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文山州圖書館 云南 文山州 663000
文山州圖書館始建于1979年,建筑面積10 545平方米,館藏文獻總量83萬余冊(含電子圖書),每年訂閱報紙、期刊700余種,內設科普展廳、電子閱覽室、圖書流通室、報刊閱覽室、期刊外借室、地方文獻閱覽室、古籍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學術報告廳、陳列廳、語音教室、視障閱覽室等多種人性化公共服務設施,集借閱、參觀、學習、講座、交流、展示、休閑于一體,為社會大眾提供平等、無障礙、零門檻進入的免費服務,年平均接待讀者23萬人次。
文山州圖書館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被認定為“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后,文山州圖書館立足實際,努力建設與之相適應的服務平臺,把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及文山州“科教興州”戰略,因地制宜地積極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扎實進行科普宣傳、講座、展覽、培訓等工作,為文山州科普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公共圖書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一直以來,文山州圖書館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但也只是利用原先有限的館藏科普資源來開展,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統一、設施設備基本完善的服務平臺。雖然一直在努力,科普工作成效并不明顯。2013年9月,文山州圖書館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第九批省級科普教育基地,以此為契機,文山州圖書館把“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推進科普工作創新發展”作為工作重點,并以此為重心,精心打造建設面積為535平方米的科普展廳,進行調研、規劃、組織準備、實施、檢查驗收、開展服務等工作。
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目的就是不斷增強自身創新服務能力,不斷推進科普工作的創新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大眾,為文山州科學素質工程發揮積極作用。它是充分履行州圖書館科普教育基地職責,多方位提升科普服務能力,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示范作用,滿足民眾基本科學文化需求,提高民眾科學素質的重要舉措。對提升文山州圖書館科普工作整體水平,帶動全州8縣(市)圖書館科普工作的開展與發展,整合資源,推進科普工作群眾化、社會化、經常化進行,不斷提高全州公民整體科學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1.積極努力多渠道爭取建設資金。
2.加強人員管理,嚴格工作紀律,明確各自工作職責及工作任務。
3.加強項目管理,做好項目招投標工作,對建設資金進行監管,做到專款專用。
4.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加強與各方科普工作的聯系合作。
5.把科普展廳、無障礙閱覽室作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陣地服務工作。
6.整合資源,多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積極開展優秀圖書和科普知識進社區、進軍營、進農村、進校園系列科普活動。
文山州圖書館被授予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以來,立足實際,穩步展開推進。嚴格按照云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管理要求進行工作,認真開展科普宣傳服務系列活動,積極引導營造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氛圍,為文山州科普工作努力實踐探索。
依據省級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工作管理要求,首先,建立了符合本館實際的規章制度,規范了管理。其次,根據科普工作開展需要,設立專兼職科普崗負責日常事務管理及對外服務工作,對參觀體驗人群進行操作指導、講解等[2]。
建成云南省內領先、文山州內首家聚聲、光、電、力、磁、能、水、氣、新材料等九個方面系列儀器組成的科普展廳。科普展廳以“聲光魔幻、電磁探秘、數學魅力、運動與韻律、安全與健康、兒童科普樂園”等幾大內容為主題,儀器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體,將光的反射、聲的傳播、力的分解、電的產生、水的循環、能的轉化、磁場變化等自然常識和科學原理以最直觀的形式演示出來。科普展廳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了解和體驗的場所,是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和服務平臺。
建設完成文山州首個無障礙閱覽室,專為特殊群體服務。內容包括盲文圖書、有聲讀物、名著賞析、健康養生、歷史研究、少兒、評書戲曲等眾多書籍種類,配備一鍵式智能閱讀器、高清臺式電子助視器、閱讀放大鏡、視障人專用電腦等一批幫助視障者有效閱讀的專用設備,同時具備視障人無障礙設施通道。視障讀者可在閱覽室專機閱覽,借助專用電腦語音提示登錄訪問國家數字文化網等各類資源信息[3]。
