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繼明 張聞東

【摘要】張聞東主任中醫師針藥并治血管性癡呆,在病因病機上認為本病腎精虛損為本,痰瘀閉竅為發病關鍵。以“通督調神”為針刺總則,配合中藥活血祛瘀、化痰降濁等治法,尤其發揮中醫藥辨證分期、分型論治及個體化診療優勢,并在早期干預及治療病變方面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血管性癡呆;張聞東;針藥并用;通督調神
【中圖分類號】R24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6..02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屬于獲得性的智能相關損害疾病是因缺血性、出血性和急慢性的缺血缺氧性相關腦血管疾病導致的腦組織有關損害,在此基礎上出現高級神經相關認知功能的障礙情況。血管性癡呆可歸于中醫學中的“呆證”、“健忘”、“文癡”等范疇中。目前并不具備血管性癡呆特效治療藥物[1]。吾師張聞東,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針灸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第一屆江淮名醫,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現系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針灸醫院腦病科主任。長期從事中風后遺癥、眩暈、血管性癡呆、帕金森綜合征、格林巴利綜合征、周圍神經疾病、神經性肌萎縮、多發性硬化系等內科疑難雜癥的診治,尤在腦病方面造詣頗深,運用針藥結合治療血管性癡呆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有幸跟隨吾師侍診學習。現將部分治療思路與經驗總結如下。
1 謹守病機針藥并用
“癡呆”最早記載于《華佗神醫秘傳》中,《針灸甲乙經》有“呆癡”的記載。《針灸大成》則有“呆癡”和“癡呆”兩種記載。《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提及老年呆病相關病機主要是“腎精竭乏,陽氣日衰”,相關癥狀描述特征和現代醫學中老年癡呆存在相似地方。
吾師提及,血管性癡呆的治療中需要將痰和瘀一同治療,將標本的主次地位也需要分清楚,予以不同患者痰瘀和虛證的嚴重程度以及寒熱的情況,予以隨證加減治療,進而得到明顯療效[2]。老師在治療VD患者的時候,常常采取針藥相結合的方式,對血管性癡呆患者予以治療的時候針刺以及中藥均具備優點,需要將兩者予以協同進而促使療效的提升。而中藥于整體的調節、體質改善、病情控制等具備良好效果,針刺對于癥狀改善具備顯著效果。
吾師善用針刺法治療血管性癡呆常以“通督調神,疏通經絡”為治療總則,配合活血祛瘀、化痰降濁等治法,取穴多以督脈及足少陰、足陽明等經為主。故通督調神針刺法可改善癡呆癥狀。而針刺治療要注重針刺手法和刺激量,合適的針刺刺激量是取效的關鍵。
2 辨證分期,個體治療
分期論治:按照癡呆相關發病過程可分為三期,早期以實為主,多采取化痰及逐瘀的治療方法,采取菖蒲郁金湯加減治療;藥用:石菖蒲,郁金,炒梔子,連翹,竹茹,牡丹皮,地龍,川芎,丹參,甘草等;中期時虛和實相互夾雜,多采取平肝和潛陽、化痰與逐瘀的治療方法,采取鎮肝熄風湯以及菖蒲郁金湯化裁治療,藥用:赭石,牛膝,磁石,玄參,麥冬,赤白芍,生龍牡,石菖蒲,郁金,天麻,炒梔子,地龍等;氣虛血瘀者以補陽還五湯化裁,藥用:黃芪,黨參,當歸,桃仁,紅花,川芎,郁金,地龍等。氣滯血瘀者以柴胡疏肝散化裁,藥用:柴胡,川芎,香附,白芍,枳殼,郁金,丹參等;
后期時則虛多而實少,患者多存在肝腎的陰虧現象,多采取滋補其肝腎的治療方法,采取一貫煎加味治療。藥用:沙參,麥冬,生地黃,當歸,枸杞子,郁金,天麻,姜黃,丹參等。兼見氣血不足者,合八珍湯加味;
3 經方辨治,善用藥對
