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武 翟志紅 陳少澤
【摘要】目的 觀察胺碘酮結合倍他樂克用于房顫的療效。方法 將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房顫患者11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9例。對照組采取胺碘酮治療,研究組采取胺碘酮聯合倍他樂克治療。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房顫發作次數及房顫持續時間。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對照組,且房顫發作次數和發作持續時間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胺碘酮結合倍他樂克用于治療房顫可以有效減少房顫發作頻率及發作持續時間,提高療效。
【關鍵詞】房顫;胺碘酮;倍他樂克;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9..02
房顫又稱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失常癥狀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殘率,目前,臨床上對于房顫的主要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等[1-2]。考慮到該病多發人群的身體健康狀況問題、手術接受能力,當前運用最普遍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本研究就胺碘酮聯合倍他樂克治療房顫的治療效果展開分析。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房顫患者118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9例。對照組男31例,女28例;年齡65~83歲,平均年齡(74.05±3.31)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3±2.83)歲。研究組男32例,女27例;年齡64~84歲,平均年齡(74.69±3.84)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1±2.46)年。對比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口服鹽酸胺碘酮(江蘇恩華賽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922),3次/d,0.2 g/次,1周后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服藥次數。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研究組患者加服倍他樂克新基藥(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2次/d,6 mg/次,1周后根據實際情況逐漸增加劑量,最高不超過25 mg。連續服藥6個月,門診復查1次/月。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改善>75%,房顫次數明顯降低;有效:臨床癥狀改善30%~75%,房顫次數有所減少;無效:臨床癥狀改善<30%,房顫情況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房顫發作次數和每次的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473,P<0.05)。見表1。
2.2 房顫發作和持續時間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房顫發作次數和發作持續時間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3 討 論
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能夠降低竇房結自律性,對冠狀動脈及周圍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可用于持續房顫、房撲時室率的控制[3]。倍他樂克的主要成分是一種β1受體選擇性阻滯劑,能夠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降低竇房結自律性和延緩房室傳導時間,對快速心律失常有著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4]。
本研究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胺碘酮聯合倍他樂克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后的房顫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房顫的疾病機理為心臟的纖維化病變和左心房的擴大,導致心臟不應期的不均衡以及交感神經活動的增強,從而增加心房的自律性。而胺碘酮和倍他樂克均具有降低竇房結自律性的作用。胺碘酮還可以延長心肌各部組織的動作電位和有效不應期,消除折返激動。雖然兩種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但是兩者的聯合作用在提高房顫的治療效果方面均有著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胺碘酮聯合倍他樂克治療房顫,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房顫發作次數及發作的持續時間,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賀 嘉,方丕華.亞臨床心房顫動與隱源性卒中[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5,20(04):310-312.
[2] 張瑋藝,余 萍,張瀟瀟,等.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心房顫動管理指南(節選)(一)[J].中國卒中雜志,2017,12(04):355-363.
[3] 劉 英,高 輝,李 紅,等.伊布利特與胺碘酮在心房顫動患者中的療效比較[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01):54-56.
[4] 田立群,鄭瓊莉,趙 波.β受體阻滯劑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療效及其與患者精神狀態的關系[J].臨床內科雜志,2014,31(01):
43-4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