):136-137.
[5] 王曉鳳,許慧平.PICC置管后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預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04):154+156.
[6] 仝曉寧.432例腫瘤化療后中心靜脈置管感染危險病因觀察治療與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03):73-74.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