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斌(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
繪畫是經歷挫折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所經歷的每一步,從構思到起稿到調整再到最后的成品,每一步都經歷了長時間對生活中瑣事的累積和規整,概化一部分、也細化一部分,最后最精致的才是美術作品,才造就了最后這一張簡約但卻不簡單的作品。在美術史中,每一個畫者都反映著一個時代背景,同時也伴隨著那個時代的時代精神,我所反映的大概就是新校區成長歷程中最初的那艱難的四年歲月吧,堅挺倔強,向著遠方不停的前進,以夢為馬,隨處而棲。成長讓我們從對美術的無知到雜學也到最后的精簡,也讓我們的人生從簡到繁到積累厚實的壘土,最后我們終會踏上自己鑄就的九層之臺。
在不斷的學習中與尋找資料的過程中偶然接觸到了夢境,也是就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教授佛洛依德,也找了一些超現實和達利的資料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超現實主義是盛行于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藝術流派,此種流派是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但是也受到了19世紀浪漫主義及象征主義的影響。超現實主義在于強調人類深層內心中的形象,將現實的理念與人們的本能、潛意識和夢境相融合.而達利則是超現實主義繪畫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他非常巧妙的將夢境中的主觀世界變成非常令人激動的形象,他將作品中具體的細節描寫通過任意夸張、變形、省略、象征等正常手段相結合使用,形成具有自己獨特思想的藝術畫面。他的作品大都充分將意向、夢境與現實完美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徘徊于夢境與真實之間的“超現實世界”.由于達利深受弗洛伊德影響,故作品幾乎全是夢境與現實。 他最有名的作品便是:《永恒的記憶》。
佛洛依德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精神病心理學的教授,主要理論是精神分析學和下意識心理學。他的精神分析注重對境、幻想和幻覺的分析,并且把白日做夢作為一種可能的藝術創作方法加以引導并且運用。超現實主義畫派的作家們在自己內心的思想上希望可以打破物心二元的宇宙觀,并且建立一元化的形而上學,所以他們任意表現自己的夢境與想象,很多奇怪的變形夸張形象與線條令人無法明白。他們把自己的創作空間隨意擺放,即便是在現實世界中他們也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絲毫不在意世人的眼光也不受到現實空間與時間的束縛。我天馬行空的思想收到超現實的影響,為了不影響初衷,我想到將世界反過來看,此舉來自現實,卻又超越現實。這種風格來自于達利,他以精細的細部描繪為特征,通過可以識別明顯的現實事物經過加工變形的形象和場景,汲此來營造一種夢幻和夢境的畫面。
佛洛依德給了我啟發,給了超現實主義一種思想來源,我從他看到了我的夢境,我逝去的時光,我的大學生活,我的在慢慢倒退的時間都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存留在我的腦中,和所有人一樣我的夢,也是欲望的滿足,而且是經過偽裝的。
在我們出生之后,接受德育教育之前,我們的天性或者說本性是自私的,而自私往往會導致惡行。所以,并非說人性本惡,只是,人性本是自私的,而自私,卻與惡而并非善更為緊密地聯系著。所以夢就是一種因為思考能力退化而引發的關于現實生活中所見的意象的混亂呈現,因為夢是關于現實生活中所見意象的呈現,而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是極為豐富的,所以,每一個意象,我們都能夠與現實生活中的不止一個事物聯系起來,相應的,對于同一個夢的解釋可以有一千種,而弗洛伊德僅僅是從自己的理論體系出發,做出了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解釋,所以佛洛依德關于夢的解析,只是給了我們大家一個方向去探索,就像達利深受他的影響,但是達利也探索到了自己在夢境中的自己靈魂深處的本我。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藝術創作總是以我們的生活體驗為基礎的。作為藝術創作,它反映一定的主題、思想、情感,而創作主題、情感又來源于生活的積累。任何藝術家在進行創作之前都是經歷了一個深入生活、積累生活、體驗生活的過程,并在生活中選取觸動自己心靈的素材來進行加工和創造。脫離了生活基礎的作品,缺乏深刻的精神體驗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矯情乏味的東西。藝術創作是人類所涉及的藝術活動的核心部分,在人類社會歷史的長河中,藝術活動從誕生開始,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了眾多的藝術門類。每門藝術的創作表現方法各異,但它們對人類的意義卻是具有共性的。它們共同來表現了人類的情感和社會實用功能。藝術即取決于社會和個人,又對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產生著重大的影響。“誰勇敢的接受過青春之火的洗禮,誰就毫不畏懼晚年的嚴寒冰霜”。青春不僅是年齡,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心態,是一股永不服輸拼搏奮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