建設完成了用于移動網絡宣傳服務的微信公眾號,同時在本館網站開設“科普專題”專欄,在本館電子借閱機上開展科普圖書、期刊免費下載閱讀及相關科普信息的檢索查詢服務。參與建設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及全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整合資源,多方位開展宣傳服務,定期推送服務信息。隨著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完成,科普教育基地綜合服務能力及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首先,在科普教育活動開展中,文山州圖書館積極與各地科協、學校、部隊等方面加強合作,開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動。與州、縣科協合作開展了“中國流動科技館”文山巡展、“文山州青少年科幻繪畫展”等活動。積極與文山州電影事業管理中心合作,利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全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科普數字資源等,在農村各放映點播放科普教育片。與民間組織合作,以“觀、閱、聽、做”的方式,成功舉辦了全國大型公益閱讀活動——“送故事回家”文山站活動等系列活動。廣泛與學校合作開展活動,如與城區小學聯合開展“書香滿校園”“書香文山·領讀者”系列活動,舉辦“中國字,中華情”硬筆書法比賽、“讓夢飛翔”征文、“我的中國夢”演講等。與部隊合作開展活動,在邊境地區麻栗坡縣天保帳篷小學及解放軍某部邊防鋼七連,開展“深情系邊關”宣傳服務活動,把圖書送進大山深處的學校、軍營。在報紙上設“科普專欄”,進行科普知識宣傳推介。
其次,針對特殊群體,文山州圖書館不斷探索實踐有效的服務方法,努力拓展渠道,開展宣傳服務活動。如以無障礙閱覽室為服務主陣地,利用助聽、助視等設備,專為視障人群提供服務,在文山州特殊教育學校建立了圖書流通點,配備盲文書籍和有聲讀物,提供閱讀需求服務。在文山監獄建立“服刑人員讀書活動基地”并舉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向服刑人員贈送圖書期刊。在文山市開化街道梁子社區,參與協辦開展了主題為“愛在社區、共享陽光、共追夢想”的第四次全國“肢殘人活動日”牽手活動,捐贈文學類、科技類、實用技能類等圖書。在文山州醫院設立電子借閱機,提供各類電子圖書的手機下載移動閱讀服務。為弱勢群體服務,舉辦“殘疾人電子商務普及班”培訓班,培訓對象為來自文山州各縣(市)有一定學歷(最低為初中)的殘疾人,旨在讓他們借著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趨勢,學習一些實用技能,自立自強,實現在家創業就業[4]。
再次,充分利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在全州范圍內積極進行宣傳服務,是文山州圖書館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一是積極參與州委宣傳部、州科技局、州科協組織的“科技活動周”等主題活動。每次活動均準備科普知識展板、宣傳資料等,進行了“加強應急管理,預防突發事件”“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偉大的勝利”等系列掛圖展。二是利用每年“三下鄉”活動、圖書服務宣傳周、4.23世界讀書日、全民讀書月、全國科普日,以及元旦、國慶等各種節日開展科普知識宣傳服務活動。三是采用建立圖書流通點方式開展活動,先后在全州范圍內建立了圖書流通點15個,進行資源共建共享、共同發展。四是利用館內軟硬件設施設備及資源開展活動,舉辦培訓班、展覽等。五是以兒童閱覽室為服務窗口,針對少年兒童開展宣傳服務活動,如組織開展了“指尖上的智慧”手工課、“神奇的魔術”和“我是小小故事大王”講故事活動等。
最后,利用新技術、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一同進行科普宣傳服務。隨著科普教育基地新媒體宣傳服務平臺建設的逐步完善,圖書館除了注重利用傳統媒體外,還注重利用新技術、新媒體進行科普工作宣傳服務,在本館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及電子借閱機上專門開設科普專欄。每次開展科普活動時,均及時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宣傳報道,擴大社會影響力。同時,還制作了科普宣傳冊、科普書簽、科普生活用品等進行宣傳普及。
1.為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項目積極拓展資金籌措渠道,努力爭取省、州等各級補助資金,總計爭取到科普專項經費100萬元建設科普展廳,有效緩解建設項目資金短缺瓶頸。
2.應用先進的現代技術如虛擬影像、遙感設備及模擬技術等,建成了省內領先、州內首家的聚聲、光、電、力、磁、能、水、氣、新材料等九個方面的系列儀器組成的科普展廳,讓參觀體驗者直觀地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科普知識。
3.積極拓展為特殊群體服務的途徑、渠道、方式,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建成文山州首個無障礙閱覽室,滿足視障人士等的閱讀需求。
4.開設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平臺等,定期進行推送科普知識。應用電子借閱機開展科普圖書、期刊的借閱工作。
總之,文山州圖書館通過建設開放科普展廳、無障礙閱覽室等,有效保障了不同人群對知識的需求。利用讀書活動、知識講座、舉辦培訓班等方式,開展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的培訓,讓參與者學習掌握更多的生產生活技能,有效提升了綜合素質。一系列舉措大大提高了科普力度和科普效率。項目的實施對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意義重大。圖書館通過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培養了孩子們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提高了廣大青少年的綜合科學素質。對文山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其社會效益、間接經濟效益將會是長遠的[5]。※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10.htm.
[3]北京自然博物館項目組.場館類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手冊[Z].北京.2013(6).
[4]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學發布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J].科協論壇,2015(10):37-38.
[5]陳勁松.淺談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J].云南圖書館,2015(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