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霞
廈門市圖書館 福建 廈門 361012
進入21世紀,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迅速,為各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其中,圖書館讀者服務方式與服務內容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此,圖書館必須以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盡快改進讀者服務工作,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滿足廣大讀者的服務需求。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成為一種把電子計算機和網絡聯系起來的圖書館的集合,每個圖書館都是地區、全國乃至全世界信息網絡的一個節點,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將不僅僅是圖書館內的讀者,所有互聯網用戶都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計算機從網上獲取館內提供的文獻和信息,圖書館服務對象變得更加廣泛。與傳統圖書館相比,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此情況下,圖書館服務就可以面向社會大眾,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全民閱讀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與發展,有助于國家和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1]。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形式主要以圖書借閱為主,其借閱流程多是讀者到圖書館查詢區查詢、然后到指定的圖書區域尋找相關書籍、然后再去前臺辦理借閱手續為主。該服務模式靈活性差,服務范圍小,讀者經常遇到找書難的問題,無形中造成了時間的浪費。而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將直接從圖書中央管理系統或者個人的圖書系統終端進行圖書的瀏覽和借閱,能夠使讀者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的影響。此外,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還可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上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的信息,這無形中增加了讀者的信息需求量,并日趨多樣化、個性化。過去讀者想要獲得某些知識,只能花費時間與精力到圖書館進行查閱,而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已能夠充分滿足讀者多樣化及個性化的需要。新時期圖書館服務工作要從讀者實際需求出發,變過去單一式服務為多樣化服務,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
之前,圖書館多是以紙質資源為主的實體形態的館藏,如人們比較熟悉的圖書、報紙、期刊等印刷型文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載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館藏結構也由紙質資源一統天下的格局轉變為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并存的新局面。電子文獻內容豐富,既可表達文字等靜態信息,也可以是集圖、文、聲、像為一體的動態信息。在網絡環境下,電子文獻可被多人同時訪問,人們可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足不出戶就能十分方便快捷地查詢、檢索和獲取網上的信息,即使眾多讀者對一種期刊的某一篇文章有共同需要,也可以互不干擾,同時通過網絡進行瀏覽、下載,是一種共享性的信息資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紙質資源與電子文獻兩者相互補充、相互作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很多讀者渴望能從圖書館中獲得更優質的服務。對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積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將該理念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與生活中,從而全面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與服務水平。圖書館可以定期安排不同部門、不同文化水平的工作人員到其他地方進行學習與交流,以充分汲取其他圖書館的先進工作經驗和服務理念,同時從圖書館的自身情況出發,不斷探索和挖掘全方位、高效率的讀者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與專業化的服務。
第一,圖書館應從讀者的實際信息需求入手,進一步研究網絡信息資源的搜集、整理、儲存與開發,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同時,圖書館要堅持以讀者為中心,從圖書館內部硬件設施以及功能布局等方面入手,綜合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與意愿,以為讀者獲取信息資源及其進行交流活動提供便利作為基本目標[2]。
第二,圖書館應積極開展個性化服務,通過分析讀者的信息需求及使用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圖書館應重視讀者行為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留言、新書推薦等多種途徑研究讀者行為,有的放矢地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此外,在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將服務資料存儲起來并進行分析研究,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網絡咨詢服務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電子文獻資源的不斷增加,以及各種現代技術的應用,圖書館實物書籍資料的借還工作在減少,而網絡咨詢服務量卻在迅速增加,并逐步取代傳統借閱方式。在網絡環境下,雖然讀者能利用網絡來查找信息,但網絡信息繁雜,讀者難以分辨真假。此外,讀者所需信息往往是一個主題的信息集合,這就需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因此,圖書館提供的咨詢服務不能僅限于對讀者問題的解答,還應通過咨詢服務為讀者直接提供所需信息。
現階段,大部分圖書館已高度重視自身的網絡化與數字化建設,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但在建設過程中,不少圖書館忽略了對新興技術成果的應用,忽略了在新技術環境下對讀者服務工作的改進,從而使相關資源及設備難以發揮優勢。因此,圖書館在進行網絡化與數字化建設時,應高度重視對讀者服務工作的改進,使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進一步滿足讀者的需求。
在當前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圖書館建設要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進一步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首先,圖書館應組建一個完善的局域網,并向社會大眾開放。其次,建立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以保證整個圖書館網絡安全的可靠運行。圖書館局域網是最基本的技術保障,而自動化集成系統的有效運行能不斷優化圖書館服務平臺。
在網絡環境下,部分讀者不熟悉圖書館的網絡服務相關操作系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通過網絡獲取信息資源的難度。因此,圖書館應積極開展檢索課程教學活動,并有效指導讀者利用相關數據庫來學習網絡教學課程。此外,為了進一步了解各個層次以及不同文化水平的讀者需求,圖書館應定期組織讀者交流活動,通過網絡與面授的方式舉辦相關講座,有效提升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效率[3]。
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身所擁有的信息資源以及較高的信息加工水平,通過網絡平臺,深入分析和重構各種電子資源,為讀者提供信息增值服務。與此同時,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充分了解各種信息資源的來源與分布情況,密切關注各種信息機構,從而能夠有效組織網絡信息,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在網絡環境下,各種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此,圖書館應轉變服務方式和手段,積極開展網絡咨詢服務,加大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使用價值,并通過各種方式對讀者進行培訓,從而全面增強圖書館的讀者服務能力,充分滿足讀者的信息服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