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坤
【摘要】目的 探析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行X線平片診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臟病84例患兒為研究資料,依照數字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2例。行B超檢查法診斷對照組,行X線平片法診斷研究組,比較觀察經不同檢測方法后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結果 97.62%為對照組患兒的診斷確診率,95.24%為研究組患兒的診斷確診率,經比較,組間數據比較無差異性(P>0.05)。
結論 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行X線平片檢查,其診斷效果良好,能有效明確患兒病情,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關鍵詞】小兒先天性心臟病;X線平片;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54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2..02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是兒科常見病,隨著近幾年患病率的不斷增加,使得能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及機體健康。有報道顯示[1],及早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合理有效的診斷治療,對其生存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X線平片、B超檢查等,均屬于現下臨床常用診斷手段。為提高臨床診斷率,對診斷方法合理選取非常重要。對此,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臟病84例患兒為研究資料,探究經X線平片診斷后其診斷效果情況,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臟病84例患兒為研究資料,依照數字列表法隨機法隨機分為研究組(n=42)和對照組(n=42)。對照組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4天~10歲(3.1±0.4)歲。研究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4天~10歲(3.2±0.3)年。把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情況相比(P>0.05)。
1.2 方法
行B超檢查法診斷對照組,常規切面檢查患兒大血管及心臟等部位,采取二維超聲心電圖對患兒先天性心臟病類型情況進行判斷觀察。行X線平片法診斷研究組,指導患兒行仰臥位,對X線前后位胸片攝取,給予患兒短時間高千伏投照,隨后處理所得所得圖像,對其先天性心臟病類型進行判斷觀察。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確診患者有41例,占其比例97.62%,其中3例法洛氏四聯征,15例室間隔缺損,7例肺動脈狹窄,6例動脈導管未閉,10例房間隔缺損。研究組確診患者的有40例,占其比例95.24%,其中2例法洛氏四聯征,16例室間隔缺損,
6例肺動脈狹窄,5例動脈導管未閉,11例房間隔缺損。
對照組與研究組相比,組間數據比較無差異性(P>0.05)。
3 討 論
在兒科疾病中,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屬于常見病,通常,臨床為使患兒的生存質量能有所提升,及早給予相應的診斷檢查非常重要。X線平片是現下臨床常用檢測手段之一,相比超聲心電圖、B超等檢查方法,X線平片無法對室壁厚度和心臟內畸形情況進行直視,但該檢查方法卻能依照患兒的心肺X線征象,對其病理變化情況與異常的血流動力學情況實施判斷[2]。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臟病84例患兒為研究資料,從結果2中可知,研究組共檢測出40例,其中法洛氏四聯征2例和肺動脈狹窄6、房間隔缺損11例和室間隔缺損16例及動脈導管未閉5例。與行B超檢查的對照組相比,數據比較無差異性(P>0.05),說明,二者檢查方法均能取得較高的診斷效果。在X線平片中,當室間隔缺損情況相對較小時,其表現為動脈段平直或者略隆起,心臟稍微增大,或者大小表現正常。如果患兒心臟室間隔缺損>1厘米時,肺動脈隆凸清晰可見,心臟大小中度增大,左向右大量分流,左心緣圓隆。顯示為二尖瓣型,左心顯著增大,同時延伸至膈下[3]。
在X線平片中,房間隔缺損表現為,右心室顯著增大,心右緣顯著膨出,肺動脈段隆凸,動脈弓相對較小,肺血增多,雙肺門血管影增寬;若患兒的房間隔缺損情況較小,則無顯著臨床表現;若患兒房間隔缺損情況較大,則會出現一系列臨床體征、癥狀,其中包括:活動后氣促和體型消瘦、多汗和乏力及面色蒼白等,并且,后期易導致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等癥狀發生,伴有心前區隆起、紫紺,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分裂,在胸骨左緣第2和3肋間,可感受到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右束支傳導阻滯 與右心室肥大為主要心電圖表現。
在X線平片中,動脈導管未關閉表現為,左心室稍微增大,心肺未發生異常情況,主動脈弓稍變寬,肺動脈段輕微隆凸,呈漏斗狀擴張,較大分流量者主動脈弓顯著增寬;患兒多伴有活動后咳嗽、氣促及心悸等臨床表現,并且還會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呼吸道感染病癥反復發作,在胸骨左緣第2和3肋間能感受到舒張期、收縮期連續性機器樣雜音,肺動脈第二音被雜音遮蓋或者亢進,能傳導于頸部,多伴震顫,并且伴有毛細血管搏動等體征。
在X線平片中,法洛氏四聯征表現為,雙肺門動脈分支細小,肺紋理纖細稀疏,左心室增大,肺門影很清晰,心尖上翹,心臟呈靴型,兩肺中肺門和內帶附近肺紋理出現不規則網狀;若患兒病情較重,則會出現主動脈弓增寬顯著,肺動脈段凹陷,心影增大顯著等表現情況。
在X線平片中,肺部動脈狹窄表現為,出現二尖瓣型,心臟輕微增大或者大小正常,肺動脈隆凸,左肺門影增大,肺動脈變窄后擴張,主動脈弓相對變小,右心室向心性肥大,心影呈圓隆,雙肺紋理稀疏纖細。在年幼階段,伴肺部動脈輕度狹窄者的癥狀表現不顯著,但伴隨其年齡的增加,則易導致氣促、疲勞等癥狀表現出現,若患兒狹窄情況嚴重,那么勞動后則易出現乏力、呼吸困難等情況,甚至猝死。除肺部動脈狹窄與法濟氏四聯征,上述幾種病癥類型均為左向右分流性心臟病;肺部動脈狹窄為無青紫性心臟病,法洛氏四聯征為典型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畸形,行臨床診斷時選用X線平片方法進行,護士人員需做到對各疾病類型的影像學特征情況全面掌握。只有對各類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典型表現情況做到了解,并與超聲檢查、心電圖檢查和患兒的臨床病史相結合,才能使診斷效果有效提高。
在董立芳[4]等研究報道中,以“X線平片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探討”為探究課題,選取具有臨床體征及病史的患兒(n=80)隨機分為行心臟B超檢查的對照組,以及行X現影像學檢查的觀察組,每組40例。從其結果中可知,在所有患兒中,肺動脈狹窄6例,動脈導管未閉10例,房間隔缺損18例,法洛氏四聯征10例,室間隔缺損36例。由此可的出,實施X線檢查法對小兒各種先天性心臟病情況進行診斷發現,病癥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經心電圖檢查、臨床病史和X線平片,可有助于對檢測結果的確定。上述研究報道內容和本次研究結果相一致。
總而言之,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行X線平片檢查,其診斷效果良好,能有效明確患兒病情,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數據支持,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曹海瑋,王葆輝.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臨床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27(3):555-556.
[2] 李維昌.超聲聯合64層CT診斷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10):48-50.
[3] 宋琦煒.超聲心動圖在診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11):26-27.
[4] 董立芳.X線平片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110-11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