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燁
【摘要】目的 探討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的減肥效果。方法 將2013年6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56例單純性肥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采取傳統針灸減肥方法(對照組,78例)與實施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觀察組,78例)的臨床效果。結果 經臨床治療后,兩組患者體重、腰臀比、身體質量指數均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效果更優(P<0.05)。結論 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減肥效果顯著,可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減肥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2..01
隨著國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轉變,由此也導致了肥胖人口比例不斷增大,各種因肥胖而引發的疾病其臨床發病率也在持續升高。因而,科學化的減肥方式現已成為一項被人們所廣泛關注的熱點內容[1]。除了一般性的運動與控制飲食減肥方法以外,目前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超重人群開始尋求中醫減肥。本文就探討了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的臨床減肥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均為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9月期間收治的單純性肥胖患者,共15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8例。觀察組:男40例,女38例;年齡19~54歲,平均(35.4±4.7)歲;病程2~13歲,平均(7.3±2.4)年;輕度肥胖21例,中度肥胖34例,重度肥胖23例。對照組:男41例,女37例;年齡18~53歲,平均(36.1±4.3)歲;病程2~12歲,平均(7.1±2.5)年;輕度肥胖22例,中度肥胖33例,重度肥胖23例。兩組患者的上述統計資料比較無典型差異(P>0.05),有
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飲食控制方案,指導患者開展適當疼。對照組:采取傳統針灸減肥方法。取天樞、中脘、氣海、關元、太沖、豐隆、梁門、足三里、血海、三陰交、背腧穴等穴位,毫針瀉法,得氣留針30 min,6次/周。觀察組:采取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治療,針灸穴位與對照組相同,將1.5 cm左右的羊腸線利用7號穿刺針埋至各針灸穴位皮下處,2周1次,囑患者早晚按壓1次各針灸穴位,每穴約3 min。對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體重、腰臀比及身體質量指數,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
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項肥胖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效果更佳(P<0.05)。見表1。
3 討 論
過高的體重不但會影響人的外觀美感,更加嚴重的是肥胖還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嚴重慢性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巨大。祖國醫學理論認為肥胖多與過食肥甘、運動不足、先天稟賦有關,致使痰濕瘀滯,脾胃虛弱,體內水谷輸布失常,經絡受阻,滯留于內導致肥胖的發生[2]。其病位多位于脾胃,其中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太陽膀胱經與此病有著密切的耳掛粘性,因此在對患者采取針灸治療時均以此三條經脈上的穴位作為主要針灸取穴部位。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取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治療,取穴關元有補益元氣之效;天樞穴有促進排便,改善便秘的效果;足三里有調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之效;豐隆穴有化痰祛濕之效;中脘穴則有抑制食欲之效對治療脾胃之癥方面效果顯著。通過在對應穴皮下處位埋入羊腸線,其功效可類比于長時間留針之效,能夠對各穴位產生持續性的刺激作用,相較于傳統的針灸治療方法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并囑患者在早晚各對埋線穴位進行按壓,是針對經絡穴位子午流注規律的合理運用,這一理論可見于《針灸大成》記載[3]:“剛柔相輔,陰陽調和,氣血循環,時穴開闔”,因此可起到實現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體重,改善腰臀比,以及促進身體質量指數回歸正常水平。經實際檢驗結果表明,針對單純性肥胖患者應用穴位交叉埋線定時開穴驅脂法可達到十分顯著的減肥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賴 敏,朱一洲.夾脊穴在埋線減肥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大眾科技,2015,1(7):84-85,88.
[2] 段衛平,狄 媛.穴位埋線配合降脂減肥茶治療單純性肥胖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11):919-92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