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琦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文化與藝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大圣歸來》等國產動畫片的成功預示著動畫商業片模式在我國逐漸成型,歷經多年的發展,在觀念、技術的更新和積累之下該模式終于產生劃時代意義的影響,題材的選擇雖然仍然傾向于低齡化的取材方式,但表現形式以及動畫片的內涵卻越來越豐富,拍攝和后期制作處理的手段也越來越科技化,使得動畫片的視覺沖擊力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值得人們深思,長輩陪同孩子走進影院觀看動畫片不再是“大人睡覺、小孩哈哈大笑”的情況大人也開始關注動畫片的內涵并進行思考。一旦市場上普遍對于動畫片的關注度與期待度增加,就會對動畫片的專業人才的知識儲備和表現手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時,現代動畫早已不再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簡單粗糙的影片制造模式,當代動畫片是一個跨學科的新概念,制作動畫片涉及的技術包括三維動畫、網絡傳媒、特效、3D引擎軟件、腳本創作等大量前沿的技術,動畫片的制作早已是一個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的新行業,且需求的激增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的同時,也凸顯了當下行業人才缺失的問題。轉變觀念,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成了當務之急。特別是負責腳本的主創人員,更是行業的高端人才。敏感的市場把握能力以及優秀的藝術素質都是不可或缺的,這就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的社科人文類素質;另一方面,在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又涉及大量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這又對專業人才的數學、邏輯思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由于動畫屬于文化產業的一部分,行業獨有的特點要求從業人才在觀念上要有極強的統一規劃與設計能力,在觀念上要有熟悉整個行業的流程。因此,具備藝術素質和技術手段的復合性人才,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參與,動畫產業亦不例外。人才的培養是當下行業最關心的問題,高校又是最重要的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經過全日制、系統的訓練高校學生具備一定的課程體系素養、相對較高的藝術素養、以及創作的能力,稍加訓練就可以達到一定的程度,屬于行業里最有潛質的人群。高校應該把握機會重視文化相關硬件設施的投入,并且利用校內優秀的環境與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專業知識的內容,爭取在校內將學生培養具有一定原創能力的優秀后備人才,在多元化、交叉化的動畫產業發展的今天,高校專業人才扎實的基本功是未來厚積薄發的根本。另外,利用高校人才交流頻繁的特點,交流學生之間的設計能力,在實踐操作中更好的表達自己的藝術特點。
高校雖然是培養動畫專業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教學觀念陳舊、課程設施“不接地氣”的特點仍然存在,當代動畫專業已經是一門跨學科的藝術表達,從藝術屬性角度出發,高超的視覺表達手法是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但動畫片的創作又離不開手繪的表達,在手繪與計算機軟件呈現的過程中就要求專業人才能夠精準的傳達出藝術精髓,這將直接決定動畫產品的質量。因此高端主創人才的基本素質尤其是藝術素質的狀態成為決定性因素。以吸納大多數動畫人才的商業片行業為例:對于主創人員的要求,原創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個個好的講故事的能力是必要條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較強的文學功底、開拓的視野和知識儲備形成了一個優秀創作人員的基本素質。同時,文化屬性的藝術表達特點,要求從業人員做好協調工作、在設計上要符合高端化、大制作的特點,結合計算機軟件的良好優化,用專業化的表達手法進行呈現,數字技術的應用也使得動畫片的呈現美輪美奐。現代動畫專業有因為與影視有很近的“血緣關系”,在表現手法上十分接近,表達語言和敘事手段基本一致,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信息傳遞上以文學性、多媒體見長的動畫表達方式將會更加迎合大眾的口味,更容易受到市場的認可,在課程上也必須增加更多的文學藝術內容,以期為專業人才打下良好的文學素養。
此外,動畫專業課程體系中涉及的知識結構很寬泛,包括影視、創作、設計等各個方面,如果系統的學習會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但按照教育部現行的教學要求,學時數十分緊張(有的學校正在醞釀五年制動畫專業),所以必須精心規劃課程設置,使其緊湊合理,上下銜接,才可完成教學任務。從創造力培養方面理解,動畫創意設計是一門需要夸張想象的藝術,對情節和視覺上的診釋更需要豐富、超凡的想象能力。因此動畫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應注重張揚學生個性,獨創性和多向度思維潛質尤其需要保護和開發。打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有點像手工工藝品制作,用工業生產、模具鑄造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教學中,應該以專業針對性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不能簡單地移植相關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例如動畫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就不應因襲一般美術或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就動畫專業的要求來說,在完成形體塑造、理解的基礎之外,更強調對事物特征和運動過程的迅速描述、記憶和表現,是“心到手到”,而不是“眼到手到”,寫實性倒不是唯一要求了。因此基礎課課程內容應強調專業化,其繪畫技能的訓練應區別于其他專業,比如:卡通人物的造型是夸張變形而非寫實性的,可以在基礎課階段就強調形式美的法則,直接由變形人手,突出卡通化和趣味性的造型訓練;色彩課程的設計強調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課程設計和教學方面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特別是強化空間感的表達張力要能夠與動畫片中常見的場景相融合。經過4年系統、反復的訓練,學生才能夠完成基本的專業啟蒙,并在操作過程中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對行業的熱愛與認可。
最后合理規劃進行課程設置,夯實學生基本信息操作技能,未來的動畫及動漫藝術的實現將向無紙化數字手段發展,對于計算機及相關工具的掌握當然是越早越好,如果有條件,基礎課程內就應該嘗試使用數位板和相關專業軟件進行表現,這樣方可促使學生及早進人創作狀態,適應社會對實踐性人才的要求。在動畫人才培養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應努力創造一個足以影響學生視覺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自我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良好的藝術氛圍。第二要利用學科優勢,為學生打下堅實的人文基礎、技術基礎,以及自覺進行學科交叉的意識與能力;要重視實踐環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應設置跨學期或跨年度的創作和實訓課程,使學生從低年級起循序漸進進原創狀態,提高專業認識、創作意識和動手能力。因此,本科階段動畫專業課程的的設置要根據行業實際發展進行,教學手段要迎合課程設置去開展,這樣才能保證行業人才在就業之后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做到無縫銜接。
綜上所述,作為新興朝陽的熱門行業,動畫產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對于人才的培養高校責無旁貸,對于培養模式的選擇與實施必須邊探索、邊實施。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的使用上要敢于創新,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勇于去嘗試,在提高學生藝術素質以及創作能力上做出應有貢獻,為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