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羽
摘 要:《堂吉訶德》由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小說家、劇作家、詩人塞萬提斯創作,被認為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筆者分析了堂吉訶德人物形象塑造的多重性,并探討了堂吉訶德人物形象的塑造價值。
關鍵詞:人物形象;塑造意義;多重性
塞萬提斯是西班牙文學黃金時代的代表,有著現代小說之父的贊譽,他的作品《堂吉訶德》對于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敘事模式、人物形象、虛擬與現實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顯著的特點,對于現代化小說的創作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堂吉訶德形象的多重性特征
(一)荒唐的瘋子
在小說中,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他深受騎士小說的影響,時常想入非非,他將風車當作巨人,結果斗的自己傷痕累累;他把羊群當作軍隊,提起長矛殊死搏斗,不管他的侍從怎樣解釋,他都不相信;他還將裝了酒的啤酒囊當作巨人頭顱,紅酒流了出來,他還以為自己戰勝了巨人。他喪失了對生活的判斷和感官,他常常幻想,然而自己的熱忱卻處處碰壁,導致他成為了一個荒唐、可笑的瘋子。
(二)真誠善良的人
堂吉訶德對待人又是真誠、善良的,對待自己的仆人桑丘,就如同對待親人一樣,他完全沒有架子,他內心善良也希望桑丘善良,能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效勞。對于桑丘的缺點,他毫不猶豫的指出來,并教他怎樣做,種種細節都表現出了他的善良和真誠。另外,在出行時,他非常注重修養和禮貌,他認為一個合格的騎士,要善良,不能驕傲、傲慢,要做到彬彬有禮。他的這種行為看似可笑,但是并不是作秀,十分真誠。
此外,堂吉訶德也是一個正直的人,在出行時,他解救了一批苦役犯人,他認為人與人生來都是平等的關系,這些犯人被判作苦役,是由于法官的徇私枉法,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他們給百姓判罪。堂吉訶德非常同情他們,他渴望民主、自由、平等,痛恨封建專制,種種細節都表現出了堂吉訶德的正直、善良這一形象。
(三)悲壯的英雄形象
堂吉訶德也是一個悲壯的英雄,在精神上,他是一個見義勇為、匡扶正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從全文來看,無論他作出多么荒唐的決定,都是基于他的崇高精神,他常常沉迷騎士小說,從本質上而言,他是沉迷于自己的理想世界。為了自己的理想,他不惜赴湯蹈火,他與風車搏斗、刺破了酒囊、沖入了羊群,在他的意識里,這代表邪惡,他認為自己應除惡扶正,這種想法也讓堂吉訶德成為了理想主義者。這種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具有現代化的色彩,對于后世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堂吉訶德人物形象的塑造價值
在這部作品中存在種種悖論——塞萬提斯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真實的,他曾在序言中坦言,這部作品的目的是“消除騎士小說在世人當中造成的迷狂”“要世人厭惡荒誕的騎士小說”并“把騎士小說那一套掃除干凈”,可整部作品中又到處充斥著種種的虛構;他想拉近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可又處處提醒著讀者僅僅是在閱讀而已;他希望用小說中的小說使整部作品更加真實,卻又無意間模糊了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限。堂吉訶德人物形象的塑造代表著作者對騎士制度的反對,作者描寫了他的種種荒唐經歷,從側面說明如果違背了時代正常的發展制度,必然會處處碰壁。通過堂吉訶德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抨擊了當時荒唐的騎士制度,批判了西班牙的罪惡勢力,指出了這些罪惡對于人們所造成的毒害。
《堂吉訶德》這一小說創作于文藝復興特殊的歷史時代,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文主義思想的倡導和向往,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是一個自由、平等的關系,在堂吉訶德人物形象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人文主義思想,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為了摒棄傳統的騎士主義,塞萬提斯模仿了騎士小說的創作方式、敘事方式、敘事文體,用生動、詼諧的語言描述了堂吉訶德的冒險經歷,作者在嘲笑堂吉訶德的同時,也肯定了他身上的優秀品質,如向往平等、自由、堅持理想、勇往直前、懲惡揚善等。
在《堂吉訶德》這部作品中,堂吉訶德這個人物有著強烈的現代性特點,這種多重諷刺的視角也被后世現代小說所繼承,對現代小說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結語
堂吉訶德沉迷于幻想、脫離現實,但是他也具有善良、真誠、勇敢、正直的品質,作為一名理想主義者,人們可以看到他的優良品質,從某種層面而言,堂吉訶德屬于矛盾與現實的化身,他生活在特殊的歷史時代,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歷史形勢下,他成為了一個矛盾綜合體。作者的這種人物塑造方式給人們留下了很多聯想,可以從多個角度解讀,這也是堂吉訶德人物形象得以持久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裴濤.《堂吉訶德》的意義及女性形象描寫[J].文學教育,2008(1).
[2]張悅.從多重諷刺視角看《堂吉訶德》的人文意蘊[J].牡丹,2018(2).
[3]安妮.《堂吉訶德》的新注腳——評以色列蓋謝爾劇院《我是堂吉訶德》[J].上海戲劇,2017(8).
[4]張思辰.對《堂吉訶德》文學價值系統的另一種探尋——《堂吉訶德》在文學史定位問題[J].才智,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