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雪(泰山學院藝術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
“調度”一詞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管理與安排,舞臺調度即對舞臺上發生的一切表演行為的管理與安排。群舞舞臺調度應指包括舞蹈動作、舞蹈隊形變化、上下場活動等舞臺行為的安排和管理。廣義上的舞臺調度,是指編導的一種思維方式,除了對舞者空間位置變化的安排,還包括舞句之間的層次對比、舞段與舞段的切割和節奏關系、對整個作品結構的整體把握等等。
在舞蹈作品創作中,把握大方向,著眼于舞蹈的總體結構線,使“結構”成為一種宏觀的語言機制,通過平衡構圖,展現作品的的視覺和諧。
1.軸心結構
軸心構圖即參與作品的各舞者圍繞著處于圓心點的主要舞者進行組合,其中的“動力性質”主要是向心的。在《紅高粱》舞蹈的第三部分運用軸心構圖,群舞演員圍繞著雙人舞演員順時針旋方向流動,雙人舞在群舞中央反方向自轉。此部分通過軸心構圖,突出向心的視覺焦點、增強觀眾的視覺沖擊力,更加有力的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揭示人物強烈的內心情感,體現男女主人公水深火熱的現實處境。
2.兩極結構
兩極結構即相互對立的舞臺結構,由兩個或兩級對立的舞者構成。兩者間的對立關系是“動力性質”相互作用的關系。這種“相互作用”包括互補、互換、互生等。
在整部作品中,多次運用了兩極結構,如作品第二部分群舞靜、雙人舞動,群舞舞臺后區、雙人舞臺前區,形成兩部分力量的相互對比作用。又如作品第三部分雙人舞與群舞交織在一起,或高低錯落或逆勢而行,達到了兩部分互補、互生之力。
動與靜,即運動或靜止,此“相對”其一為“動”和“靜”確為相互對應的兩個詞;其二為一方在另一方的對比下形成的一種狀態,在舞蹈作品中動靜關系更多的是一種相對的表現關系。
在群舞《紅高粱》的舞臺調度中,群舞部分即是畫面的直觀的氣氛營造,又是雙人舞情感表達的另一張嘴,襯托突出雙人舞。如舞蹈第二段,雙人舞在舞臺中區前區流動,群舞在舞臺后區定點抖扇,在舞臺上呈現一動一靜,雙人舞在群舞的襯托下更自然更流暢,整個舞臺畫面也更豐滿。
在群舞《紅高粱》的舞臺構圖中,單一圖形和多圖形構圖的交替運用,如第二段中,群舞在舞臺后區形成單一四角體圖形,在此圖形上雙人舞上場自舞臺2號位往1號位線性流動,形成復合圖形。從審美角度局部畫面與整體畫面交相輝映、相互襯托。并能順應情節發展,由開場的群舞鋪墊自然轉換為雙人舞人物性格及人物關系交代。此類單一圖形和多圖形交替重疊的方法,使舞臺調度更豐富、更有張力、更具審美價值。
通過舞臺調度的運用,使舞蹈在空間中展開和在時間中綿延,有利于提高群舞畫面的美感,充分反映舞蹈的審美變化,更有利于體現群舞蘊藏其間的言說功能,如何傳遞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情感色彩?我們通過群舞《紅高粱》作品結構進行分析,作品共分四部分,按故事情節劃分為起、承、轉、合。
舞蹈第一部分以群舞演員為表演主體做場景鋪墊,9名女演員舞臺后區四角體站位以紅扇遮面,從觀眾視角劃分高、中低層次,以此來表示隨風飄蕩的高粱地。9名女演員定點動作時而整齊、時而錯落分層,動作節奏在舒緩中偶爾突出重拍變化節奏,動作結束在遮面抖扇。
通過這一部分的場景,讓觀眾在舞蹈開場能清楚的感知到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和氣氛,賦予觀眾充分的想象空間,展開豐富的聯想,為觀眾欣賞作品后的藝術再創作敞開大門。
樂曲的主歌部分以群舞演員舞臺后區保持四角體抖扇為背景,雙人舞由舞臺上場口至舞臺4號位置橫線動作流動。動作中雙人如影隨形,設計纏繞和高空托舉動作,表現兩人的快樂和幸福。
此時的舞臺調度通過群舞演員的靜來襯托雙人舞演員的動,群舞的“靜”交待的是環境的和諧,仿佛能嗅到高梁葉的芳香、嗅到泥土的清新,雙人舞緩緩的流動盡顯愛情的溫柔與纏綿。
對音樂《九兒》做了剪輯,主歌部分重復群舞演員運動鋪滿全場,運用膠州秧歌的原素設計動作,即表現漫天遍野的紅高梁地隨風飄蕩,同時從視覺效果上給人以緊迫感,女演員在高梁地中穿梭舞蹈,在高梁地的另一角再次與余占鰲深情相擁。
在間奏“啊.....”聲中群舞演員在舞臺中央圍大圓急步運動,2個8拍后反方向動作動作,女演員在圈內連續點轉接拖舉繼續旋轉。音樂情緒的變化加上群舞演員的隊形及動作壓迫,形成圈中的男女演員處于水深火熱環境的視角效果。表現外患打破了平靜美好的生活,男女演員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以及奮起反抗的決心。
副歌部分群舞演員由大圓拉開大斜排,在斜排位置原地上下前后波浪舞扇。男演員下場口方向下場,女演員在群舞演員斜排劃開的舞臺,自4號位向3號位做斜前進方向動作,動作以翻身、跳躍為主,表現生死別離的悲壯情緒和對生活和愛人的依依不舍。
女演員行進至3號位向遠方做伸手觸及遠眺動作后跑動至8號位,群舞演員跟隨女演員至8號位環形圍繞女演員,兩人將女演員向舞臺8點方向雙臂舉起,女演員做空中行走動作后落,此時群舞演員向圈內合扇蓋住女演員后,轉身原地形成立體圓圈抱扇子,女演員起身向舞臺8點方向延伸,男演員自下場口至3號位與4號位的交界處,同樣延伸遠眺女演員方向,舞蹈結束在此靜止畫面。
群舞的舞臺調度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群舞舞臺調度中確實可見的靜態圖形和動態流動畫面更加有形、更加豐富。對群舞的舞臺調度進行分析研究并合理實踐運用,有利于提高群舞畫面的美感,充分反映舞蹈的審美變化,更有利于體現群舞蘊藏其間的言說功能,使舞蹈作品的主體更加鮮明,情感更加豐富,對舞蹈編導的實踐及教學研究有所裨益。