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薇 王玲云
【摘要】目的 觀察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效果,探索提高普外科護理質量的有效之路。方法 比較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前后,普外科在護理滿意度、質控評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三項指標數據的差異。
結果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普外科護理滿意度是71.48%;實施后普外科護理滿意度上升至97.12%,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普外科護理質控評分為85.27±1.1;實施后護理質控評分為94.3±0.6,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普外科不良事件發生率高達11.36%,實施后普外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將至2.81%,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和科室聲譽,取得了社會經濟效益雙收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普外科;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9..02
隨著經濟科技水平發展和人們的健康質量要求提高,以及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觀念的增強,醫療領域的糾紛成增加趨勢。普外科多以急重癥患者居多,病情進展迅疾,治療主要手段以手術為主,易發生并發癥,對醫療護理質量要求水平高,護理過程中潛在風險大,稍有不慎就釀成醫療事件,造成醫患糾紛,護理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1]。護理風險管理是對業已存在或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預測、干預,以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一種護理管理模式[2]。青州市人民醫院普外護理人員分析梳理存在的護理風險,制訂并落實各項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有效防范了護理風險事件發生,護理服務質量提升很大,贏得了廣大普外科患者的滿意。現介紹如下。
1 方 法
1.1 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體系
1.1.1 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普外護士長為本科室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組長,對科室內護理風險管理負全責;組員為普外科全體護理人員。
1.2.2 建立健全護理風險排查應對體系
護士長定期護士召開安全形勢分析評估會,護士各種新的問題、發現的護理風險因素在會上提出來,并在組內進行討論,共同研究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護理風險應急預案以及應急處理程序。
1.2.3 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責任體系
以病房為責任單位,責任分配到人,做到誰負責該病房,誰對該病房的風險管理負責任。
1.2 風險管理意識的教育與護理理論和技能的培養
普外科全體護理人員都參加護理安全、護理風險等管理知識學習班,學習《醫療事件處理條例》《護士條例》《護理文件書寫要求》《院內感染控制》《護理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規知識,需誒護理常規、三基技能及普外科專科護理等知識,提高個人法律意識和業務能力。以兄弟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糾紛與事故為案例,交流討論,培養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增強護理責任心,提高防范護理風險事件的能力。
1.3 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
護理人員要具有耐心、熱心、關心,以真誠尊重的態度與患者或其家屬交流溝通;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滿足患者合理要求,把患者服務放到首位[3]。學習溝通溝通技巧,培養護理人員觀察細微心理的能力,及時盡到告知責任,滿足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傾聽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和要求,向患者講解進行護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各項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等[4]。
1.4 風險護理效果觀察指標
①護理滿意度,比較護理風險管理干預措施實施前后的護理滿意度指數,護理滿意度分為三項: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②比較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后的質控評分;③比較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后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調查護理滿意度數據比較
護理風險實施前,普外科護理滿意度調查數據滿意率是71.48%;實施后普外科護理滿意度上升至97.12%,兩組數據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護理風險實施前后質控評分
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普外科護理質控評分為85.27±1.1;實施后護理質控評分為94.3±0.6,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比較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普外科不良事件發生率是12%,實施后普外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是2.8%,兩組數據差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伴隨著患者和陪護家屬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加強,普外科護理工作中風險事件多發,醫患矛盾日漸增多,醫護人員有必要通過采取有效的臨床管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保證護理安全,實現醫患和諧的良好愿景[5]。普外科護理操作、處置等各個護理活動環節之中潛藏這各種風險因素,禍患常積于忽微,很多看似簡單的臨床醫療護理活動,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風險出現。通過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意識教育、護理理論技能培養、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等護理風險干預措施,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普外科護理滿意度調查數據滿意率是71.48%;實施后普外科護理滿意度上升至97.12%,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普外科護理質控評分為85.27±1.1;實施后護理質控評分為94.3±0.6,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普外科不良事件發生率是12%,實施后普外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是2.8%,兩組數據差異較大(P<0.05)。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護理后,護理人員樹立了合理的職業目標,遵守了相關的規范,在護理中,能夠處處為患者著想,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對于患者的合理需求應該盡量的滿足,有利于提高護理的質量,減少安全問題的發生,促進患者的良好恢復[6]。臨床實踐證明: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護理風險管理措施,不但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而且提高了科室聲譽,取得了社會經濟效益雙收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 杰.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8(8):255.
[2] 張紅霞.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0):103.
[3] 王榮姣.老年普外科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0,16(4):114-115.
[4] 張海濱.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7,17(66):178.
[5] 蔣小娟.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4):96-97.
[6] 徐明芹.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工企醫刊,2011,
12(2):12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