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慧
會計核算和監督,始于發票。稅務機關貫徹落實“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降低發票管理風險,出臺多項發票管理新模式,納稅人如何應對尤顯重要。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納稅人應如實開具發票,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內容不符的發票;不得虛開發票;不得轉讓、轉借發票;不得偽造、變造發票。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拒絕不合規的發票。
稅務機關創新發票服務方式:試行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線上申請、網上繳稅、自行出票”模式,分行業逐步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
1.新增建筑業納入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根據《國家稅務局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營改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公告要求,2017年6月1日起,新增建筑業(原已納入的有住宿業、鑒證咨詢業)納入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以上三個行業(起征點以上)提供服務、銷售貨物或發生其他增值稅應稅行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自行開具。自開發票試點納稅人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仍須向地稅機關申請代開。
2.申報認證(或申請稽核)比對時間延長,“180日”改為“360日”。自2017年7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認證或登錄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確認,并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開具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向主管國稅機關報送《海關完稅憑證抵扣清單》,申請稽核比對。
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6月30日前開具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仍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期限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617號)執行。
3.購買方為企業的,銷售方在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6號)規定,購買方為企業的,銷售方在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但向個人消費者,個體工商戶開具發票時“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無需填列,不能在欄次內隨意填寫15個“0”,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填寫稅號的對象范圍,僅指企業:公司、非公司制企業法人,企業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其他企業。不包括:企業之外的個人消費、個體工商戶,以及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非企業性單位。使用印有企業名稱發票的行業,如電商、成品油經銷商等,可暫不填寫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仍按照企業現有方式開具發票。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不得用于計稅、退稅、抵免涉稅用途。
4.開具發票,除按要求規范填寫票面基本信息外,“備注欄”的填寫也不能小覷,填寫不當也會導致發票無效。出口發票:合同號、貿易方式、結算方式、外幣金額、匯率等可在備注欄中填寫,如果票面開具的是CIF價則在備注欄注明FOB價。建筑服務發票:納稅人自行開具或者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發票時,應在發票備注欄注明建筑服務發生地縣(市、區)名稱及項目名稱。銷售不動產發票:納稅人自行開具或者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發票時,應在發票“貨物或應稅勞務、服務名稱”欄填寫不動產名稱及房屋產權證書號碼(無房屋產權證號的可不填寫),“單位”欄填寫面積單位,備注欄注明不動產的詳細地址。出租不動產發票:納稅人自行開具或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發票時,應在備注欄注明不動產的詳細地址。貨運發票:應將起運地、到達地、車種車號以及運輸貨物信息等內容填寫在發票備注欄中,如內容較多可另附清單。單用途卡發票:銷售方與售卡方不是同一納稅人,銷售方在收到售卡方結算的銷售款時,應向售卡方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并在備注欄注明“收到預付卡結算款”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多用途卡發票:特約商戶收到支付機構結算的銷售款時,應向支付機構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并在備注欄標明“收到預付卡結算款”。保險機構作為車船稅扣繳義務人,在代收車船稅開具增值稅發票時,應在增值稅發票備注欄中注明代收車船稅稅款信息。具體包括:保險單號、稅款所屬期(詳細至月)、代收車船稅金額、滯納金金額、金額合計等。該增值稅發票可作為納稅人繳納車船稅及滯納金的會計核算原始憑證。
5.國稅機關代開發票崗位應按下列要求填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未按要求填開也會導致發票無效?!皢蝺r”和“金額”欄分別填寫不含增值稅稅額的單價和銷售額;“稅率”欄填寫增值稅征收率;“銷售方名稱”欄填寫代開稅務機關名稱;“銷售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稅務機關的統一代碼;“銷售方開戶銀行及賬號”欄填寫稅收完稅憑證字軌及號碼或系統稅票號碼(免稅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可不填寫);備注欄內注明納稅人名稱和納稅人識別號;稅務機關為跨縣(市、區)提供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建筑服務的小規模人(不包括其他個人),代開增值稅發票時,在發票備注欄中打印“YD”字樣;稅務機關為納稅人代開建筑服務發票時應在發票的備注欄注明建筑服務發生地縣(市、區)名稱及項目名稱;稅務機關為個人保險代理人匯總代開增值稅發票時,應在備注欄內注明“個人保險代理人匯總代開”字樣;稅務機關為出售或出租不動產代開發票時應在備注欄注明不動產的詳細地址。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的,購買方為自然人或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機構),納稅人識別號可不填寫:我國在境外設立的組織機構;非常設組織機構;組織機構的內設機構;軍隊、武警部隊的序列單位等。
1.會務費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具有會務費的安排、會議紀要、會議合同、參會人員簽到、支付會務費銀行付款單以及會議現場照片等證明開會真實性的輔佐證據。切記:費用的報銷不僅僅是取得正式發票。
2.預付卡充值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在報銷的時候財務人員是否一次性計入了當期費用,記住只有取得了消費明細單后才可以根據具體實際消費情況稅前扣除。
3.非商品明細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存在取得的費用發票項目只是籠統地填寫“辦公用品一批”、“電腦耗材一批”、“材料一宗”、“食品一批”等非商品明細發票。
4.未填購買方企業稅號發票。重點關注:自2017年7月1日起,購買方為企業的,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企業取得普通發票未填寫稅號不得報銷入賬。
5.個人抬頭費用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取得了個人抬頭的費用支出發票,類似個人抬頭手機發票等支出憑證不能稅前列支,但是以下個人抬頭發票可以入賬報銷:機票和火車票、出車過程的人生意外保險費、個人抬頭的財政收據的簽證費、符合職工教育費范圍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以及醫藥費票據等。
6.不合理的費用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存在將不屬于公司經營支出的發票拿到企業來報銷入賬,如:報銷加油費的發票金額遠遠超過車輛實際耗用量、報銷大量連號的出租車票、報銷的住宿費大大超出了合理標準等。
7.發票填寫項目不全的費用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應該填寫發票備注欄但是未填寫的發票,如:取得的運輸費發票、裝修發票、施工費發票、房屋租金發票等等。
8.蓋章不規范的發票。重點關注:發票是否存在蓋章錯誤、位置不對、蓋章模糊、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等。
9.抬頭簡稱的費用發票。重點關注:是否填寫了對方單位的全稱,一定注意取得了未填寫全稱的費用發票不得報銷。
10.折扣銷售發票。折扣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購買貨物、服務時打折,一般在交易前就約定好,在開具發票時直接沖減。重點關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折扣額抵減增值稅應稅銷售額問題通知》(國稅函[2010]56號)規定,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指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的“金額”欄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未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注明折扣額,而僅在發票的“備注”欄注明折扣額的,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
11.過期的費用發票。重點關注:取得的費用發票是否已經過期、失效或者換版,如:現在若是再取得地稅版發票不得報銷入賬,因為從2016年5月1日起地稅已經不再向納稅人發放發票。
專票開具不得馬虎,開前需確認“三件事”:一是購方何身份,二是需求專與普,三是信息新全準。開具時保證“三個對”:系統票號需相對,品目稅率需選對,密碼區域需找對。開具后別忘“兩只要”:蓋章只要發票章,購方只要二、三聯。
對納稅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稅務機關推出“稅銀”合作、“稅?!焙献黜椖?,利用納稅信用信息幫助企業獲得貸款;對失信企業,稅務機關聯合政府部門共同實施聯合懲戒,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阻止出境、限制政府性資金支持、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等懲戒措施,放管結合,營造良好的納稅服務環境。為此,企業在應對發票領用開具新模式時,一定要學習相關政策規定,避免因不了解政策而出現違法行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