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目的 分析增強CT與PET/CT在診斷肺癌及其淋巴結轉移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228例肺實性病灶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其進行增強CT與PET/CT檢查,對其診斷結果進行研究分析。結果 PET/CT在肺癌中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增強CT,聯合診斷的準確率高于單獨增強CT與PET/CT診斷,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診斷肺癌及其淋巴結轉移中,PET/CT的診斷價值優于增強CT,兩者聯用的效果更加顯著。
【關鍵詞】增強CT;PET/CT;肺癌;淋巴結轉移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2..01
臨床上,肺癌屬于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為了能夠及時尋找一種有效方式對其進行治療,對其進行準確的術前診斷與分期是十分重要的[1]。在肺癌診斷以及淋巴結分期中,增強CT與PET/CT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在肺部病變診斷中,增強CT與PET/CT屬于兩種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方式,這兩種檢查方式分別具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3]。本研究主要針對這兩種診斷方式在診斷肺癌及其淋巴結轉移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2017年2月228例肺實性病灶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影像學檢查被證實為肺內單發實性結節或者腫塊,在接受檢查之前,沒有患者進行過針對性的治療,并且所有患者在兩周之內進行了胸部增強CT與PET/CT掃描。患者平均年齡為(52.21±2.26)歲,男性128例,女性100例。所有惡性患者均經過穿刺、手術證實。
1.2 方法
采用64PET/CT儀對患者進行檢查,囑咐受檢者在進行檢查之前要進行六小時以上的禁食,并將血糖水平控制在11.1 mmol/L以下,根據體質量(3.70~5.55)MBq/kg給予患者靜脈注射18F-FD,然后再指導患者在避光、溫暖、安靜的環境中進行45~60 min的休息,排尿之后在檢查床上平臥。首先對其進行Topogram定位掃描,具體參數設置為:掃描層厚:0.6 mm;掃描時間10.5~15.6 s;電流35 mA;電壓120 kV。然后再進行體部CT掃描,具體參數設置為:掃描層厚:3 mm;掃描時間17.7~21.9 s;電流80 mA;電壓120 kV。在進行體位PET掃描時,要對五到六個床位進行采集,每個床位2~2.5 min。
增強CT掃描采用西門子Cardiac64,給予患者80~100 mL碘海醇注射,將注射速度控制在每秒鐘3~4 mL之間,然后再對其進行二期增強掃描,具體參數設置為:靜脈期40~50 s,動脈期20~30 s,重建層厚:3 mm,240 mAs,120 kV。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隨訪結果分析
228例肺實性病灶患者最終證實有148例為惡性,80例為良性。
2.2 診斷準確率分析
增強CT一共診斷出120個惡性病灶,108個良性病灶,診斷準確率為81.08%;PET/CT一共診斷出135個惡性病灶,93個良性病灶,診斷準確率為91.21%;增強CT聯合PET/CT一共診斷出146個惡性病灶,82個良性病灶,診斷準確率為98.65%。對比可知,PET/CT在肺癌中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增強CT,聯合診斷的準確率高于單獨增強CT與PET/CT診斷,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臨床上,肺癌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其進行準確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增強CT是臨床上用來診斷肺部病變的一種常用方式,它能夠提供大量的形態學信息與病灶血供特征,還可以將其病灶強化值作為依據,用來對肺部病灶的良惡性進行有效鑒別[4]。近年來,PET/CT在肺癌診斷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爭診斷方式充分融合了解剖結構、功能圖像,在肺單發結節診斷上的敏感度較高,在肺癌診斷、預后判斷與分期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雖然在肺癌病灶的檢出、分期以及診斷中,多排CT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但是在轉移灶和病灶定性檢出上的敏感性還有待加強。因為PET/CT對CT高分辨率與PET的功能顯像優勢進行了充分融合,所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診斷準確率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PET/CT在肺癌中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增強CT,聯合診斷的準確率高于單獨增強CT與PET/CT診斷,P<0.05,由此可以看出PET/CT的診斷價值要優于增強CT。
綜上所述,在診斷肺癌及其淋巴結轉移中,PET/CT的診斷價值優于增強CT,兩者聯用的效果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 何海艷,呂學東,馬 航,等.氣道內超聲彈性技術對肺癌患者肺門縱膈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1(1):30-36.
[2] 李明英,鄧 凱,張成琪,等.能譜CT在原發性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6):906-909.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