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政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8)
城市雕塑是在城市規劃區內的公共活動場地建設的室外雕塑,被稱為“城市名片”,是城市公共藝術的主體,表達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訴求【1】。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跟從城市化發展壯大的腳步,被譽為城市“名片”的城市雕塑,也發生了諸多變化。自改革開放之后,良好而穩定的社會環境給經濟一個持續高速發展的平臺,全國各地隨之出現大規模的城市化浪潮。經過幾十年的城市化建設,城市中城鎮居民可使用的公共空間面積大幅度增加,空間功能更加區域性細化,在公共環境中起點睛作用的城市雕塑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其中:雕塑題材更廣泛,雕塑造型更獨特,雕塑材質更多變,雕塑功能更多種,有些還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于一身。
城市雕塑是雕塑這門造型藝術的一種類別,在歷史上伴隨著城市建立、擴充和變革的步伐一步步發展起來。從它誕生之日起,其主要功能就是裝飾及美化。藝術創作者們將自己的思緒情感、想法理念、審美風格、表現手法等,通過雕、刻、塑等創作方式概括及打造出來,成就一種可供人們用眼、用手、用心去欣賞,一種可觸摸感受,可視覺感受的立體空間造型藝術。
城市雕塑可以安放在城市廣場、公園、住宅區、辦公區、校園等任何城市角落。在這些區域中放置雕塑,可以產生以下效果:
(一)首先可以使得原本略顯單調的園林變得生動起來,豐富了景觀色彩。從藝術美的角度來說,城市雕塑的造型、色彩、尺度、材質的搭配與創作,可以豐富整體城市景觀,使景觀更具有活力和意義,增添美的氣氛【2】。可在園林綠化帶中放置仿真動物圓雕,在園林中安排雕塑、假山仿石水景等等。例如南寧市仙池山別墅區的小區園林景觀中,人工建造了一處仿石瀑布水景,岸邊匍匐著三、兩只憨態可掬的青蛙雕塑,水中站立著幾只動態各異的白鷺雕塑,與水里游弋的活鯉相映成趣。
(二)其次,在不同的區域內放置不同內容和主題的城市雕塑,可以讓人們很直觀的了解和理解該區域的特點、文化、內涵。比如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原五象廣場)的五象雕塑,從整體外觀上看,整個雕塑是五只象在嬉戲的造型,從細處上看,上面雕刻的浮雕描繪了南寧五象之城之名由何而來的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反映和承載一個民族當時的民族思想和價值觀念,讓觀者更準確和深刻的了解了它的文化定位及思想內涵。
(三)因為雕塑材質的永久性和特殊性,除了能讓一件精美而獨特藝術作品長久的保存下去外,它還能讓不同國家、時代、階級的人們之間跨越語言的限制,跨越歷史洪河、階級信仰、相互了解、彼此傾聽、觸碰內心。例如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其底座上按歷史順序排列十幅浮雕,分別是“虎門硝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運動”、“勝利渡長江”、“支援前線”、“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當觀賞完這組浮雕之后,無論國別、年齡和任何時期的人們,都能借此生動了解我們國家的抗戰史、建國史,了解當今的幸福生活之得來不易。這也是城市雕塑一個獨特的“美化”功能。
現代化城市中,當一個區域需要創作城市雕塑時,它除了要裝飾和美化空間,與環境相協調外,有時還要兼具實用功能,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標志功能。
當人們在城市的不同區域創作雕塑時,通常會根據該區域的區域優勢、地理位置、文化特點等制定雕塑主題。當雕塑樹立起來后,來到此地的人一看到就能直觀的了解所到之處是何地,甚至有何用等等。譬如南寧市民族大道的中國人壽大樓,其正門前矗立著一座不銹鋼雕塑,即是中國人壽LEGO的放大版。在這里,雕塑就起到了說明、指示、識別、廣告的作用了。
(二)建筑功能。
建筑與雕塑具有共同性。建筑藝術也是集大成的造型藝術。建筑與雕塑同是空間中的存在物,占有空間并通過表面界定空間,在虛實對比中產生內外部空間【3】。初期的雕塑運用到建筑中,主要是作為構件、裝飾材料存在。現代更多的是將雕塑語言直接在建筑中加以運用,設計師將建筑的外觀形式美用雕塑語言來表現。譬如被大家熟知的悉尼歌劇院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其是由丹麥著名建筑師約恩.烏特松設計建造:遠觀悉尼歌劇院的造型如海上揚帆的船隊,風帆潔白,鼓風起航,富有動感和詩意。在它身上雕塑的形體、結構、體量、塊面、光影等處理恰當好處。雕塑的空間語言、形體語言、材質語言運用得如此淋漓盡致,由此可見該建筑物就是一個成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三)互動功能。
在城市廣場、公園等與觀者主體為游客且較易產生互動的區域創作城市雕塑時,在雕塑的設計時期可以將互動性和娛樂性考慮其中。在這些城市區域,雕塑不僅只能作為冷冰冰的矗立讓游人敬而遠之、匆匆而過,也應該具有讓游客流連其間,樂不思蜀的親和力。譬如在公園,可以設計一些滑梯式的大理石雕塑或是一些趣味活動的抽象和變形等形式,以供兒童嬉戲玩耍。在城市廣場則設計一些等大人體雕塑和長椅等,供游人或是歇腳休憩,或是拍照留念。
城市雕塑的功能在其設計之初就根據環境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設計了。不同的城市所要表達的文化底蘊、社會價值、城市面貌等不盡相同;不同的城市區域所要體現的社會效果、文化特點、使用功能等也大不一樣。只有科學的調查、分析和因地制宜的應用方法,才能設計和創作出適合當地的兼具裝飾及實用性功能的城市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