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玲
【摘要】目的 研究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兒童預防接種的管理及護理。方法 選擇2015年6月~2017年6月鄉鎮衛生服務中心接收的兒童預防接種兒童130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5例。對照組兒童采用傳統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兒童采用全面護理管理方法。對比兩組兒童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并對比兩組兒童家屬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兒童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6.13%,低于對照組兒童的15.37%(P<0.05)。觀察組兒童家屬的總滿意率為93.87%,高于對照組兒童家屬的84.63%(P<0.05)。結論 在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兒童預防接種當中,采取全面護理管理的方法,能夠減少兒童接種后的不良反應,提高兒童家屬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兒童預防接種;管理及護理
【中圖分類號】R18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9..01
兒童由于年齡較小,身體素質和疾病抵抗力較弱,因而需要通過預防接種的方式,提高對相關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預防接種是提高人體應對相關疾病能力的重要手段。將相應疫苗接種到人體內,促使人體產生免疫反應,產生特異性抗體,獲得特異性免疫能力,從而有效的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在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對兒童預防接種,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管理及護理,通過全面護理管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兒童接種后的不良反應,使家屬的滿意度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選擇鄉鎮衛生服務中心接收的兒童預防接種兒童330例,
研究了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兒童預防接種的管理及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7年6月鄉鎮衛生服務中心接收的兒童預防接種兒童130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5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為(2.6±1.1)歲;觀察組65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為(3.1±1.2)歲。納入標準:所有兒童均接種甲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腦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常規疫苗,兒童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疾病的兒童,對疫苗過敏的兒童。兩組兒童在年齡、性別、接種疫苗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兒童采用傳統接種護理方法,在接種前對兒童情緒進行安撫,對家屬進行常規健康教育。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兒童采用全面接種護理管理方法,①在接種前,對所有兒童建立免疫接種檔案,詳細納入兒童基本健康狀況、接種禁忌、家屬聯系方式等。詢問兒童近期身體情況,觀察是否存在發熱、感冒等疾病。向兒童家屬詳細告知接種的意義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告知注意事項。根據兒童的興趣喜好,使用故事書、玩具等緩解兒童不良情緒,轉移兒童注意力[1]。②在接種時,仔細檢查接種疫苗的藥品名稱、生產日期、生產批次,并核對兒童信息,確認無誤后方可接種。對于較小年齡的兒童,讓家屬懷抱接種,同時使用玩具等轉移兒童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兒童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并對比兩組兒童家屬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兒童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幾率對比
觀察組兒童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6.13%,低于對照組兒童的15.37%(P<0.05)。見表1。
2.2 兩組兒童家屬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兒童家屬的總滿意率為93.87%,高于對照組兒童家屬的84.63%(P<0.05)。見表2。
3 討 論
兒童預防接種是提高兒童免疫力,減少相關疾病發病率的主要手段。而由于接種兒童年齡較小,在接種過程中會發生哭鬧、疼痛等情況,影響接種的順利進行,還可能引發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對預防接種效果,以及接種人員的工作效率都具有不良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兒童預防接種當中,采取全面護理管理的方法,能夠減少兒童接種后的不良反應,提高兒童家屬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錦清,許瑞寶.系統護理對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30):204-205.
[2] 龔亞玲,孫淑娟.兒童預防接種護理安全管理的實施效果觀察[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6,(11):0008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