老師臨證辨治老年VD,以中醫藥相關理論作為指導,按照中醫學中傳統的經方予以組方和選藥。(1)人參和葛根:人參具備大補元氣以及寧神和益智的效果。葛根善于升清通脈絡,將上述兩種藥物同用,可以補虛和通滯,通絡且健腦,補氣及升陽,益智與寧神。(2)黃芪和川芎:黃芪具備補氣和升陽的效果。川芎具有祛風及活血的作用,并可以上行至患者的頭巔疏通其腦絡,川芎中所含有川芎嗪屬于相對比較有效的一種鈣拮抗劑藥物。(3)石菖蒲和郁金:石菖蒲具備開竅及除痰、健腦和醒神的效果。郁金芳香宣達,為血中之氣藥,功善清心解郁,行氣活血。(4)水蛭和白芥子:水蛭具有逐瘀效果,其性相對遲緩,不會傷及正氣。白芥子相對辛溫和氣銳,其性善于走竄,具有豁痰和利氣的效果。將上述兩種藥物同用,可以寒溫合并,不傷及患者的中土,還具備化瘀及祛濁、通利其腦絡的作用。(5)薟草和雞血藤:稀薟草易走竄和開泄,具備化濕和通絡、補益其肝腎的效果。雞血藤功善行血補血,活絡通脈。二者均入肝腎之經,將上述兩種藥物同用,可以活血及通絡,并補其肝腎相關功能。(6)羌活和川牛膝:羌活是辛香且氣濃,其味薄而升散,走于肝腎之經,羌活具有升陽效果,可以達巔發揮疏通其腦絡的效果;川牛膝入肝腎之經,性善下行,功用活血通絡,引血下行。
4 典型病案
虞某,男,62歲,銀行退休的職工,在2016年9月來院治療。患者存在表情呆鈍情況、口角有流涎現象、其記憶力出現減退兩個月左右。曾經在6月下旬因突發言語不清入院,急診查頭顱CT示雙側的額葉存在腦梗塞、其基底節區存在多發的腔隙性相關腦梗塞,患者住院后予以對癥治療15 d,其病情獲得一定控制,不過患者仍然遺留存在言語的不利現象。在近兩個多月以來,此例患者的表情存在呆滯情況,其少動而懶言,其口角出現流涎現象,其記憶力出現明顯減退情況,納差,遂由家屬帶至我師門診求診。刻下:其表情相對呆滯,其面色顯示欠華,且懶言而少動,存在神疲及乏力,其口角出現流涎現象,其記憶力出現明顯減退情況,納食出現減少現象,手足不溫,夜尿頻、尿后余瀝不盡,舌胖大邊有齒痕情況,其苔呈白厚膩現象,其脈顯示弦滑。按照患者既往的病史,診斷其存在血管性癡呆,其證是脾腎之兩虛,其痰蒙于其清竅。采取益腎及健脾、豁痰和開竅相關治療。藥方選還少丹加減治療。方藥:法半夏9 g,制南星10 g,蒼術10 g,佩蘭10 g,枳實10 g,厚樸10 g,當歸10 g,酒大黃10 g,石菖蒲9 g,白芷
9 g,川芎9 g。患者的針灸穴位選取是:隱白穴、大敦穴、涌泉穴、豐隆穴、四神聰穴、百會穴、舌三針穴,百會穴、四神聰穴往前水平的方向進行針刺,舌三診的三個穴位均向舌根部透刺,于針刺的時候應用強刺激但是并不留針,當針刺得氣之后予以出針,每天予以1次治療,于上午針刺,3天之后患者可以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患者表情的呆鈍癥狀得以改善,患者的記憶力得到提升,患者口角流涎的次數減少,之后繼續采取中藥治療一個月善后,隨診半年未復發。
5 小 結
血管性癡呆屬于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血管性癡呆患者多存在本虛而標實的特點,本虛是其腎精的不充足,其髓海出現虧虛,其清陽出現不升;標實則是因為痰濁和瘀血蒙蔽其腦竅,導致閉阻其腦絡。以腎虛為主的五臟出現虛衰會引發痰濁以及瘀血的出現,屬于由虛致實;而痰瘀對于氣血及津液相關化生及運行過程產生影響,導致本虛更加嚴重,屬于由實致虛。以上兩種情況互為因果進行影響,出現惡性的循環,導致患者病程出現纏綿,出現的癥狀多樣。
參考文獻
[1] 賈建平.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207.
[2] 黃 凡,鄺偉川,等.飛經走氣針法對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1,30(2):80-83.
[3] 俞文江,通督健腦調神法針刺治療血管性癡呆[J].針灸臨床雜志,2011,27(11):22-2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