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佶茹(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山東 威海 264209)
小提琴是一種常見的弦樂器,一共具有四根弦,它主要依靠小提琴的弦和弓之間的摩擦來發出動聽的聲音。一般情況下,小提琴的琴身大概長約35.5厘米,琴身主要是通過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以及側板粘合形成。小提琴的各項優點促使其廣泛地流傳在各個國家,并獲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小提琴也是交響樂隊中最主要的樂器之一,在交響樂隊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因為小提琴具有難度高、上手難等特點,也讓小提琴和鋼琴、古典吉他共同成為世界三大樂器[1]。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提琴的誕生,根據相關數據記載,最早的小提琴是在十六世紀的意大利北部所研究發明的,但是最早的小提琴在發明之后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就下落不明,這也就導致目前仍沒有發現保存至今的實物,除了一些文藝作品中反映的最早小提琴的基本形態以外就沒有任何信息存在。在十六世紀五十年代中有一幅壁畫上畫著一把三根弦的小提琴,這也是最早小提琴的形象了。在早期,小提琴大部分都是三根弦的,通過這種現象分析這種小提琴形式有可能是借鑒了其它早于小提琴的樂器,例如中世紀的三弦琴。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小提琴又經過相關專業人士的修改和更新,促使小提琴不僅符合美學觀念還符合聲學理論。
小提琴在誕生以后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在十六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在當時流行的小提琴是臂提利拉琴以及雷貝克樂器演變而來的。換一句話說小提琴的前身就是維奧爾,因為這兩者的聲色比較相近,但是也存在著不同之處。因此也有不少的人認為小提琴的發源地不是在意大利,而是在威尼斯、米蘭等國家。又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在十六世紀末期,小提琴漸漸的分成兩個著名的制作流派,這兩個制作流派分別是雷西亞制作流派和克雷莫納制作流派。這兩個小提琴制作流派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并且經過了長時間的制作和學習,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巧,兩個小提琴制作流派都各有所長[2]。
小提琴的制作流程是比較復雜的,也正是也因為各個工藝都需要仔細地切割和打磨,也就促使小提琴成為一種精致的藝術品。所以說對于制作小提琴的制作家來說,他們不僅僅是制作家,而更應該是藝術家。小提琴正是因為自身各項精益求精的技術要求促使其很快成為人民喜愛的樂器之一。在十六世紀末期被稱作小提琴的黃金時期,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小提琴經過了改良和創新。經過改良以后的小提琴更適合在大型音樂廳上進行演奏,因此從這時起就為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提琴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入我國,在民國初期就出現了小提琴學堂音樂教學,漸漸地我國人民對國外的音樂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后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前往中國進行演出,收獲了一大批小提琴愛好者。通過小提琴在我國的流傳也培養了不少我們國家自己的小提琴演奏家,例如馬思聰、冼星海以及劉天華等優秀的演奏家。直到現在小提琴已經在我國廣泛的存在,也有更多的人群去學習小提琴,為小提琴的交響樂隊地位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
在交響樂隊中要想讓廣大聽眾能夠聽到完美的聽覺盛宴,就一定要讓演奏者、指揮人員等形成思想上和心靈上的統一,進行心對心的交流和溝通,把自己和音樂完全融合到一起,最終達到共鳴的目的。為了更好地讓小提琴在交響樂隊產生共鳴,應當對小提琴的執法、節奏、發音以及力度等方面進行統一要求,這也是交響樂隊的基本要求之一。當進行演奏時也是需要合理的安排,因為演奏者不應當只是觀看所演奏的音符,還應當注意樂句的劃分和感情的投入。最后在演奏時還要發揮出演奏者高超的技巧,千萬不要處于被動的地位,感情和精神都要進行深入的交流,促使大腦處于活躍的狀態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表達的思想和演奏出交響樂隊優質的音樂盛宴。
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是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在交響樂隊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為小提琴和其他的樂器不一樣,它具有優美的聲音、獨特的演奏方式以及多樣化的音效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提琴成為交響樂隊中的主導地位。在進行演奏的時候,小提琴可以作為一種獨奏的樂器,通過獨奏更能夠表達出演奏者的內心情感,種種因素的存在又進一步確定了小提琴的主導地位。例如當在交響樂隊中演奏《梁祝》這首曲子時,雖然說人們對《梁祝》的故事都比較了解,但是通過運用民間和交響樂隊的音樂共同表達出來的美好和情感,又會讓人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流露。首先由小提琴引出主題,其次最用其他樂器表達出情節內容,從而促使整個故事更加完整和和諧[4]。
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地位的最終確定還是由于其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不管是哪一種風格或者音樂作品,小提琴都能夠以豐富多彩的方式表達出來。只要演奏者具有熟練的基本功和演奏技巧,然后再通過合理的演奏方式就可以把曲子中的情感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來,像是能夠細膩地刻畫出人物的形態和精神,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正是因為小提琴獨特的演奏技巧以及嚴謹的結構和風格讓越來越多的著名演奏家認可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主導地位,在當今社會中具有高超演奏技巧和影響力的小提琴演奏家是帕格尼尼,帕格尼尼的存在也賦予了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上不可替代的地位[5]。
通過上訴問題的分析,我認為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有著很重要的存在價值,也正是因為小提琴的多樣化和豐富多彩的演奏形式讓其在交響樂隊中有著不可代替的地位。通過本文的研究和探討我們也詳細地了解了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作用和地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小提琴演奏家門要想更好地穩定和保持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就一定要進行演奏技巧和方法的創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會給我們帶來更引人注目的聽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