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崇左 532200)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一個方向。工商管理類專業作為管理類下的一個專業,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專業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如何培養出適合經濟發展需要的,具備創新創業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高校研究的重點。
工商管理專業雖然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的企業經營與企業管理知識,但是依舊存在很多因素制約,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主要制約因素分析如下:
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師聘任制度使得大部分教師是直接從學校到學校,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歷,尤其是在大企業工作的經驗,大部分教師是畢業之后直接從事教師這個行業,教師自身的創業能力與實踐能力較弱,遑論在教學中去幫助學生提高。而且在進入學校之后,更關注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科研項目,對于自身的教學能力沒有太多關注,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但工商管理專業與自然科學類專業不同,在人才培養時,要注重學生管理思維的啟發,而目前的教育狀況都集中在灌輸式、筆記式、記憶式的教學方法中,空洞地將理論傳授給學生,學生只是單方面的吸收,無法做到有效的運用,課堂上,更是無法給學生更加鮮活的展現創業案例,教學活動只是校內封閉式循環,這些直接導致了工商管理專業難以塑造出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
創業是現在最火的一件事情,也是很多學生向往的事情,但是卻不知道什么是創業,如何創業。而在學校的教學中,對于創業知識的傳授僅是停留在概念上,而對學生的實踐教學也不重視,所謂的創業園區也成為外來企業的辦公區。雖然很多學校普遍開設了以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為主線的多項實習環節,這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工商管理專業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不僅局限于實踐能力方面,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業精神。目前,學校開設的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課程,在實際授課時也等同于理論授課,大部分學校和高校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形成十分清晰的認識,尚未形成創新創業理念。
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首先就要從學校自身做出改變,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出擁有創業能力、實踐能力的學生。
雖然一直提倡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顯得更加重要。教師不僅要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有專業的實踐經驗來引導學進行創業,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與實踐能力。對于工商管理類教師來說,說得多不如做得多,教師應該放下架子深入到一線企業、公司之中,真正的了解企業、公司的運作,公司如何經營,提高自身的實踐經驗。同時學校可以邀請企業、公司一線管理者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進行專業講座;可以采用校企互聘的方式將學校教師、企業管理者進行互換,提高雙方教學、管理的中堅力量,為企業,為學校建立一直高素質的團隊。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點燃了全民的創業激情,高校學生更是意氣風發,紛紛試水自己創業,但大多鎩羽而歸,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家缺少系統、專業的創業知識與創業思維,對于創業認識粗淺,認為只要有熱情就一定會成功,低估了創業背后的風險與難度。在高校來說,可以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來為創新、創業建設基礎設施如創業園區的建設,創業項目的引進,創業導師的合作等等;可以借助輿論傳播,在學校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讓學生既不會眼高手低,也不會喪失激情;邀請企業、企業管理者來園區進行參觀、指導,將學生的創業項目提交分析,對學生創業提出切實的指導建議。借助知名學者、創業成功者、公眾意見領袖和企業資深專家等人的優勢,定期邀請到學校做專題報告講座,以及邀請往屆成功創業的學生回校做創業經驗介紹,通過各種渠道擴寬高校的合作交流機制,激發創業熱情,共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實踐能力,不能光說不練,要有切實可行的項目讓學生去做,去犯錯,這樣才能從中學習到真東西。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還是囿于知識傳授,即使是創業、實踐這樣動手能力強的課程,依舊是在教師侃侃而談,這些并不能達到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實踐能力的目的。
對工商管理類的學生來說,本身的知識內容偏向理論化,但是這些理論需要有實踐才能運用的得心應手。上文所說的建立創業園區、引進創業項目,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真正的創業中去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此外學校可以借助互聯網這個平臺,招募、篩選適合本地的創業項目,交給學生討論、競標,競標成功的學生自行組建創業團隊進行運營,學校可以成立專門的創業指導監督委員會,對學生創業項目進行指導、監督,按照季度、年度對學生創業項目、創業團隊進行評估,對盈利資金可以設立基金,也可以交給學生自行管理,通過將抽象的理論內容變成具體化為真實的、操作性強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到創業經驗,掌握創業方法。
學校開展創業教育,并不是單純的讓學生放棄學業,而是希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使學生既有創新創業夢想,也踏實肯干。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雙創型工商管理人才來說,通過系統專業的理論教育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才能不斷的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的綜合素質,使其把握時代,迎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