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髖關節置換術兩種麻醉方式的臨床價值,為手術麻醉提供參考。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實施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90例,根據麻醉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45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取腰-硬聯合麻醉,對照組45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對比兩組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麻醉效果、麻醉過程心率、血壓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麻醉優占比高于對照組,術中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平穩狀態優于對照組(P<0.05)。麻醉前、麻醉后組間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差異不明顯(P>0.05)。結論 髖關節置換術中腰-硬聯合麻醉效果顯著,利于患者血壓、心率平穩,具有實施價值。
【關鍵詞】麻醉方式;髖關節置換術;血壓情況;心率;腰-硬聯合麻醉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6..02
當前,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等患者臨床比例有明顯遞增表現,其中以老年人為主,疾病的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針對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治療上以髖關節置換術為主,但是手術治療刺激大、出血多且創傷大等問題明顯,加上手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增加了各種并發癥問題[2]。所以,為了保證手術效果,對麻醉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有效的麻醉方式是提高治療效果、預后的關鍵,也增加了麻醉工作的難度[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為例,進行不同麻醉方式以及麻醉效果對比,為髖關節置換術麻醉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實施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90例。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合并癥情況,綜合麻醉方式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52~82歲,均值(71.20±3.30)歲;疾病類型:股骨頸骨折患者28例,陳舊性股骨頭壞死患者10例,粗隆間骨折患者7例。對照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齡54~83歲,均值(71.30±3.60)歲;疾病類型:股骨頸骨折患者27例,陳舊性股骨頭壞死、粗隆間骨折患者患者各9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組間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1.2 麻醉方法
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前檢查無禁忌癥情況,均進行術前常規禁食(8 h)。
對照組:連續硬膜外麻醉選擇穿刺點為L3、L4,麻醉藥物為鹽酸羅哌卡因卡(50~100 mg、0.5%),麻醉平面控制在T10,患者麻醉后維持平臥位姿勢,并間隔8 min后改變體位,另外,靜脈增加咪達唑侖、芬太尼,劑量分別為
0.02 mg/kg、1 ug/kg。
實驗組:腰-硬聯合麻醉。本組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早期操作和對照組患者一致。穿刺完成后插入腰麻針(25 G),見腦脊液流出后,綜合患者具體情況合理使用鹽酸羅哌卡因(10~15 mg、0.5%)、生理鹽水(1 ml、0.9%)混合液,拔出患者腰麻針的基礎上間隔5 min測試患者麻醉平面具體情況并合理加利多卡因。
1.3 觀察指標
記錄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前、術中、術后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
1.4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4]
優——手術患者無疼痛感且肌松良好,無需藥物輔助。
良——手術患者有輕微疼痛感,藥物鎮靜輔助。
差——手術患者疼痛感受強烈且無法完成手術。
1.5 統計學方法
結果均以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使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麻醉效果對比
經統計學計算,組間麻醉效果優、良、差占比結果對比,實驗組優勢顯著(P<0.05)。見表1。
2.2 心率、血壓水平對比
經統計學計算,術中組間心率、血壓對比,實驗組優勢明顯(P<0.05)。見表2。
3 討 論
髖關節置換術是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本身創傷、刺激明顯,術中鎮痛效果不佳會在刺激患者的基礎上導致心血管意外、呼吸抑制等問題,增加患者的安全風險[5]。手術選擇麻醉方式應更加謹慎,安全、麻醉效果好是選擇麻醉方式的關鍵。
腰-硬聯合麻醉是將麻醉藥物注入蛛網膜下腔的基礎上直接在脊神經根產生作用,可以提高麻醉效果,提高麻醉阻滯強度,起效時間短,可在小計量下取得良好的麻醉
效果[6]。
連續硬膜外麻醉,可減少循環動力學影響,但鎮痛慢即起效時間長,麻醉藥物使用量大,平面不易控制,最終影響麻醉預期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麻醉效果優占比100%高于對照組84%,且術中心率、舒張壓、收縮壓低于對照組,確保了手術期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定狀態。
綜上所述,針對髖關節置換術,腰-硬聯合麻醉效果優于硬膜外麻醉,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婷輝,段思源.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性髖關節置換術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2,33(24):3772-3775.
[2] 李建輝,郝麗娜,侯少科,等.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6):1459-1461.
[3] 徐俊峰,林 梅,謝穎祥,等.兩種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效果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9):5461-5463.
[4] 陳 真,邱燦金.兩種麻醉方式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比較[J].中國醫藥導刊,2014,(6):930-931.
[5] 霍 蘭.兩種麻醉方式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認知功能及鎮痛效果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40(1):59-61.
[6] 劉沁爽,戚小航,孫東輝,等.不同麻醉方式下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老年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及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509-510.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