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靜靜
【摘要】為了使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發生減少,本文分析了造成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由,提出了減少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建議。
【關鍵詞】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建議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6..01
隨其日益廣泛的應用中藥注射劑,有關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及導致死亡病例報道越來越大。造成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由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是指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生理機能過程中,給予正常劑量的藥物時出現的任何有害的,與作用目的無關的反應。這通常也包括藥物在合理應用的情況。
1 引起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由
1.1 中藥材質量無法保證
中藥材質量對中藥注射劑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特大的影響,但中藥材質量的好壞受到產地、生長環境、采摘時間、土壤質地、炮制方法、氣候條件、儲存運輸、存放時間、采收季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藥材會因這些因素的改變使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的含量明顯不同。直到現在,我國依舊沒有一個統一、完整、明確的加工炮制質量標準,正是中藥注射劑所含成分太復雜。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經驗對中藥材的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同一廠家不同批次有一定的差異,不同廠家加工出的藥材質量更是不同。這就導致中藥材質量的不穩定,中藥材的源頭質量得
不到保證成為中藥注射劑臨床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之一。
1.2 用藥過程不規范
配藥的時候不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配好藥后不能放置時間過長,每天固定給配好藥時間,間隔不能太長,否則均會引起不良反應。滴液體速度過快常常使局部血管疼痛,配藥時間與使用藥物間隔過長,藥物可分解產生導致過敏原或污染的極少數微生物繁殖而導致不良反應發生,而且在長時間放置過程中微粒數目也會發生變化,較多的微粒有時會造成血管栓塞,從而引起局部循環障礙。在稀釋過程中,中藥注射劑選擇不當的稀釋劑也會增加不溶性顆粒數量,造成靜脈炎等不良反應。如參麥注射液和0.9%的氯化鈉注射液配伍后,明顯增加微
粒,而參麥注射液與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使微粒減少。
1.3 中藥注射劑質量標準不完善
中藥注射劑有效成分不明確,所含化學成分種類多,這給制定質量標準造成一定的困難。在制備中藥注射劑過程中產生的雜質,有害物質等都可引起不良反應,當前沒有明確的規定去限制其含量。按照目前的規定,有些藥物只能對其中的某種成分含量進行限定,不足以控制產品質量,甚至有些可測定的含量很低,。其它檢查項目也存在問題,比如大多數中藥注射劑都有顏色,這會影響澄明度的檢查。另外中藥注射劑的鑒別項目也存在專一性差的問題。在現有的質量標準約束下,無法保證藥品的安全。有部分廠家雖然通過了GMP認證,在配套設施上達到了合格標準,但是生產過程中因人不同,往往執行不嚴格,存在管理漏洞,可能造成
藥品質量方面的問題,相關部門在監督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1.4 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是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中藥注射劑所含成分復雜,當與大輸液,化學注射液等混合使用后可因pH值的改變,化學反應等而產生不溶性微粒或其他物質從而引起血管栓塞、血腫、抗原反應等不良反應。例穿琥寧氯化鈉液加10 mL加克林霉素0.5 g靜滴時液體呈油狀物,并可見少量絮狀物。據報道在164例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中,聯合用藥可達36%,其中與化學藥連用又占大多數。雖然有時中西藥的聯合使用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但用藥安全的問題也要引起注意。
2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建議
2.1 加快GAP步伐
我國GAP不夠完善,必須從源頭上來強化管理,加強控制,才能保證中藥注射劑的質量。GAP的根本出發點在于全過程控制生產流程,嚴格執行規定標準,使生產環節更加規范化,防止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
2.2 加強臨床合理應用
在選擇藥品時,應首先考慮知名大廠家的產品。因為不同廠家生產的中藥注射劑的質量有所不同。應根據中藥注射劑的組成、功效,醫師結合中醫理論和病人情況進行辨證論證。在聯合用藥時,藥物可因配伍不合理發生不良反應,中藥注射劑與西藥配伍易發生輸液反應。建議盡量避免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在臨床用藥時遵守能用一種藥就不用多種藥的安全用藥原則,特別注意與化學藥物的聯合使用。醫護人員也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用藥過程,對注射液沉淀、渾濁、變色現象加以注意,還要考慮劑量、溶媒、給藥速度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因素。加強高敏人群的用藥觀察,一旦發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并及時處理。
注意個體差異,用藥前詳細詢問病人的藥物過敏史。
2.3 不按中醫理論指導使用
中藥注射劑是在中醫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制劑,而中醫理論的精髓是辨證施治,歷代名家在中藥毒副作用方面也總結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等禁忌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反”的配伍指導理論,但實際應用中西醫師往往缺乏完備的中醫理論知識體系,不能把握辨證施治的原則,從而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黃華利在對中藥注射劑發生不良反應的醫源性因素調查分析中采用調查表的形式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部分醫護人員對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存在誤區,不按中醫理論指導使用,只依廠家介紹使用。例如感冒藥分為風寒風熱等幾種,醫生如沒有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是不能準確判斷疾病類型對癥下藥的。魚腥草性涼,具有清熱
解毒的功效,如果用于寒性病癥的治療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陳建良.淺析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醫藥,2016,3(13)00184-00184.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